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荆轲刺秦王》为例谈话剧表演对增进理解课文的价值

来源 :快乐阅读(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che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荆轲刺秦王》一文时,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这句话是荆轲失败后为自己开脱的借口,还是真实的原因?同学们需要结合课文中的内容,证明自己的观点.rn认为是借口的学生,找到四点论据:1.荆轲劝樊於期献出他自己的项上人头时说:“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这和“欲以生劫之”矛盾.2.“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这样的匕首肯定不利于生劫赢政,而有利于杀死赢政.3.图穷匕见后,荆轲左手把其袖,右手持匕首揕之,且匕首有剧毒,可见荆轲要杀死秦王.4.受伤后荆轲“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可见荆轲想要杀死秦王.
其他文献
小学英语教学应合理运用APP,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根据学习内容有所区别.课前预习要发挥APP的自主预习作用,课中学习要利用人机对话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课后复习要形式多样,兼顾听说读写.
学校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学校应立足课堂,分母式普及;成立社团,分子式扬长;守正创新,打造艺术环境;注重评价与展示.学校要将传承传统文化与开发校本课程和建设校园文化结合起来.
现在,所有女人都被称作美女.是不是美女,叫者与被叫者都不会当真.这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时代,像“美女”一样不问青红皂白、信口胡诌的说法多了去了,经典、大师、著名、专家、朋友……都在人们嘴里吐瓜子皮一样轻松地脱口而出.滥用与过度使用的结果是,这些词语气数已尽,变得色厉内荏,不再值得信赖.
期刊
从实例出发,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把创设问题情境作为培养核心素养的切入点,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实施办法,例如创设“生活性”问题情境、“趣味性”问题情境、“操作性”问题情境、“历史性”问题情境,使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2020年“凡尔赛文学”火爆全网,引得众人纷纷效仿.但网络文化的快餐性,致使它很快成为昨日黄花.2021年4月,“卑微文学”异军突起,迅速成为新潮流.在“卑微文学”横空出世之前,“舔狗”语录便占据着网络文学的半壁江山.随着电影《你好,李焕英》的热播,“舔狗”语录配上“宝儿”擦出了新的火花,形成了所谓的“卑微文学”.一口一个“臭宝”,配合损己尊人、委曲求全的语气,夹杂着“套路不了你,就套路我自己”的阿Q精神,成了“卑微文学”的基本组成形式.其最大特点就是两性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付出太多,在对方并不在乎自己甚至
期刊
《城南旧事》由台湾的光启出版社初版于1960年.在随后的数十年里,这部作品在海峡两岸到底出过多少版,恐怕没有谁能说清.rn在大陆,这部作品最早发表在《海峡》杂志1983年第2期;随后,《中篇小说选刊》1983年第3期转载;1984年1月北京出版社出版单行本——这应该是大陆最早的单行本.
期刊
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过程哲学创始人.其中,怀特海尤以数学家和哲学家的身份而闻名于世,因1910-1913年与伯特兰·罗素合作撰写论述数理逻辑的三卷本《数学原理》而流芳百世.尽管怀特海被认为是20世纪最不被理解的哲学家之一,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成为20世纪最杰出哲学家中的一员.他的著作被大量阅读、频繁引用,其影响在他生前就超出了哲学领域,波及科学界,甚至引起了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一些大科学家的关注.怀特海先后在剑
期刊
汉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积累了许多俗语名言,这些俗语名言或出自历代典籍,或来自口口相传,短小精炼、意蕴丰富,在如今的日常交流和文学表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俗语名言的使用可以使语言表达言简义丰、含蓄委婉,但许多俗语名言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语音演变或语境缺失等原因,丧失了最初的意义,产生了讹变,已不复本来面目.
期刊
爱国主义作为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层、最根本的因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己成为新时代的重大课题.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必然要求,具有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作用.认真专研教材是获得优质课堂教学的必备基础,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爱国主义内容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思考,吃透教材,在这一过程中加以完善,是增强爱国主义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人鼠之间》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斯坦贝克的经典代表作.小说用人与老鼠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底层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同时又不得不向现实生活低头的悲惨结局.在描写场景时,作者选词相互照应、多处运用指代方式以凸显小说文本的衔接与连贯.本文将从哈蒂姆和梅森的文本机制入手,通过对《人鼠之间》的英汉对比分析,探究语篇内部衔接与连贯的应用以及中英文语言之间的形合与意合差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