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村落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发展及其城乡差异累积效应

来源 :民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w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壮族村落学前儿童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发展及存在的城乡差异问题进行考查,发现同在村落中壮族和汉族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的群体差异不显著.与城市学前儿童相比,村落学前儿童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在儿童2岁6个月前已经出现落后,且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这种城乡差异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累积性,即随着年龄增长差距不断加大;二是其累积效应在叙事能力方面更为凸显,即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叙事能力城乡差距存在的平行态势可能与随着年龄不断扩大的词汇差距有关.因此,要重视贫困村落中学前儿童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发展,并尽早进行有效的语言干预.应当加大对贫困地区村落儿童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发展的支持和监测力度,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儿童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提升的支持网络,以早期阅读为抓手,加强贫困地区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课程建设.
其他文献
评估方法单一、受个人因素影响大、数据管理系统尚未完善等是当前煤矿企业培训效果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由行为层、反应层、学习层和结果层组成的多层次培训效果评估方法,其原理是通过逐一取得各层次的评估效果并最后归纳出整体评价结果,便于管理者直观了解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且能为后续的员工培训安排提供依据.以特种作业人员中的综掘机操作工培训为例,多层次培训效果评估方法达到了预期效果,对其它类型的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经历了从“自由教育”向“通识教育”的转变,其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具有实用主义色彩.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经验表明:没有一成不变的通识教育模式,通识教育要与时代发展契合,要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契合,要与学生的需要契合.当前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是:课程建设理念上存在误区、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的结构比例设计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健全、课堂教学手段单一等.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要确立通识教育的基础性地位,优化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完善课程管理机制,并对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地进行本土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