【摘 要】
:
左、右半结直肠癌在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肿瘤分化程度及侵袭性、对治疗的反应、预后、分子学特征等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右半结肠癌发病率低于左半结直肠癌,多见于女性及老年患者,肿瘤分化程度较低,组织浸润及侵袭能力更强,预后差,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不敏感.基于上述差异,目前普遍认为结直肠癌原发灶的解剖部位与预后相关,并且可能是疗效的预测因素.大量研究从基因层面揭示了左、右半结直肠癌的差异,为二者的生物学行为差异提供解释.本文主要综述左、右半结直肠癌差异性研究的进展.
【机 构】
: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北京10073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右半结直肠癌在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肿瘤分化程度及侵袭性、对治疗的反应、预后、分子学特征等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右半结肠癌发病率低于左半结直肠癌,多见于女性及老年患者,肿瘤分化程度较低,组织浸润及侵袭能力更强,预后差,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不敏感.基于上述差异,目前普遍认为结直肠癌原发灶的解剖部位与预后相关,并且可能是疗效的预测因素.大量研究从基因层面揭示了左、右半结直肠癌的差异,为二者的生物学行为差异提供解释.本文主要综述左、右半结直肠癌差异性研究的进展.
其他文献
卫生应急响应体系是在较短的时间内,互不相识、不同体系的人员集中开展需要高度分工和密切合作的应急工作,需要解决指挥、协调、保障等现实问题.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系统地检验了我国医学科技能力和健康治理体系,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经验.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在应急体系中的一线战斗堡垒作用,实现对属地统筹人员、应急队伍及救治人群的有效组织和高效管理.不断总结强化临时党支部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情况下的经验,凝聚并充分发挥党员群体的力量,发挥临时党支部管理、引导和监督党员履行使命的职责,强化落实能力,更好地发
失眠症是以入睡和/或睡眠维持困难所致的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生理需求而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对人体各个系统均有慢性损害,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患.失眠症发生和维持的主要机制是过度觉醒假说,微觉醒作为皮质觉醒,也参与过度觉醒机制的形成.本文对微觉醒的机制及临床意义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指导意义.
腹主动脉瘤是老年人中常见的主动脉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其发病率逐渐增高.然而,目前尚无特定的药物可以治愈或延缓腹主动脉瘤的扩张,动脉瘤一旦破裂患者死亡率接近90%,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鉴于腹主动脉瘤在老年人群中的高发病率,本文将从血管老化的角度讨论衰老在腹主动脉瘤发病中的作用,包括慢性炎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蛋白质稳态失衡、凋亡和坏死增加、细胞外基质重塑、营养感应失调、表观遗传改变、促衰老因子增加等,并列举一些腹主动脉瘤衰老相关的潜在药物靶点.本文将为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药物研发、生
临床基因组学主要研究基因组信息在临床中的应用,包括诊断、治疗决策、预测预后.在传统的算法和技术难以处理基因组学中复杂又庞大的数据时,人工智能的应用带来新的希望.目前,人工智能已参与到临床基因组学的多种任务中,如识别变异、变异分类、影像-遗传诊断、电子病历-基因诊断、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预测等.本文主要综述临床基因组中不同方面的人工智能应用.
结核性腹膜炎(TBP)是目前临床的主要肺外结核病之一,因临床特征不典型,需鉴别疾病种类多,目前检查手段有限,以致对其诊断存在很大困难,而延迟诊断造成病死率的明显增加.通过对当前TBP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对TBP诊断价值较高的有T细胞斑点试验、腹部CT、腹腔镜活检检查,而腹水超敏结核分枝杆菌和利福平耐药基因检测、腹水腺苷脱氨酶、全身正电子放射断层扫描CT的应用价值仍需进一步研究,血清CA125有助于判断抗结核治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