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物理课堂进行有效教學的关键是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物理学科的特点设计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作者在物理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总结,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有效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问题;有效性;提高策略
一、目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存在的问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及升学指标的压力下,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教师画地为牢,学生不能越雷池一步,不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教学过程比较死板,气氛比较沉闷。
针对上述现象,于是有的学校对每位教师每节课讲解的时间进行了限制。出现了不该讲的不讲,该讲的也不敢讲的现象。让学生一味地合作探究,可以说是到了“谈讲色变”的地步。这种做法显然也是不科学的。事实上,一节课是讲还是不讲,讲多少时间,应该依据课堂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反应情况而定。
这些现象迫使我们提出进行课堂改革,着力提高教学效率的诉求。
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物理课程标准注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以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为主线,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全面发展学生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疑难及时指导点拨,在学生能动的创造性学习中发挥主导作用,减少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因而物理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观念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备课求实效。
在备课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对于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学生的认知水平,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如在光的粒子性一节中应明确以下几个易混淆概念:(1)光子与光电子;(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电子的动能;(3)光电流与饱和光电流;(4)光的强度与饱和光电流。这样才能解决学生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有时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我们需要科学重组教学内容,大胆地改造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为生所用”。
(二)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把握有度。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教学形式和方法层出不穷,开辟了课堂教学的新空间,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务实高效。如在超重与失重这一节知识的讲解中可引入轻重两物体拉动报纸的实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同时本节课可将台秤、书本叠合拉开等实验引入,让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作业要精选,确保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教师要精选、适量、分层布置作业,照顾到学生的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的差异,切实做到扎实,有用。作业不在于量多,而在于精,要能达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效果。只有练得准,练得精,练得及时,才会有效果,才会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四)课后善于教学反思。
课前多思、多想、多准备,课中实践矫正,课后抓紧写反思。这样,才能掌握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不断提高与完善自身的教学能力。
具体教学反思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反思新课引入情境是否得当,所提的问题或例子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激活学生思维。新课的引入是否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2)反思教学难点是否通过分析已经解决,提问和例子是否恰当,是否再补充实例进行讲解。(3)反思教学过程是否注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4)总结精彩之处,反思遗憾片段。并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5)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会对学生造成伤害。(6)反思教育教学是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三、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原则
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策略。当它作为一种策略的时候,虽没有固定的形态,但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在探索有效教学策略的时候,也要遵守如下原则:(1)低耗节能原则。学生和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是一定的,既不能掠夺式使用,更不能无限地开发,学生成绩好的教学不一定就是我们所说的有效教学,低耗节能是首要原则。(2)差异效益原则。差异效益原则要求教师大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要求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检测和评估时实施必要的改革,照顾学生差异,强化考试的教育功能和促进功能。(3)全面素质原则。有效教学要求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知”、“情”、意”、“行”各方面健康成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4)师生共进原则。有效教学既要让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更主动学习,又要让教师在教学中提高自己的主导能力。因此,有效教学要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总之,“以学定教,以学定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的教学采用什么方法要建立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基础之上。只要学生得以发展,就是合理的好方法;尊重实际,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发挥主导作用,突出主体地位,就一定能探究出更加灵活、更富实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肖成全.有效教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一版).
[2]新课程要革“讲”的命.人民教育,2005,2.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问题;有效性;提高策略
一、目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存在的问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及升学指标的压力下,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教师画地为牢,学生不能越雷池一步,不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教学过程比较死板,气氛比较沉闷。
针对上述现象,于是有的学校对每位教师每节课讲解的时间进行了限制。出现了不该讲的不讲,该讲的也不敢讲的现象。让学生一味地合作探究,可以说是到了“谈讲色变”的地步。这种做法显然也是不科学的。事实上,一节课是讲还是不讲,讲多少时间,应该依据课堂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反应情况而定。
这些现象迫使我们提出进行课堂改革,着力提高教学效率的诉求。
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物理课程标准注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以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为主线,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全面发展学生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疑难及时指导点拨,在学生能动的创造性学习中发挥主导作用,减少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因而物理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观念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备课求实效。
在备课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对于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学生的认知水平,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如在光的粒子性一节中应明确以下几个易混淆概念:(1)光子与光电子;(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电子的动能;(3)光电流与饱和光电流;(4)光的强度与饱和光电流。这样才能解决学生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有时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我们需要科学重组教学内容,大胆地改造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为生所用”。
(二)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把握有度。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教学形式和方法层出不穷,开辟了课堂教学的新空间,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务实高效。如在超重与失重这一节知识的讲解中可引入轻重两物体拉动报纸的实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同时本节课可将台秤、书本叠合拉开等实验引入,让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作业要精选,确保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教师要精选、适量、分层布置作业,照顾到学生的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的差异,切实做到扎实,有用。作业不在于量多,而在于精,要能达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效果。只有练得准,练得精,练得及时,才会有效果,才会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四)课后善于教学反思。
课前多思、多想、多准备,课中实践矫正,课后抓紧写反思。这样,才能掌握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不断提高与完善自身的教学能力。
具体教学反思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反思新课引入情境是否得当,所提的问题或例子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激活学生思维。新课的引入是否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2)反思教学难点是否通过分析已经解决,提问和例子是否恰当,是否再补充实例进行讲解。(3)反思教学过程是否注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4)总结精彩之处,反思遗憾片段。并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5)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会对学生造成伤害。(6)反思教育教学是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三、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原则
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策略。当它作为一种策略的时候,虽没有固定的形态,但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在探索有效教学策略的时候,也要遵守如下原则:(1)低耗节能原则。学生和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是一定的,既不能掠夺式使用,更不能无限地开发,学生成绩好的教学不一定就是我们所说的有效教学,低耗节能是首要原则。(2)差异效益原则。差异效益原则要求教师大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要求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检测和评估时实施必要的改革,照顾学生差异,强化考试的教育功能和促进功能。(3)全面素质原则。有效教学要求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知”、“情”、意”、“行”各方面健康成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4)师生共进原则。有效教学既要让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更主动学习,又要让教师在教学中提高自己的主导能力。因此,有效教学要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总之,“以学定教,以学定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的教学采用什么方法要建立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基础之上。只要学生得以发展,就是合理的好方法;尊重实际,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发挥主导作用,突出主体地位,就一定能探究出更加灵活、更富实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肖成全.有效教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一版).
[2]新课程要革“讲”的命.人民教育,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