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渗入研究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c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便能规避设计趋同,渲染环境空间以及实现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目的。但就目前来说,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还是过于浅显,仍处于摸索阶段。而且现代艺术设计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大,所以,将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了促进我国环境艺术设计行业朝着现代化的进程发展,我们应加强理论研究,为实践提供一定的价值理论。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运用
  在目前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尤其是创新方面,发展尤为迅速。若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加入中华传统元素,不仅能凸显中国文化特色,还能为我国传统文化发展拓宽道路[1]。虽然传统文化的魅力值较高,但在融入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到大众审美和城市规划的方案以及行业科学理念。所以传统文化元素不能随意加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需要体现出合理性和科学性,只有这样做才能够发挥出融合的价值与目的。
  1 传统文化元素在环境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1.1 图形文化
  为迎合审美与传递传统文化等需求,图形经常以装饰载体的形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被应用,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是在环境设计中应用图形时所需要考虑的。不管直接使用图像还是抽象化使用图像,都应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形象来表达其展现出的情感,这样可以达到放大传统艺术性的目的。比如,将代表龙凤的传统图形配合着汉代朱雀瓦与汉画像石凤纹等古代装饰建筑运用到建筑环境设计中,这样既可以传达历史意蕴,又可以使建筑具有夸张性含蓄性以及简约性特征。
  1.2 精神文化
  传统文化对于环境设计具有巨大的价值,通过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元素的整合搭配,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加特别的感受,充分表现出超出环境本身以外的特殊感情。比如在现在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的现代园林设计中,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建筑学、美学、艺术学、以及文化等诸多要素整合在一起进行改造布局,这样可以有效推进人类生活与城市形象向多方面发展[2]。简单的融合拼接各类元素景观以及盲目模仿景观设计主题形式并不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初衷。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要注重生活中的美融入人文内涵,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感受到文化的熏陶以及获得心灵上的舒适宁静。
  1.3 色彩文化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相融合能够最大程度的扩大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们的情感。色彩在其中的作用巨大,合理的搭配运用色彩,不仅能够使人们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还能够升华所表达的感情。为达到缓解人们压力的设计效果,环境设计中色彩的使用应与其设计理念以及附近的自然事物相靠近,确保色彩能够与周围环境相融合。设计师在选用色彩的时候应合理搭配色彩的强弱程度,注重生态色彩并且迎合大众审美,只有这样才可以放大环境设计的美感[3]。在实际应用中,色彩与地域关系十分重要,比如在炎热地区可以多选择淡绿及白色等冷色调,这样既可以给人凉爽舒适的感觉,又可以通过色彩来烘托主题效果。
  2 环境艺术设计现代化发展的对策
  2.1 引用提升
  环境设计中运用传统物件即古画与雕刻书法等传统元素,要考虑其功能性与实效性,这样才可以充分体现物件所表达出的作用。还可以把环境设计与道家阴阳文化和儒家中庸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相融合。这样既可以带动工作機制与模式创新又可以迎合当前行业规范以及设计标准。还能将环境设计与文化元素深入整合,有利于提高环境设计的质量。
  2.2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在目前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可谓是日新月异。时代发展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息息相关,所以现代环境艺术在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时应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合理利用传统文化元素来表达出当下时代所具有的特征与人们的精神需求。在设计中应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筛选、分类以及其特征。合理利用符合社会发展趋势需求以及人文精神需求的文化元素,进而满足传承传统文化以及推进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任务[4]。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相融合,既可以提高作品的视觉效果又可以减弱传统文化带给人们视觉上的冲突感。
  2.3 理性对待外来文化
  在如今全球化的社会中,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深入,人们对于外来文化的适应程度与需求也大大增加。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面临着如何将我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融合的严峻问题。目前,我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十分广泛,这样既拓宽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道路,又能够提高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之中的地位。我们要理性客观看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合理利用外来文化元素与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相融合。
  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作为我国长期以来历史发展的积淀,它既见证了我国的发展的意识,又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高尚品格以及精神。将传统文化元素合理融入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这样可以达到更加理想的设计效果,还可以传达出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理念。所以,现代艺术设计形式及其内容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去研究发现,从而不断提升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董文霞.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现代园艺,2020,43(24):117-118.
  [2]杜晓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居舍,2020(25):97-98.
  [3]张敬迪.试析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戏剧之家,2020(22):156-157.
  [4]路庆敏,刘潵潵.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77-78.
  江南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系统化地学习生物的关键,为确保学生能够打好基础,形成良好的生物素养,课堂教学模式尤为关键。而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离不开有效的学习和应用,所以,“活学活用”高中生物课堂的创造具有现实意义,教师要应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从各个方面进行落实。鉴于此,本文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学活用;有效策略  生物学科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细心翻阅高
期刊
摘要:体育活动的开展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合理健康的体育活動是建立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方法。足球一直是中国体育活动的弊端,因此,通过适当发展足球,可以加深人们对足球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充分利用足球的教育优势,使初中生得到全面发展,这也是促进青少年人全面成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体育活动;足球运动;策略  开展足球运动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足球运动开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体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体育中考的出现,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初中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激发学习兴趣着手,不断探索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以此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体育所带来的快乐,从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兴趣教学法  前言  兴
期刊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就业形势的严峻性给大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我们要科学、客观地分析大学生就业中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在国家和政府的扶持下为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同时,高校在教育体制改革中也要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将就业指导和服务纳入到大学生活的每个阶段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就业心理
期刊
摘要:作文是学生文化积累程度的展现,也是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体现及学生思维能力的展现。随着小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在知识积累和写作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写作方面他们的个性也极易形成。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传统的作文教学形式犹在,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主导地位较为突出,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制定了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导致学生的写作兴趣丧失。在新的作文教学形态下,语文教师要进行教学形式的转变,让学生
期刊
摘要:为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高职院校需精准定位其内涵、目标和任务,下大力气积极实施“双精准”育人模式,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积极融入到专业特色建设中,加大在企业引入、“双师”队伍建设、企业课程设置、课程考核等方面的建设,不断健全“双精准”育人的机制,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落实广东省教育厅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校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际交流的增多,听与说的能力在面对面的交流,商业会谈,演讲等情景下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虽然新课改已经进一步深化,但初中英语教学过分强调语法,而忽略了对学生听和说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因此,英语教师有必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本文从目前英语听说教学及英语学习的现状出发,参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期刊
摘要: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当前社会正处于教育改革方兴未艾的关键时期,如何批判继承《论语》的教育思想,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孔子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及现代启示出发,对孔子教育思想与学习之道进行分析,充分发掘其对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学习之道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
期刊
摘要: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无情的疫情造成学校被迫听课,教育部及时部署“停课不停学”方案,各地学校迅速将教学工作转移到网络中,学生采取居家学习的方式,通过电脑、电视、手机等电讯设备参与课程学习。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居家学习是前所未有的,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状态、学习成效也是未知的。通过组织、引导、强化、合作等方式,我们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寻求学生居家学习的有效途径,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期刊
摘要:人事档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基础的部分,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节约时间和成本。但是目前人事档案管理仅仅实现了初步的数字化和信息电子化,管理系统也相对简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面临的现实难题。本文根据作者自身的学习和实践经验,首先分析了将大数据技术引入档案管理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信息化背景下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途径,最后总结了大数据在档案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