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课程改革中几对关系的认识和思考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课程改革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几对关系:课程和教学的关系;课改和高考的关系;课改和教师的关系;课改和教研的关系。对于教研部门来说,正确认识和处理上述几对关系对做好服务性工作,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课程改革;课程和教学;课改和高考;教师;教研;教研部门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0-0013-02
  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走过三个年头,教研部门见证了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高中学校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开拓创新,锐意改革,在实践中摸索与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和提升,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提供了很多可以借签的经验和思路。但我们发现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校领导的课程意识欠缺;对新课程的理念认识不到位,造成理念与实践的不统一,不协调;学校推进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有待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与课程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等等。正视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推进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几对关系需要正确认识和思考。
  一、正确认识课程和教学的关系
  长期以来,在学校层面(即教学一线)一般不区分“课程”与“教学”的概念,认为“课程”和“教学”是一回事。但随着“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推进和实施,“课程”概念渐渐走进学校,理应成为和“教学”并重的学校管理内容,但由于对二者关系的认识不到位,导致学校层面对“课程”管理的缺失。美国学者塞勒认为:课程是一幢建设的设计图纸,而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新的课程改革,国家对高中新课程尤其赋予了更多的“设计图纸”的权利,选修系列I与选修系列II需要学校结合本校实际选择或开发。选修系列I开设多少模块,开设哪些模块,选修系列II能开发多少有价值的模块课程,都需要学校认真规划和研究,但从目前衡水市现状来看,学校“设计图纸”的状况不容乐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领导对课程的认识到不到位,不具备课程领导力。所谓课程领导力,是指校长领导教师团队创造性实施新课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是一个校级团队决策、引领、组织课程实践的控制能力,具体表现为课程规划、设置、开发、实施、管理的能力。在推动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校长领导学校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领导课程实施来实现的,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学校课程改革能否得到有效实施的关键。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要把提高和发展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提高和发展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一是校长要加强对课程理论的研究,要学习和掌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原理的知识;二是要加强对课程改革方案、政策、标准的把握和理解;三是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在实施课程领导过程中不断提高和发展课程领导的能力。
  二、正确认识课改和高考的关系
  我们都听到过这样的议论:只要有高考,课改就推进不了多少。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习惯于用高考指挥学校的教学,把课改和高考对立起来,把课改中的问题或困难归罪于高考制度。课改和高考一定是对立的吗?我们研究一下近几年(尤其是课改省)的高考,看高考究竟在考什么?命题的思路是什么?命题变化的趋势是什么?最后,看看高考命题趋势的变化与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不是一致的?高考制度的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不是仅仅由教育部门所左右。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用高考改革的趋势和方向去调整由课改理念指导的教学,而不应是由不科学的、机械的甚至错误的应试方法去完全主导课堂教学。加强对高考的研究,发现高考改革的思路和趋势以及命题的规律,实现“背考”到“备考”的彻底转变。
  三、正确认识课改和教师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师是教学的最直接参与者。新的课程计划能否成功, 教师的素质、态度、适应和提高是一个关键因素。塞勒认为,课程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同样的乐谱,每一个演奏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从而有不同的演奏,效果也会大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他们对乐谱的理解和演奏的技巧。新的课程能不能推进,有没有预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对新课程的适应性。对于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地位及专业发展的必要性,部分学校的认识还不很到位,很少(甚至没有)给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理由是耽误和影响教师的教学,进而会影响学校的发展(升学率)。面对全新的课程改革,专业发展水平低、对新课程理解不深入(甚至对新课程的“三维”目标都不了解)的教师会有高效能的课堂教学吗?没有高效能的教学,学校能有多大的发展?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技能、方法和策略的发展,课程理解和认识的提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四、正确认识课改和教研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推进课程改革的问题或困难也更多地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关注是推进课程改革重要动因。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和其他先行高中课改省份的课程改革经验都证明,教研对推进课程改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里提到的教研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学校内的校本教研和学校外教研机构的教学研究。校本教研对于多数学校都是一个薄弱环节,往往形式多于内容,效益不高。我认为,做好校本教研的关健是要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真问题、影响和限制学生学习的问题,要在制度、内容、形式的创新上想办法,如衡水中学的学科教研室的创建就是校本教研制度的一个创新。对于校外教研机构的教研,我们教研室几年来,也在积极主动的想办法找措施,想尽可能多地为全市课程改革的推进做一些工作:组织新课程的培训;开展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观摩;启动高中教学质量监测考试等一系列围绕推进课程改革的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市课程改革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效果。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研部门要深刻理解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正确对待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以积极的态度推进改革,认真做好服务性工作,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其他文献
学校教育是使学生在学业成才的同时,在精神上成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做人、求知、做事和共处是精神成人的起点;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实践中表现出一定的显性能力是精
晋东北地区长城系高于庄组含锰建造为矿源层,其分布较广;中生代燕山期岩浆活动提供了成矿热液.构造发育提供了容矿场所,导矿通道.晋东北地区锰矿类型多,成因复杂,找矿潜力较
为研究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内的土压力分布规律,结合某试验段挡墙土压力现场测试,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了土工格栅参数及填料重度对挡墙内土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研
本文介绍了遥感技术的概念、发展以及特点,重点分析了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土地变更调查、土地执法监查各方面的作用。
武宁县杨洲纺织器材厂是九江市纺织工业供销公司定点厂家,全厂118人,三个车间三条流水线,分别生产“宝塔木纱管”、“织机木配件”、“塑料经、纬管”,产品销往14个省市的48个厂
1978年以来,上饶县乡镇企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到1990年,全县已拥有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其他行业的乡镇企业10940家,总产值达1.54亿元。乡镇企业已成为上饶县国民
用两种自知力量表(ITAQ,SAUMD)对65例住院精神分裂证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自知力评估,并参照PANSS量表对二者进行比较。结果,PANSS自知力评分与ITAQ评分在治疗前后均呈显著负相关;SAU
通过对晋城矿区的地质资料分析,寻找该区含煤地层的聚煤规律以及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对煤矿能够更好的利用现有煤炭资源提供指导作用。
井冈山雕塑园内耸立着一尊腿跨战马、双目远眺的烈士紫铜铸像,他就是六十年前富有传奇色彩的井冈山斗争时期地方武装领导人王佐。他的英名和他那传奇般的英勇史迹载入了中国革
本文采用自编生活事件量表对57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前生活事件的调查发现,28例存在明显的生活事件,前三位是被打,疾病(感染)受批评,并提出应付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