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情境教学探索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370724q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已无法完全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尤其是高中地理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法可从以下几点着手:1.尽量把地理知识融入生活中,从生活中提炼出典型事例作为课堂的切入点,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出课堂情境。2.以某一事件为背景,组织学生还原事件过程,以亲身体验来提升巩固所学知识。3.利用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把抽象知识具象展示,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高中地理情境教学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80122
  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已无法完全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尤其是高中地理教学。基于此,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于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使用情境教学法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从生活出发,构建问题情境
  高中自然地理的学习内容大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只是经过前人的总结,上升到了一定的理论和思维高度。为了使学生对知识的感知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我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和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地理《大气运动》中的“热力环流”内容时,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觉得大气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淡薄,参与性不高。于是,我就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来授课。我在课上提了一个问题:“在我国,夏天较热,生活起来很不舒服。为了过得舒适,很多的人都会在家里安装空调。在寒冷的冬天,為了提升温度,人们会安装和使用暖气。空调和暖气分别装在房间的什么部位?为什么?”刚开始学生们觉得有点儿茫然,但有一些细心的学生开始嘀咕:空调一般都是安装在房间的上部,而暖气则是安装在房间的下部。我让学生尝试着回答问题,学生的答案是五花八门的,但基本就是:空调是把热空气抽走,而暖气是把冷空气加热。对于学生这样的答案,我是又好气又好笑,但没有立刻给出评判,只是在学完热力环流之后,我再让学生尝试着回答问题,学生基本就能道出其中的缘由了:因为在空调输送冷空气的时候,周围的空气密度较大形成高气压,冷空气做下降运动;而暖气周围空气热,形成低压,暖空气会做向上运动。在肯定他们的答案后,我就用有关山谷风和海陆风的练习让学生巩固知识,学生们很快就能将白昼和夜晚的风向标好,并且很好地解释了理由。
  二、创设探究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高中地理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动手能力,所以几乎在每一章节或者每一单元之后,都有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或者一些实践活动环节,这些其实就是课堂的延伸,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定的真实情境,也为学生理解、消化和运用知识提供了平台。比如,在学习《资源的利用与生态保护》之后,我就当堂课学习的内容,创设森林开发的实践探究问题。为了创设真实的体验情境,我先把学生分成五组,每组分别扮演的角色是开发商伐林部、政府相关部门、当地居民、世界环保组织官员以及森林中的动植物代表。给每个小组一定的讨论时间,让他们对于砍伐森林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扮演开发商伐林部的学生发表意见:应该砍伐森林,因为林木就是财富,只有砍树才能有木材,有了木材才能有更多的就业和发家的机会。话音未落,扮演当地居民的学生就不干了,马上反驳: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林子下,它不仅为我们遮风挡雨,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不尽的财富。扮演森林中的动植物代表的学生也随声附和:森林就是我们的家,如果把树砍了,我们就会无家可归了。这样班里就分成了两派:保树派和砍树派。这时,我就问扮演政府相关部门的学生怎么办,他们就开始向扮演世界环保组织官员的同学求助。扮演世界环保组织官员的学生给出了他们的办法:既要利用森林资源,又要保护生态环境,那么只能科学砍伐,采育结合,生态治理。最终,学生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理解了本课的主旨。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构建体验式的教学情境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牵涉到很多的抽象知识,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很难理解的,而多媒体可以巧妙地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形象化的、直观的图像或视频,让学生拥有参与式的体验感觉,进而掌握课堂所教的知识。比如,在讲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这一节时,我通过FLASH课件,展示黄赤交角,同时模拟演示地球绕日公转过程,展示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昼夜长短的情况,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更好地理解黄赤交角的存在是造成这四季昼夜长短不同的根本原因。这样,通过观看演示,学生对知识掌握较好,他们的课后练习反映出教学效果不错。
  通过教学实践,我感受到情境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但是有时我设计的情境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应平平。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设计教学情境仍是我需要着力和改进的环节。
  (责任编辑周侯辰)
其他文献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产物,而信息化教学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应自觉拿起信息化的武器,走信息化教学之路。从现实和时代的要求出发、列举当前信息化
[摘要]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较严重,而要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最主要的是加强国民的生态观教育,提高国民的生态素质。高中生物教学在提高国民的生态素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不断挖掘适合进行生态观教育的素材,结合生物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生态观教育,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高中生物  生态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
英语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优化学习环境,丰富教学手段,培养创造个性。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因为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
将亚理斯多德的“摹仿说”、文艺复兴时期的“镜子说”及左拉的自然主义论视为简单再现即复印论,是背离事实的误读。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再现”论是真正的复印论,但我国有的学人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提出"生活即教育"。这种教育思想对当前的素质教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运用生活实例开展物理教学的做法。
0前言体育运动场地学是一门多学科的科学。体育场馆的管理工作是体育场地学科中的其中之一。研究场馆管理,能使管理人员明确管理的目的、意义和任务,更好地为体育运动场馆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