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民间非遗技艺在高职院校传承模式与发展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wall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湖湘文化独具特色,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多元的民族与文化,独特的自然资源给湖南留下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非遗技艺将如何传承与发展?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民间非遗 高职院校 传承模式
  资料记载,湖南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1大类320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0余人。几百项非遗技艺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镇化速度加快,很多以前的行为习惯受到冲击甚至改变,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途径来看,它们已逐渐失去生存的土壤。这个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一是因为学成所需要的时间长,二是因为经济收益不高。2015年,文化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试点工作,委托了全国57所高等院校开展非遗研修和培训工作,对具有较高技艺水平的传统手工艺传承人或资深从业者进行研修。2016年我校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作为57所高等院校承办之一,也利用暑期举办了首期文化部湘绣、侗锦、瑶锦非遗技艺传承人普及培训班,来自省内近60人参加了培训,在传承人群、社会各界中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在湖南很多民间技艺已逐渐开始失传,像花鼓戏、侗歌芦笙、蜡染、木雕、凤凰扎纸、花瑶挑花、制扇技艺、木板滩头年画等非遗技艺得不到很好的传承。作为从事教育培训工作者,我们在民间走访时发现,像陶瓷、湘绣、泥塑、餐饮等能够契合现代人审美情趣和生活习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的传承已经不是问题。这些技艺在我们学校已成为技艺传承的典型,尤其是湘绣专业,通过十年的创新与发展,培养了大批湘绣手工技艺传承人,绣女设计与工艺一届比一届出色,这是因为我校在办学发展中不断探索得到经验,在专业构建中建立了一批大师工作室,形成了具有产业链的“大师 教授”领衔的强大师资队伍力量,培养了一批批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具有高端设计的非遗手工技艺人才。
  随着各种非遗技艺培训工作的深入,2016年5月我校作为非遗培训试点,举办了湘绣、侗锦、瑶锦非遗传承人群普及培训班活动,主要以湘绣、侗锦、瑶锦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为切入点,分为研修、研习和普及培训三个层次。研修是委托机构针对较高技艺水平的传统手工艺技者或资深从业者进行研修培训,研习指的是学习者进入高校一些大师名师工作室及传统工艺类企业研究学习,普及培训指的是委托相关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传统手工艺为重点,对从业者进行培训。我校校企合作处(培训中心)主要以普及培训为渠道,学校高度重视此次培训班的工作。非遗技艺培训主要通过湘绣、侗锦、瑶锦非遗代表传承人现场演示教学,湘绣技艺与工艺培训学员,着眼于“强基础、拓眼界、传技艺”的要求,充分训练学员对刺绣工艺技巧技法的掌握能力。同时,使学员之间、学员与传承人之间的互相交流培养感情、传达友谊、提升技艺。传承人及大师的引领教学,师傅带徒弟“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技艺人才,提高学员作品的艺术表达力、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促进传承人及学员就业增收,使学员学有所成,技艺传承得到社会性的良性发展。
  根据近几年非遗技艺培训的成效,我校已经逐年扩大参与其他院校和企业的规模,培训内容从以传统工艺为主拓展到非遗保护发展至各领域。今后,传承人群的研修、研习和培训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根本性、常态化工作。
  除了学校有效的人才培养传承模式外,其他没有进入高校的非遗传承与发展保护需要政府多提供政策和经济支持。对于民间其他各项非遗项目,政府首先要出于对地域文化的保护投入资金,投入人力和物力,让它能够传承下去。其次,对于传承人的培训,过去从政府层面更多做的是非遗保护的管理人员的培训,现在非遗传承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传承人群的断裂。据调查显示,至2016年全国已有250多位国家级的代表性传承人相继去世,这给非遗保护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后继乏人,形势比较严峻。如今的社会环境对想要哪些学习技艺的人不是太有利,他们都普遍比较浮躁,非遗技艺学习需要沉下心来,要专心耐心,下的工夫要很长久。这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政府要给予传承人及其学徒一定的奖励和补助措施。再次,文化部的非遗培训针对的是传承人群,而非传承人。非遗传承以前都是手口相传,师傅带徒弟,没有很大的创新,皆以传统手工技法相授。传承人进到高校以后接受学院式规范性、系统性的教育,从理论和实践技能、文化素养和传承能力及审美观念上都有全面的发展性。很多学校积极开展非遗培训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创新了办学模式,在促进传承人群、企业和院校的对接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不一定都是被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才可以参加,他可能是掌握着某一种技艺还没有被认定为代表性传承人的手艺人。这样的人在社会上还是比较多的,对这样的人群进行培训,能够把传承人的队伍扩大。
  湖南民间非遗是传统文化,种类繁多,技艺精湛,传承创新,传播发展,以高校培训传承模式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最直接的发展保护。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活下去活跃起来,还是需要设计与创新。要跟随时代发展,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俱进,提升非遗衍生产品和服务的设计水平,提升文化创意水平,需要各院校进一步扩大传播,加强培训,创新培训手段,优化培训内容,在非遗项目中加入创意元素,在传统文化里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打造对外传播品牌,让湖南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走出国际,享誉全球。
  参考文献:
  [1]徐守盛.切实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入法治化轨道.湖南非遗,2016.07.
  [2]非遗文化传承创新中心.非遗·产业观察集锦.2015.09.
  [3]俊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非遗文化传承创新中心,2015.10.
其他文献
会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让语文课“流动”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火花,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在课堂中,如何让学生获得充分的交流与互动的机会,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
期刊
摘 要: 作者通过学习新教材大纲,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对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兴趣培养的认识与做法,强调学生兴趣提升,转变观念,推进教学创新,在新面孔、新气氛和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中注意培养。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课堂改革 学习兴趣  在实践新一轮课堂改革中,无疑,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主战场,因为无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体现为老师的观念、
摘 要: 课内的教学和阅读难以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意识,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阅读习惯,善于从不同的资源中吸收有益的东西,形成良好的语感,不断提升语文素养,丰富知识积累。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广大教学工作者越来越多地注重在课堂中引入各种教育资源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语文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在开展语文教
会议
摘 要: 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是教师的使命,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作者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新模式,以“感受—升华”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感受—升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
棉花化学调控是在棉花生长过程中,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棉花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以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改善群体的光照条件,减少脱落,增加铃重,提早成熟,达到优质高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