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学理念,重构高中语文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shi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兼有培养高中生语言交际能力与准备升学选拔的双重任务。传统课堂高考“指挥棒”的弊端也随之呈现。课堂过于注重知识积累与繁琐的训练,往往疏忽了高中生的情意参与。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
  建构主义掀起了一场教学革命。它否定了学习过程等同于简单复制或者被“灌输”的观点。认为学生主体的情绪、思维等都需要融入到建构知识的活动之中。高中生思维发展迅速,求知欲与参与感强烈较强,如果缺乏学生主体性的积极参与,知识的“生成”或“建构”无疑于空中楼阁。
  1.学习是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
  一定的教育情境,是教育展开的先决条件。没有学生高水平思维活动的参与,高中生就很难对各种信息予以整理、加工等。“为理解而学习”,使学习具有符合学生实践的需要,是建构主义得精髓。倘若高中生费心费力只习得一些字、词、句等片段的知识,或者单纯的解题能力,这样的课堂不仅令人枯燥乏味,也违背语文教学的宗旨。因此,教师需要尊重和充分发挥高中生的主体意识,精选教学内容和形式,恢复语文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
  2.学习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互动过程
  语言传播学和交际理论认为,语文教学鲜活生命力植根于教学中真实或模拟生活的教学情境。师生之间教学活动,本质上应当是互动与交流过程。建构主义主张的“交互式”教学,就是主张师生、生生信息甚至情感的“互动”,这种互动通常是以对话作为交流载体。当高中生的认知需要得到尊重,情感得到体贴,学习得到及时指导与反馈,高中生学语文潜力的释放是不言而喻的。以“生生互动”为表现的合作学习,也是教学中交流方式的一种体现。高中生对教育信息已经有自己的认知与判断,同龄人之间的交流、互助甚至竞争。这些双向互动能够提供语文课堂更多的语言实践。
  二、建构开放的高中语文教学体系
  开放的语文课堂和开放的学习体系符合建构主义“生成”知识的主张。任何人文知識都具有一定的社会背景、也是在具体的情境下展开的。教学时空、内容等的开发性,扩大了学生受教的领域,赋予了语文课程的生命力。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实务中,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1.开放的教学时空
  45分钟课堂教学,不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全部。教学时间可以从课前预习延伸到课后复习。教学时空的拓展,都需要遵从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课前预习的内容可以是查资料或者做调查等,都是以服务课堂、理解教材做的必要准备。课后形式多样的作业,则是把高中生课堂上活的的认知与语言能力带到课后予以修正或强化。
  2.开放的教学内容
  随着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教师需要改变把语文教学内容理解成一本书,或者只是文字的堆积的传统认识。把报纸、电视甚至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也需要纳入到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之中。借助新媒体,向学生提供新颖而生活化的信息资料以及如何鉴别与选择海量信息的技巧。语文教师甚至可以鼓励学生打破条条框框,打造学生个性特色的学习路径。
  3.开放的师生角色定位
  现代师生关系,以及超越了师徒之间“传道授业”,教师不但需要以高尚人格影响学生,也更需要以平等姿态与学生平等交流。只有在学生主体身份得以确认,高中生才可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老师的角色需要转向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促进者。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课,语文教师都要为学生做好“绿叶”或“配角”,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去动笔,去思考。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语文教学观
  目前,行为主义教学模式仍被普遍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忽视了高中生学习过程中情境创设、协作学习或者意义建构等环节的价值。
  1.建构快乐语文课堂
  能给学生带来快乐的语文课堂,能够让高中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当学生以学为乐,学生潜在的能力将得以激发。高中生课程任务繁重,如果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则可能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教师采用演讲、辩论甚至速写、快评等种种生动的形式,可使语文课堂生气盎然,气氛热烈。
  2.建构对话语文课堂
  沟通性对话是语文教学的常见表现形态。这涉及到学生与教材课文的对话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如何启发学生内在的感悟,让学生对教授内容有所思考;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激励高中生内在动机需要运用教育智慧。比如,语文阅读教学,事实上是学生、教师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的活动。学生的感受、体察和理解等具有自身个性化特点,教师需要在尊重学生的学习体会基础上,适时适度的予以引导。
  3.建构和谐师生关系
  学生只有尊重、敬佩学生才可能在教学中产生“向师性”,才愿意听教师言,模仿教师行为。淳朴的师生关系,跨越课堂内外,教学相长。对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而言,教师敢于赏识、鼓励学生,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生灵感。教师也需要包容学生,包容是在师爱基础上,对学生的不足与错误給予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袁维新.科学教学概论:建构主义观点[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2]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钟志贤,徐洪建.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揽要[J].电化教育研究,2000,(4).
  [4]崔峦.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深化语文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2,(3).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县众兴中学)
其他文献
生姜因其产量高,又易于运输,因而成为江洲村民喜爱种植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规模20hm~2左右,最高种植规模达66.67余hm~2。跟随毛尖镇蔬菜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将生姜种植技术要
2017年2月17日,农业部对2016年发生较大以上16起农机事故情况进行通报,其中有3起变形拖拉机导致的交通事故:1.4月19日,王某驾驶变型拖拉机(未悬挂号牌),在贵州省兴义市侧翻,造成
留守儿童与异地父母的时空阻隔,直接造成了亲子关系的疏远和父母关爱的缺失,其不良影响非常突出且是难以挽回的。调查发现.有67.8%的留守儿童有“学习成绩明显退步”的经历,明显高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生普遍缺失问题意识。思维上的问题性心理造就了问题意识,往往表现在人际交往关系中产生的困惑,怀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在学习交往过程中
荣昌县一位居民反映:我们是荣昌县昌元街道滨河花园棕榈园,幢业主,现向您投诉渔人码头滨河花园店严重持续扰民事件。该店去年底开在我们家楼下,至开业来,呛人的油烟味使周围20户左
【摘 要】文中辨析了“传知”与“传道”在初中教学中的利害,以及通过他人和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教学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例证中反映出学校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只有卸下沉重的包袱,学生才能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传知;传道;自主  我国从古到今给教师定位的角色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传道”的含义是传授给学生的是道理、方法和情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是一种思维能力和价值
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主要活动,课堂是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所以,如果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途径。数学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若能在数学教学中充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取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师应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效益观  课堂教学效益观,
记者6月1日从《江西省湖泊保护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此《条例》1日起实施。《条例》明确江西湖泊保护要建立名录保护制度,并实行湖长制。
鉴于传统卡片式工艺数据组织模式和以工艺卡片为蓝本的工艺数据库的内容和数据存储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未能发挥出工艺信息的最佳效应,本文提出中性工艺信息模型.该模型突破卡
规模化养殖生产时现代生猪养殖的发展方向,而确保生猪养殖的高效益回报,掌握科学的养殖管理技术是关键中的关键。由此为出发点,就规模化生猪高效饲养技术做系统探讨,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