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此存照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_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
  
  关于中国历史的学问,似乎中国人也少了自信,连一向在中国人面前自视甚高的杨树达,也对东洋学问佩服得五体投地,认为中国只有冯友兰哲学、陈垣史学和自己的训诂学可以“抗衡日本”(见《积微翁回忆录》第57页)。
  ——抄自葛兆光《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读书》2001年11期,第63页。
  1.(1931年8月)十八日,读《大公报·文学副刊》,有张季同评日本人《先秦经籍考》一文,谓日本多学人,今中国学人,止有冯友兰之哲学、陈垣之史学、杨某之训诂学,足以抗衡日本云。张君不知何人,读之令人增愧。
  ——抄自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7页。
  2.……若夫修辞之事,乃欲冀文辞之美,与治文法求达者殊科。族姓不同,则其所以求美之术自异。况在华夏,历古以尚文为治,而谓其修辞之术与欧洲为一源,不亦诬乎?昧者顾取彼族之所为一一袭之,彼之所有,则我必具,彼之所缺,则我不能独有,其贬己媚人,不已甚乎!吾今不欲谓吾书足以尽吾国修辞之全,第欲令世之治此学者,知此事为一族文化之彰表,义当沈浸于旧闻而以钩稽之法出之,无为削己足而适人屦,庶足令后生之士有自尊其族姓之心,而他媚之狂或以少戢云尔。一九三三年一月十三日,杨树达撰于长沙清香留寓。
  ——抄自杨树达《中国修辞学·自序》,科学出版社1954年版。
  3.太史公以整齐百家之旨著《史记》一书,……清代学术郅隆,诸儒锐意理董古籍,群经率有新疏,周秦诸子亦多校注,独于史公书未有网罗众书为之整比者。……往余设教于清华大学,尝以此书授诸生,闻日本国人有为《史记会注考证》者,亟购读之,则纰缪简陋,不足一观。……乃令诸生取清儒及近人专著数十种,逐条制为总目,盖欲先成长编,以为他日整比之资也。……一九三五年春,余旅居北京,宁乡鲁君实先以其所撰《史记会注考证驳议》一文贻余。余读之,叹其精博,乃大喜,谓整理史公书者今有其人,余长编虽不就,可以无憾矣。……呜乎!何其伟也!若日本国人之书者,有如秋风槁叶,分归陨落。……(1940年8月14日)
  ——抄自杨树达《史记会注考证驳议·序》,载《积微居小学述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1~292页。
  逢彬按:中外学界认为,日人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是整理《史记》的集大成的巨著。
  
