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开心走进语文课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qj123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教师的课堂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沉闷压抑,没有实效。为此,本文着重谈了如何让开心进驻语文课堂,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情境激活;矛盾激活;创造激活;竞赛激活;创设多种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027
  “每一个热爱语文的人,他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开开心心学语文,因为一个人在开心的时候,智商是最高的!”
  “爱语文,学语文,学好语文学做人!”
  这些都是笔者在语文课堂上送给孩子们开启幸福之门的金钥匙。笔者认为要让孩子们爱上语文、学好语文,就要在营造语文课堂和谐的气氛,激活孩子们的兴奋点上下功夫。为此,笔者在如何激活课堂气氛上进行了一些努力。
  一、情境激活
  情境激活是一种加之于学习,非理性领域而推之于理性领域的教学积极化策略。依据课文内容,结合教师、学生的兴趣优势和习惯,运用语言、动作、表演等手段,艺术地再现课文内容情境。
  在学习《陈太丘与友期》一课时,为理清课文情节,了解人物性格特点,笔者特意安排了课本剧表演。课堂上先招聘“导演”说戏,“导演”根据课文及课下注解进行了生动的说戏环节后,“演员”开始演出,其余学生均担任评委。“友人”演至“友人怒”时,跳着脚骂到“真不是人啊!”“众评委”评议时意见发生了重大的分歧,一生说:“友人跳着脚骂人太夸张了,由元方的不凡表现,应可推断出元方的父亲是一位很有修养的人,怎么可能这样低素质的朋友呢?那友人说的话应该解释为:真不是君子啊!”另一生则认为表演得生动传神:“他跳着脚骂,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友人怒的样子。作者正是通过这一个字的神态描写来塑造友人特征的。”
  类似这样的课堂还很多,总之,笔者就是借助情境激活学生的情绪、情趣和情感,进而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这种情境激活,适用于议论文以外的各种文体,尤其适宜于文学性题材,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教师可凭借课文提供的局部内容,运用适当的手段,重新设计其余内容;或根据课文已知材料,推想其前(补)后(续)的情形,借助新的情境让开心走进语文课堂,激发出学生的想象热情。
  二、矛盾激活
  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认识过程归根到底是一个思维过程,思维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认识中有不通的,即出现了矛盾。所以说,没有矛盾就没有认识的需要,就没有思维,就没有思维的动力。语文教学的一大策略就是制造矛盾,形成冲突,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在学习《羚羊木雕》时,笔者设计的问题是:“今天我来评评理,究竟是谁惹的祸?”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分成正方和反方,由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正方观点:这是大人的错,大人不应该用金钱衡量孩子间的友谊。一名学生还持不同表情朗读了爸爸和妈妈的话,认为爸爸是冷静,妈妈是冷漠。反方观点:这是孩子的错,并且还质问正方:“如果你的好朋友喜欢你家的彩电,你也会送给他吗?做事不讲究分寸,当然是不对的。文章结尾处不是有句话——这事能全怪我吗?大人有不对的地方,但是孩子还是应该承担部分责任的。这都由于他们之间缺少沟通惹的祸!”一语道出问题所在,赢得掌声连连。
  学生们在辩论的过程中,始终紧密结合文本,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学生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增强了学习语文的自信。笔者想,正是因为一个是与非的矛盾紧紧地抓住了学生们的心,让他们在兴奋中思考、探究、获得。这就是教者进行文本处理时,有意避开教学过程的直接目标,围绕教学重难点中足以刺激心智兴奋的矛盾性问题,实现了突破性“问”的设计:既要问的“刺激”(有挑战性),又要问的有难度(接近“最近发展区”),还要形成逻辑系列(环环相扣)。
  三、创造激活
