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彝族传统节日文化空间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wrence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肖璐(1990-),女,汉族,四川人,现就读于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
  聂坚(1992-),男,汉族,云南人,现就读于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公共关系。
  摘要:彝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全球化现代化下凉山彝族经历了巨大的社会转型,传统的民族文化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基于对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四合乡的调查研究,以文化空间为切入点,以彝族传统节日为例,探究现代化经济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节日的保护与传承思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民族节日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彝族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其“活”的文化体现之一,它体现了独特的民族个性和审美习惯,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同时“活”的文化也是彝族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在彝族传统节日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之提供了保护和传承的新思路和新契机。
  2、文化空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文化空间为“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表现,是一个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文化空间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动词,它生产出了诸如象征、符号、价值观、叙事行为、集体记忆与历史记忆之类的要素,同时为这些要素之间发生各种关系而提供场所、条件和背景,也为不同的文化提供了可能性。彝族传统节日是彝族人民数千年的集体记忆,它承载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性格,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3、凉山四合乡彝族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合乡地处凉山州府所在地西昌市城郊结合部,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乡。四合乡具有三大研究优势:一是彝族文化优势,乡内汇集了凉山四大方言的彝族人民,具有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底蕴和彝族风情;二是区位优势,位于城郊结合部,交通、通讯十分便利;三是村民商品意识强,大多数村民都利用农闲时间进城做生意,因此四合乡适宜发展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业和绿色畜牧业。因为地处城郊所以受商业化信息化的影响较大,民族文化的冲击更明显,所以选择其为例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彝族传统的节日有火把节、 彝族年、密枝节、跳宫节、岁时年节等。
  二、研究现状和方法
  纵观整个学术研究,彝族文化的学科建设已经基本形成了,彝族的语言、文字、民族风俗、宗教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彝族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民族记忆,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特殊历史,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
  以凉山彝族为例,从微观的角度主要研究宗教节日文化,以社会学、文化学、管理学、民族学等相关理论为依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为主线。
  三、文化空间下彝族宗教节日的探析
  1. 凉山彝族传统节日及问题——以火把节为例
  彝族是一个崇尚火的民族,保留着最古朴、最浓烈也最独特的文化传统,祭火神是彝族宗教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火把节是凉山彝族一年一度传统的重大祭祀性节日,其根源是火崇拜。1994年,凉山州州委、州政府立足于将凉山彝族火文化推向世界,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并确定每三年举办一届,从而赋予了凉山彝族火把节新的内涵和时代与国际特征,吸引了不少中外游人和客商,使火把节成为宣传展示凉山的最好载体,对凉山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这一举措的实施,作为城郊结合部的四合乡必然被纳入这一决策。州政府将其定为火把节的一个分会场,在其举办各种娱乐活动,如:摔跤、斗牛、赛马及毕摩绝技表演,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火把节最初只是通过打火把的形式来驱虫辟邪、期盼丰收,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这种习俗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民间节日。
  在商业化和政府的参与下,火把节文化不断扩散,被世界所知晓。但是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商业化的运作与现实的农业生产之间的冲突;彝族是一个传统农业型经济的民族,农业生产是其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化的进入使农业经济逐渐被商业利益所击败,越来越多的彝族为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弃农田而奔商业,使传统的农业经济收到威胁,逐渐失去了承载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
  (2)原始宗教地位的衰落与危机;毕摩是彝族宗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彝族社会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商业化的操作下神圣的毕摩开始走向经济的舞台,舌舔烧红的铁块、口喷火焰、赤脚走火炭等节目被搬上舞台供人们欣赏,满足现代观众的猎奇感和刺激感,这样的运作使原始神圣的毕摩受到严重的威胁。
  (3)文化保护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减弱;素质教育的普及和市场经济巨大经济利益的吸引使文化的保护主体——人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坚定信仰逐渐减弱,文化保护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受到冲击和威胁;
  2. 意见和措施
  (1)在文化再生产过程中寻求文化空间的平衡点,经济化全球化的强大力量无法抗拒,社会化的渗透势不可挡。顺势而行,在经济化全球化的视角下保留传统的最精髓,利用其力量保留传统精华,祛其文化糟粕。通过政府进行积极引导,利用文化再生产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文化空间进行保护和传承;
  (2)众所周知,毕摩宗教文化是与相对落后的生产力相联系的产物,毕摩文化虽然具有众多的巫术或落后的成分,但它却始终围绕“人”的幸福、安康这个主题,施以相应的救赎救治,其遠古历史文化的讲演也好,鬼怪神灵形象的塑造也好,人死归宗的观念演绎也罢,都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图式”的展现,其间也包含着复杂而深邃的伦理规范。所以,城市化、全球化虽然在经济社会打发展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作为一种古老的信仰宗教,它凝结了一个少数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它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医学价值、天文历法价值、宗教价值、哲学价值、语言价值等众多宝贵的价值,我们应该对它进行保护,将其优秀性传承下去,为我们现代科学技术所用,也为我们心灵涤荡所用。
