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射频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W掺杂VO_X薄膜的工艺和性能

来源 :真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dj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直流/射频反应磁控共溅射法分别在玻璃和单晶硅片基底上制备VOX薄膜和W掺杂VOX薄膜,经退火后,对薄膜进行电阻-温度特性、XRD、表面形貌等测试。结果表明:当溅射气压为1.5 Pa、氧氩比为0.8:25 sccm、V靶采用100 W直流电源、W靶10 W射频电源共溅射制备的W掺杂VOX薄膜,经Ar气氛中450℃退火2 h后,薄膜相变温度由未掺杂时的68℃降低到40℃左右。XRD衍射结果表明部分W原子进入了VOX晶格;另外单晶硅片上制备的VOX薄膜的电阻温度系数和电阻值均大于玻璃基片上制备的薄膜。 VOX films and W-doped VOX films were prepared on glass and monocrystalline silicon substrates respectively by DC / RF reactive magnetron sputtering. After annealing, the films were tested for resistance-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XRD, surface topography .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sputtering pressure is 1.5 Pa, oxygen-argon ratio is 0.8: 25 sccm, V-target is W-doped VOX thin film prepared by co-sputtering of 100 W DC power and W target 10 W RF power, After annealing at 2 ℃ for 2 h, the phas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the film was reduced from 68 ℃ to 40 ℃ when not doped. The results of XRD showed that some W atoms entered into the VOX lattice. In addition, the resistanc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and the resistance of the VOX thin films prepared on the single crystal silicon wafer were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glass substrate.
其他文献
气候疗法能提高机体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疗养地的物理因素对各种物质代谢有调节作用,能改善机体组织的光氧化过程以及生化和免疫反应。一些文献报道了龈炎发生发展时唾液免
目的改善5a-还原酶抑制剂爱普列特的合成方法。方法通过引入一种溴化物关键性中间体,以3β-羟基-5-烯- 孕甾-20-酮为原料,经6步反应合成了爱普列特,总产率为45%。结果通过本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台港澳中心主任、著名风湿病专家、全国政协委员王承德是一位老委员了,也是一位提案的高产委员,每年两会上,王承德委员的发言都是在为患者、弱势群体呼吁。
近年来本病有上升趋势。数马氏统计日本从1911—1960年的50年中仅有本病90例;而1961—1974年的14年中则有223例。分析其明显增加的原因是:1.小儿纤维内窥镜在临床上广泛的应
[目的]运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提取霍山石斛多糖,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微波提取霍山石斛多糖过程中物料粒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和料
近年来,我市伤寒流行,发病较多,1984年1月至1985年11月,共收治伤寒病人448例.现将经实验室确诊伤寒肝炎病人53例,分析如下:诊断标准:①有伤寒临床表现,血肥达氏试验1:160,第
采用不同实验方法:SAXS、NMR和激光Raman光谱。对甲苯和辛烷萃取的聚乙烯样品的中间层及其它结晶结构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测得的中间相厚度有所不同,但均反映出辛烷萃取的聚乙烯
在1994年9月举行的第7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中,中国18岁的小将原嫒以2’27¨38的成绩夺得女子200米蛙泳的亚军,并以1’10“19的成绩获得女子100米蛙泳的铜牌。从而,开创了我国同
我科1976年至1983年收治凝固酶阴性的表皮葡萄球菌(表葡菌)败血症20例,误诊16例,诊断按李晏真等提出的标准,具备一项者即可诊断,现将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一、一般资料 男12
患者,男,20岁。因颈部包块一月余入院。患者于两月前解脓血便三天,在当地服药(药名不详)症状消失,自此每天下午低热,食欲不佳,乏力,逐渐消瘦。半月后,颈两侧各出现一小包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