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松果体区肿瘤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p9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婴幼儿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的可行性及手术入路的选择。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11例婴幼儿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点、影像学、手术入路、术后病理、并发症等。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3~36个月,平均年龄17.4个月;术前影像学提示均合并梗阻性脑积水。所有患儿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7例采用经纵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1例采用经右侧额中回皮层造瘘入路,1例采用枕下小脑幕上入路,1例采用颞顶皮层造瘘侧脑室三角区入路,1例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

结果

11例患儿中,8例患儿达到显微镜下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1例仅行活检术。术后病理提示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AT/RT)3例,松果体母细胞瘤2例,松果体细胞瘤2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1例,未成熟畸胎瘤1例,松果体原基瘤1例,混合性胚胎性肿瘤1例。术后脑积水缓解不理想需要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 shunt )5例,术后出现硬膜下积液8例,其中行硬脑膜下外引流术好转2例,6例自行吸收,无死亡病例。

结论

婴幼儿松果体区肿瘤临床病理特点明显与青少年及成人不同,治疗策略制定宜个体化,经纵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适合大多数婴幼儿患者,明确病理诊断有利于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掀起了中外合作办学的热潮,更多的中国家庭也有能力能够负担起子女出国留学,因此本文将通过结合雅思和大学英语阅读测试的特点来探究雅思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应用层面,并在大学英语例探索可行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 雅思 国际版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15-01  一
目的分析婴幼儿肺静脉异位引流术后肺静脉狭窄(pulmonary vein stenosis,PVS)的原因,总结再干预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13例肺静脉异位引流术后PVS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为(7.2±4.6)个月,范围在6~31个月;体重为(6.9±3.4)kg,范围在5.0~17.6 kg;完全性肺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