  (3)人是一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的人,一旦与周围的环境结成了密切的关系,便在这种环境中创造出相应的文化,给自然社会打上自己的烙印。居住的自然环境的改变也使彝族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相当多的彝族少年儿童从田野走进学堂接受现代文明教育,对原始彝族固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了冲击,弱化了传统宗教信仰的作用。于此应对社会的主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其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4)彝族传统节日是节日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拥有古老而神秘的色彩,寄托了人们的希望,延续着节日的生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树立文化保护的意志,发挥社会各种力量的作用,使传统的文化不致流失、淡化和雷同,对于丰富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阿牛史日、吉郎伍野:凉山毕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巴莫阿依:彝族祖灵信仰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
  [3]巴莫阿依:彝人的信仰世界[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4]巴莫阿依、黄建明编:国外学者彝学研究文集[C],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5]陈国光、阿里瓦萨主编:中国彝学·第三辑[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6]戴庆厦、岭福祥主编:中国彝学·第一辑[C],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7]戴庆厦、岭福祥主编:中国彝学(第二辑)[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8]马学良、于锦绣、范慧娟:彝族原始宗教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王光远,山东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2012级金融学硕士研究生。  第二作者:王义文,黑龙江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2012级金融学碩士研究生。  摘要:本文运用协整检验,VAR模型及其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对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扭曲下的货币政策差异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最终结果表明,从对目标的影响时期来看,无论是货币渠道还是信贷渠道,农村相对于城市
期刊
作者简介:陈萍萍,女,中共党员,会计师,长沙芙蓉农村合作银行董事长、中南大学商学院MBA导师,主要从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  在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农信系统一直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如何满足各类群体不断增长的信贷需求,一直是制约农信社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那么目前市场信贷需求总体情况如何?为充分了解当前的信贷需求,提升长沙农信的金融服务功能,芙蓉农合行大力
期刊
作者简介:郭巧玲,籍贯:湖北武汉,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  摘要:T台风格设计作为当今社会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现象之一,从设计观念,设计流程到设计方法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转变,通过模特的肢体造型,面部表情和眼神等艺术表现手法,将服装,妆面,人体,灯光,T台,音乐等元素融为一体,向受众者阐释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审美取向及服装的内涵。  关键词:T台风格;服装风格;妆面造型;视觉传达;服装
期刊
作者简介:张波,(1989.1-),男,江苏省镇江人,硕士研究生,单位:西安财经学院,研究方向为产业政策和产业经济管理。  摘要:住房问题已成为经济领域的一个热门问题。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研究也越来越多的为社会所关注。本文从人均收入和家庭收入分组角度,采用住房支付能力指数测算陕西省城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并据此为政府制定住房政策提供相关建议,以促进城镇住房价格合理化和住房政策的有效化。  关键词:住房支
期刊
作者简介:邹淇曲,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2011级刑法学研究生。  崔建忠,山西云冈律师事务所律师。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开放程度以及市民思想的不断更新、发展,出现了“同性恋”、“同性结婚”的新势头,那么,对于“同性恋”、“同性结婚”,其存在着伦理道德、法律以及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争论,笔者试图通过2013年出现了关于“同性恋”、“同性结婚”的社会事件的概括与分析、论证,结合国内外相
期刊
作者简介:李仁静(1991.07.18-),女,汉族,重庆人。现就读于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公共关系专业,研究方向:公共关系学。  聂坚(1992.08.21-),男,汉族,云南保山人。现就读于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公共关系专业,研究方向:公共关系学。  摘要:单位制解体背景下,不少国企纷纷破产,四川Z齿轮厂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于2006年破产,但大部分企业职工并没随破产而离开居住地,仍然选择
期刊
摘要:文章利用2006年1月至2013年4月重庆市保费收入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通过X12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将保费收入中的不规则变动、季节因素、趋势因素和循环因素分离。然后分用以上四种因素建立与其对应的ARIMA模型并进行短期预测,最后通过相加得到保费的短期预测值。结果表明:2013年5、6月份的重庆市保费收入预计别会达到为28.3406亿元和32.2378亿元人民币。  关键词:保费预测;X12
期刊
摘要:采用“哈尔滨市居民生活状态与生活态度的调查问卷”作为测试工具,随机抽取哈尔滨市399名被试作为调查样本。笔者试图选用调查问卷中涉及到的一部分信息,通过自己的研究假设来以哈尔滨市城市居民为例对当前我国城区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区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对生活的主观体验以及满意程度,而主观幸
期刊
作者简介:尼旎,(1989.5-),女,山东青岛人,现就读于齐鲁工业大学,为2012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近现代社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摘要:《共产党宣言》中提到“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然而,当今的资本主义制度仍是世界主流的社会制度,这是对“两个必然”的否定吗?答案是当然是NO!虽然资本主义经历了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但是众
期刊
作者简介:王涛(1972—),江西科技学院教师,哲学硕士。  摘要:党中央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形势政策教育,然而目前民办高校形势政策课的教学吸引力不尽人意。本人认为,如果学校管理者重视形势政策课,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灵活方式,注重平时语言能力的训练和理论功底的积累,发挥多媒体教学工具和网络的长处,并且授课内容结合民办高校学生实际,形势政策课的教学吸引力一定会得到增强。  关键词:形势政策课;教学吸引力;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