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判断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起源部位的心电图方法比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_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3种判断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起源部位方法的准确性。

方法

入选来自北京3家三甲医院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共110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65例,阜外心血管病医院36例,北京军区总医院9例)成功消融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标准12导联心电图均表现为左束支阻滞图形伴电轴下偏。3种心电图判断方法包括:①胸前导联移形区指数;②V2导联移形指数;③V2导联R波时限指数及R波振幅指数。

结果

总体患者中,V2导联移形指数敏感性最高(92.3%),V2导联R波时限指数及R波振幅指数特异性最高(93.9%),并且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925);心电图提示心脏转位的患者中,V2导联移形指数敏感性最高(94.1%),V2导联R波时限指数及R波振幅指数特异性最高(87.5%),V2移形指数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92)。

结论

3种方法中,V2移形指数敏感性最高,V2导联R波时限指数及R波振幅指数特异性最高。总体患者中,V2导联R波时限指数及R波振幅指数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心电图提示心脏转位的患者中,V2移形指数ROC曲线下面积最大。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2350G→A单核苷酸多态性(ACE2350G/A)及胃促胰酶(Chymase)基因多态性在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LVH)人群中心房颤动(房颤)及非房颤患者中的分布,探讨高血压伴LVH患者房颤发生的分子遗传学机制,为房颤的防治提供临床和实验依据。方法2010年8月至2013年6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8例高血压伴LVH住院患者,根据有无房颤分为LVH-房颤组和LVH组,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部对高中美术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样一来艺术鉴赏教育就变得非常重要,而这种变革可以有效地促进高中美术鉴赏目标的实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那究竟应该怎么操作呢?这一大难题深深困扰着我们。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影响高中生审美心理的因素及培养审美心理的过程的猜想,相应的给出了解决审美能力低下的方法,为进一步优化艺术欣赏教学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审
期刊
目的比较磁导航指导下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与床旁操作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78例房颤患者,分为磁导航指导下消融组(MNS组,28例)和床旁操作消融对照组(CON组,50例)。MNS组穿刺房间隔后采用盐水灌注磁消融导管行左心房建模和左右肺静脉前庭电隔离,隔离后采用牛眼图确认;CON组在电解到标测(Carto)系统指导
目的探讨QRS时限是否影响左心室导线电延迟(LVLED)与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长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入选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成功植入CRT患者,在围术期测量Q波起始到左心室导线感知波最高峰的时间间距(QLV)反映LVLED。根据患者基线QRS时限分为宽QRS组(≥150 ms)和窄QRS组(<150 ms),基线及术后定期检查超声心动图及随访情况。CRT有反
【摘要】作文在小学语文中就已经出现,并且是语文成绩的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学生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初中语文作文更是学生表达心中看法,以及对待事情发展的一种看法的方式,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特别重要的,目前初中语文作文,还存在着一些缺点,在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中教师要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使学生将自己的作文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充分表达情感,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也是至关重要的。  【关
期刊
目的维拉帕米敏感性束支内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常见的左心室特发性室速类型,其主要发生机制为左束支浦肯野分支内或邻近区域的折返。本文通过较大样本量的单中心研究对维拉帕米敏感性束支内折返性室速的性别、年龄等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住院治疗并经电生理检查证实的维拉帕米敏感性束支内折返性室速患者235例,年龄6~79(30.2±11.9)岁。所有患者都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
【摘要】现今,素质教育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倡导自主学习模式,要求教师能根据教材内容,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勤思考、多提问,才能更好地拓展思维,提高学生的智力,并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综合能力。本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可以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主动提问;培养策略  前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患者在不同起搏模式下的心电图QRS波电轴的分布特点,以及与左心室导线位置、左心室逆重构的关系。比较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自动分析与手动测量的心电轴的差异。方法入选2012年11月到2013年6月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CRT植入的41例患者,分别记录患者术后3个月在单纯左心室起搏,左心室提前60 ms、40 ms、20 ms、0 ms,右心室提前20 ms、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