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恶性血液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t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应用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细胞)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25例恶性血液肿瘤患者,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体外培养获得DC-CIK细胞,并将质检合格的DC-CIK细胞分4次回输给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变化情况,与30例非肿瘤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25例患者DC-CIK细胞治疗后外周血中的CD3+、CD3+ CD8+、CD3+ CD16+ CD56+、CD3-CD16+ CD56+细胞比例较输注前明显增加(P<0.05),CD3+ CD4+T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DC-CIK细胞治疗过程中有2例出现短暂性低热,均可自行缓解.恶性血液肿瘤患者在DC-CIK细胞治疗前与非肿瘤患者比较,外周血CD3+、CD4+、NK及NKT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5),外周血中的IgG、IgM及IgA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DC-CIK细胞免疫治疗能显著提高恶性血液肿瘤患者体内的肿瘤杀伤性T细胞及其效应细胞的数量,改善恶性血液肿瘤患者免疫失衡状态,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且安全有效,为恶性血液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教师的课堂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沉闷压抑,没有实效。为此,本文着重谈了如何让开心进驻语文课堂,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情境激活;矛盾激活;创造激活;竞赛激活;创设多种方法  中图分类
目的 检测成年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Ikaros6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提取成年T-ALL患者初发时骨髓单个核细胞的RNA,反转录为cD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技术进行检测,测序进一步确定结果,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结果 74例初发成年人T-ALL中,Ikaros6阳性率为21.6%(16例),另外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更易发生
目的研究清毒栓及β-榄香烯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Ⅰ类抗原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方法水提醇沉法制备清毒栓提
目的 分析单倍体造血干细胞联合第三方脐血输注治疗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44例采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联合第三方脐血输注治疗的白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1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3例、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结果 44例白血病患者回输的单倍体供体移植物中CD34+细胞中位数
目的 分析白细胞介素(IL)-7受体α(IL-7Rα)、细菌鞭毛蛋白单用及联合作用于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模型的疗效,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BALB/C(H-2d)雌性小鼠为受鼠,均接受9 Gy 60Co全身照射,取C57BL/6(H-2b)供鼠骨髓细胞1×107个和脾细胞2×107个经尾静脉输注给受鼠.将受鼠分为单纯照射移植组(A组)、IL-7Rα干预组(B组)、
目的 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EB病毒感染情况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常规外检及会诊确诊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62例,进行常规形态学和免疫学表型分析,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病毒编码小RNA(EBV-EBER)的表达情况,并随访患者.结果 62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EBV-EBER阳性者26例(42%).EBV-E
目的 建立RP-HPLC测定大鼠血清中远志咄酮Ⅲ浓度的方法,考量远志及其经典方开心散中远志咄酮Ⅲ在记忆障碍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性,研究远志及其复方在治疗痴呆中的药物属性
目的 探讨分子靶向治疗(沙利度胺、来那度胺或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疗效及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17例自1989年至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MM患者治疗情况,对比不同时期诊治患者的生存情况,分析治疗措施的改进对患者疗效及生存的影响.结果 基于靶向治疗的普及从1998年后开始,1998年之后确诊的MM患者较之前确诊患者的生存期有显著改善.共有75例患者在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缓解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40例初次诊断后经6~8个疗程化疗达到缓解的DLBCL患者及20例对照组血清NSE水平,分析NSE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DLBCL缓解患者NSE表达阳性率为50%(20/40),对照组NSE表达阳性率为10%(2/1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摘要: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最普遍的一种师生互动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实现宏观教学目标的有效载体。同时,它也是一门艺术。有效的课堂提问就像是往平静的湖面投进一颗石子,能激起学生心中的阵阵涟漪。它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提问;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