  下
  
  陈寅恪是一个相当自信、自期甚高的学者……在《书信集》里,如果仅仅看他又称陈垣为“大师”,又赞沈兼士的著作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作“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又是夸杨树达是“当今文字训诂之学”的“第一人”,似乎会觉得他是一个和光同尘容易相处的人,其实据了解他的人说,他心里很少有真心佩服的学者,大概除了沈曾植和王国维罢。
  ——抄自葛兆光《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读书》2001年11期,第67页。
  1.(1932年4月)八日,前以汉碑诸跋寄示陈寅恪;今日来书云:“汉事颛家,公为第一,可称‘汉圣’”云云。极知友朋过奖,万不能当,然固足取以自励耳。
  ——抄自《积微翁回忆录》,第62页。
  2.遇夫先生左右:昨始奉到七月七日手示并大作,慰甚佩甚!当今文字训诂之学,公为第一人,此为学术界之公论,非弟阿私之言。幸为神州文化自爱,不胜仰企之至!
  ——抄自《陈寅恪集·书信集》,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75页。
  逢彬按:此函写于1940年8月2日。
  3.(1942年12月)十三日。前以近著金文跋若干篇寄陈寅恪求教,并请为《小学金石论丛续稿》撰序。连日得其先后二复书,云:“承示金文跋尾,读之钦佩至极。论今日学术,公信为赤县神州文学、音韵、训诂学第一人也。嘱为大作撰序,为此生之荣幸。他年贱名得附以传,乃公之厚赐也。”良友奖藉,令人感愧!
  ——抄自《积微翁回忆录》,第195页。
  4.百年以来,洞庭衡岳之区,其才智之士多以功名著闻于世。先生少日即已肄业于时务学堂,后复游学外国,其同时辈流,颇有遭际世变、以功名显者,独先生讲学于南北诸学校,寂寞勤苦,逾三十年,不少间辍。持短笔,照孤灯,先后著书高数尺,传诵于海内外学术之林,始终未尝一藉时会毫末之助,自致于立言不朽之域。与彼假手功名,因得表见者,肥瘠荣悴,固不相同,而孰难孰易,孰得孰失,天下后世当有能辨之者。呜呼!自剖判以来,生民之祸乱,至今日而极矣。物极必反,自然之理也。一旦忽易阴森惨酷之世界而为清朗和平之宙合,天而不欲遂丧斯文也,则国家必将尊礼先生,以为国老儒宗,使弘宣我华夏民族之文化于京师太学。
  ——抄自陈寅恪《〈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续稿〉·序》,载《杨树达诞辰百周年纪念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0页。
  5.鲁经汉史费研寻,圣籍神皋夜夜心。一代儒宗宜上寿,七年家国付长吟。蔽遮白日兵尘满,寂寞玄文酒盏深。莫道先生贫胜昔,五诗犹抵万黄金。
  ——抄自《陈寅恪集·诗集》,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6页;题为《杨遇夫寄示自寿诗五首,即赋一律祝之》。
  逢彬按:此诗作于1944年4月。
  6.遇夫先生左右:……大著多古文奇字,俟请人代读;然此书为近年出版物中第一部佳作,虽不读亦可断言也……
  ——抄自《陈寅恪集·书信集》,第178页。
  逢彬按:此函写于1953年1月。
  7.遇夫先生左右:前屡承寄示大作,今日有此等纯学术性著作之刊行,实为不可多得之事,幸甚!喜甚!佩甚!……先生平生著述,科学院若能悉数刊布,诚为国家一盛事,不识当局有此意否?
  ——抄自《陈寅恪集·书信集》,第179页。
  逢彬按:此函写于1954年7月。
其他文献
关于章太炎的传说与评说,不绝于世,但真正的章太炎却离我们越来越远。在其他历史人物身上也有这种现象。这大概与整个社会文风浮躁有关,历史不再是民族的精神,而成了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历史人物被演义化了,子虚乌有的传讹代替了真实历史,结果带给当今社会的是不诚实与浮夸风气,造成人们不择手段竞相追求“成功”,这是必须力戒的。  甘肃《读者》杂志最新一期(2002年6月B期),转载了王澍先生《中国近代名人的缺失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家文化”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传统文化;家文化;背景分析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
以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为开发平台 ,实现了一种新的低存储量的图像编码算法。对如何在 DSP上实时实现运算量大、编码过程烦琐的小波零树编码算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对相关问
出于某些神秘的原因,我的生活从到台北的第一年开始,渐渐展露了人生的新一个面向。我开始习惯自觉地早起、爬山,流连每一家早餐店,并仔细勘探他们之间的不同。这之中的乐趣或许在于,他们才是我日常生活里真正最熟悉的陌生人。因为日日照面,我已在心里当他们是朋友。  学校附近的“口福”早餐,每周一公休,站店的是一对双胞胎及他们的母亲。“口福”的特色,是整个指南路二段上,只有他家有卖烧饼。顾店的一对双胞胎浓眉大眼
期刊
摘 要: 当今电网特高压和远距离输电技术飞速进步、可再生能源容量不断升高,全国大电网格局逐步形成,电力系统动态稳定问题日渐突出。超导储能装置(SMES)具有蓄能量高、转换效率好、响应速度快、应用灵活等优点,可以高速高效调节系统与超导磁体之间的功率交换,将在改善用电质量,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超导储能系统;电力系统;稳定水平  伴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高速
摘 要: 仪长复线是新投入运行的管线,站控系统设计采用全新的设计方法,将系统的过程控制与安全防护分开,引入了安全仪表系统,具有不同以往系统的特点,为使大家对系统有所了解,本文对仪长复线安全仪表系统的架构及原理进行了论述,对涉及的主要功能做了介绍,并对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希望对系统的维护有所帮助。  关键词: 冗余;SIS系统;ESD;3选2  安全仪表系统是在20世纪80~90年代发展起来的,以
哈萨克族人名的民族特点主要体现在民族信仰和民族特性上。人名从民族信仰上分为非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两种,在含义上表现了哈萨克族坚韧耐劳、大方忠诚、英勇剽悍和能言善辩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和严峻考验。为做好德育工作,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针对一些大学生不同程
摘要:文化对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发展。牌坊能够传播传统文化,人们也逐渐重视牌坊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牌坊在发展的初期只是供人们通行的简单建筑物,还没有形成明确的纪念和修饰功能,但是在逐渐的发展的过程当中越来越具有传统文化的内涵,所以新时期要注重牌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更好地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继承;发展  我国拥有五千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同时委托外部机构代理经营管理中的部分职能。内部审计外部化作为企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动向,是企事业单位理性选择的结果。作为知识领域的前沿阵地,高等院校应该积极地从理论上探索内部审计外部化所面临的问题和必要条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监管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院校 内部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