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试题解答的“三个意识”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z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课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在《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的阅读考查要求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理解词语和句式;二是理解文句;三是分析文章,筛选信息。但因为古今语言习惯的差异,学生普遍对文言文的阅读有一种畏难情绪,除了一些名篇佳作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不太浓厚。虽然高考选文都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但学生在完成文言文阅读时还是困难较大。如果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文言意识”,学生就会逐渐感受到做题的轻松,收获学习的快乐。
  一、古今异义意识
  阅读文言文要有“符号意识”,即一个字往往就是一个认知符号——词,要一字一字地去认知。具体来说,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文,学生一定要有古今异义意识。有很多实词的词义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已发生了变化,但学生却容易用现代汉语的意义来理解古代实词。例如,“后秦击赵者再”(《六国论》)的“再”,学生很容易理解为“再次”,其实在文言文中“再”是“两次”。又如,“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这里的“恨”学生按现代汉语容易理解为“仇恨”,但是在文言文中,“恨”字词义比现代汉语要弱化,是“遗憾”和“不满意”的意思。
  如果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有了这种古今异义的意识,那么在完成高考文言实词的理解题时会很有帮助。出题者常设四个选项,其中一个选项往往就是直接按学生的现代汉语思维习惯设计的。如2012年山东卷的文言实词考查,要求学生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错误选项,其中A:躬履途泥,率先期门,把“躬”理解为“弯腰”,其实就是用现代汉语的“躬腰”来理解文言实词,是错的,应为“亲自”,联系《陈情表》“躬亲抚养”,这个意项的错误就不难判断了。2012年广东卷的文言实词考查,同样要求找出一个错误选项,A:陶澍就擢巡抚。擢:升迁;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豁:免除;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举:推举;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卒:最终。这四个选项中的“擢”字是古代官职升迁常用词,教材有“过蒙拔擢”,容易判断;“卒”字“最终”意在文言文中比较普遍,教材中有“卒与尸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例子;“豁”字学生会有陌生感,但结合上下文可以判断;“举”字在文言中虽有“推举”之意,但在这里却是命题者按学生现代汉语思维习惯特意设置的陷阱,应为“兴修”、“治理”之意。
  当然,理解文言文实词的关键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词不离篇,字不离句”,结合上下文是基本原则,但考试中多点方法和技巧也更容易获得高分。
  二、迁移意识
  不管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还是文言句子的翻译,高考所设计的题目大都是高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范围内所能解决的,有很多内容学生在理解时有“似曾相识”之感,平时的阅读中注重积累、有较好的“迁移意识”的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时常有一种心领神会的愉悦感。
  如学习《陈情表》时,学生对于“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中的“见”字常常理解不透,教师正好引导学生了解“见”的用法,让学生结合以前学习的内容进行迁移,联系《孔雀东南飞》中的“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和“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见”字的用法之一——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以译为“我”、“自己”,就更清楚了。学习《归去来兮辞》中的“感吾生之行休”,学生对“行”字的理解也有困难,联系成语“行将就木”,学生就很容易认识到“行”就是“将要”的意思了。这样的迁移,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强化,印象更加深刻。
  学生迁移能力形成的关键是积累,这种积累要从学过的文言文,从成语的运用中生成。学生有了这种意识,逐渐形成迁移能力后,在完成高考文言实词理解题时,自然会更有信心,更有成就感。2012年江西卷文言实词理解选项D: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籍:登记,没收。学生稍有迁移能力就可以联系到《鸿门宴》中“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2012年山东卷文言实词理解题选项C:兴叩头流涕,固让曰。固:坚决。学生可以很容易联系《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再结合上下文意就很容易判断这里的“固”是“坚决”之意了。这种迁移能力的形成当非一日之功,对于教材,对于名篇越熟悉越好,平时多积累重点实词,多梳理句式知识,在此基础上向课外延伸,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逐渐形成较强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完成“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三、积累意识
  文章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所选用的文章必然涉及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典章制度、礼仪习俗、地理政区等,掌握了解一些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对于理解文言文是很有帮助的。
  学习《逍遥游》,文中有”朝菌不知晦朔”的句子,若学生了解“晦朔”是古代阴历表示月末、月初的意思,也就容易理解了;学习《陈情表》,文中“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中的“拜”、“除”是古代表示官职变迁的词语,学生若对此熟悉,翻译起来就轻松了。平时学习可以运用分类法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总结,如按古代地理知识、古代官职名称、古代教育考试、古代衣食什物、古代称谓谦敬等来归类,强化学生的文化常识积累意识。
  2012年浙江卷中,“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仆有罪之人”中的“顿首”、“足下”、“辱”、“仆”都和古代表示谦敬的称谓有关。同样,2012年天津卷中,“高年不禄,仆方思辑录其梗概以永其人”,“虽子之仇,无异词也”的“不禄”是死的委婉说法,“仆”、“子”也是古代表示谦敬的词语。高考文言文有很多是人物传记,涉及人物官职变迁的内容更多,如2012年全国大纲卷郭浩传记,2012年江西卷彻里传记,2012年山东卷阴兴传记等,若学生对古代官职及变迁的文化常识熟悉,理解起来就会更容易。
  当然,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用点考试技巧和方法就能实现。平时的学习要尽力克服语言上的障碍,掌握文言文常用词语的用法特点,理解词义变化,熟悉掌握一些文言句式,这些始终都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而朗读、背诵、归纳、对比都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作者单位:湖北省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444324)
其他文献
<正>[教学设想] 棱台的概念和性质是建立在学生刚刚学过的棱柱、棱锥知识的基础上的,对于这类问题的研究角度他们已有所了解,因此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来建构棱台的有关知识。
语文学科,尤其是语文作业时间往往被其他学科挤占,被形式化、边缘化。如何让语文作业在设计上实现突围,从而真正发挥其作用呢?好的语文作业设计需要正确的、先进的语文作业观来指导,现有的语文作业设计观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就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语文作业观的现实困境  1.语文作业就是由练习题构成  教师往往根据当天的教学,拿相应的辅导书布置语文作业。这是高强度语文教学环境与教师的思维定势使然。长
从恢复系T893群体中得到一全包穗突变体,通过鉴定与分析,探讨水稻全包穗性状的遗传基础与生理机制,发掘水稻新的功能基因;对全包穗突变体的农艺特性、遗传基础、幼穗分化Ⅳ-
采用玻片浸渍法室内测定了不同中草药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杀螨活性,结果表明:牵牛子石油醚提取物等10种中草药提取物的活性较高,其24h校正死亡率均大于90%;并对上述10种具有较
一般认为,如果回击过程将先导通道的电荷完全中和,则几十米到几百米范围内的近距离先导电场与回击电场的大小相同,否则,二者之间则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
为了检验中尺度区域大气模式在中国高原复杂下垫面区域气候模拟中的适用性,文中采用该模式在40余种不同的初始参数条件下模拟了1991年6月20日至7月20日黑河区域的近地面辐射
利用Office提供的VBA功能,实现Office操作题的自动评价殁评分。
古人作诗写词讲究炼字炼句,以使之传神动人。鉴赏诗人炼字炼句的技巧和作用,不仅有助于深入体会诗歌丰富的内蕴,而且能提高鉴赏能力与水平。鉴赏诗人炼字炼句技巧和作用,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