  语文教材的自身特点使语文学科具有可参与、可挖掘、可发散、可创造的优越性,而学生又是聪明的,学生集体的智慧更是难以估量的,当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课堂上的创造主体时,常会有不凡的表现,教学也因此充满生机和活力。现实语文教学的取向在文章知识,多数教师依据现成材料设计教学,口径一致,内容笼统。而实际语文学科的丰富多彩就在于:对同一篇作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可以持有不同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对文本做出不同的理解和评价。
  在学习课文《狼》时,当笔者读至“屠惧,投以骨”时,问:“此时屠户心中作何感想?”一生揣摩答道:“狼兄啊,吃完就回吧,别送了。”听完,全班学生哄堂大笑。笔者又问:“狼心中如何打算盘的呢?”众生踊跃表达,一生答道:“呵呵,肉骨头的味道不错,但是这个胖屠户的肉一定更好吃!”全班又是一阵大笑。一生对他的评价很好,狼的确是非常贪婪的。在这里,学生以文本为平台,创造性地解读了课文,读出了快乐,也读出了智慧。
  四、竞赛激活
  竞赛激活有两种形式:一是贯穿于课堂教学机制中的经常活动,二是专门组织的竞赛评比。前者意在营造一种氛围,把教学调控为具有竞赛特点的能动表现过程。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预先设计好竞赛活动,使之成为教学检测环节和反馈手段。诸如记忆性(背诵、识记)、观察性、猜测性、判断性、发现性、思辨性、想象性等竞赛,在这样的活动中,各种程度的学生均有机会获胜。组织这类竞赛,可以激发和增强集体竞争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五、创设多种方法
  1. 悬念法
  悬念是文学创作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语文本身的文学性、广博性、认识切入的多角度性、结论答案的非唯一性,使语文教学可以运用悬念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意的是,设计的悬念应是教学内容的“核”与“结”,它具有牵动和辐射的作用;二要巧施,即悬念本身要新颖、巧妙、富有启迪性和艺术性,实施时要选好时机,或用以导入,或用以制造高潮,或用于需要集中注意力时。
  2. 对垒法
  少年天性好说好动,有锐气不服输,愿意表现自己,勇于接受挑战,敢于与人较量。现实教学中的消极与冷淡根本不是他们想有的态度,因而运用对垒法不但可以改变知识的生产方式,还可以消除学习者的被动心态,激发出一决高下的激情。
  运用对垒法是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教师选择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辩论。交锋双方各自推举组织者和发言代表,安排轮流发言或被对方指定发言。运用这种办法,可以使双方成员充分“开动机器”,为了驳倒和战胜对方,积极投入到高效的思考和严密的语言组织活动中。
  3. 换位法
  课堂教学沉闷往往是因为教与学两种心理层面存在反差,学生不理解教师,觉得教师总是不能真正拨动他们的心弦;教师也不理解学生,认为学生采取的是不合作的态度。这样,教与学总是难以形成心理同步、同位的起点。
  运用换位法是变换教与学的规定角色,由学生尝试教,教师尝试学。如推选语文课代表独立备课,上课前当众说明教学设计,征求同学的意见后补充修改。上课时,教师作为学生一员听课,这时才会真正体会到学生的感受。
  只有教师快乐了自己,方会快乐学生,方能快乐语文课堂。让开心走进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五中学 830000)
其他文献
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将白喉毒素受体在血小板第4因子(PF4)启动子驱动下选择性表达于巨核细胞,从而建立了一个小鼠株(PF4-cre:iDTR).白喉毒素可耗尽小鼠的巨核细胞.白喉毒素处理使PF4-cre:iDTR小鼠骨髓中的巨核细胞下降.伴随着小鼠骨髓中的巨核细胞下降,造血干细胞(HSC)数量及增殖能力增加.这个小组进一步证明了PF4在维持HSC的休眠.因此,巨核细胞受体,一个HSC的后代
地震自救专业知识必须普及rn我们痛心地看到,芦山地震时有人因缺少相关知识、能力而导致混乱甚至伤亡.地震时,震感较强的成都、重庆都有居民跳楼受伤.在近几年国内外地震频发
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在多发性骨髓瘤(MM)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的危险因素分层已经被大家所接受并逐渐应用于临床,它已经成为MM最重要的分子标志.并且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与克隆异质性和克隆进化关系密切,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患者更容易出现克隆异质性和克隆进化现象.以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为基础的克隆进化和克隆异质性研究可为进一步认识MM生物学特性及实施个体化治疗奠定基础。
明确目标,构筑校园安全堡垒rn走进马坑中心小学学生宿舍,宿舍内学生们谈笑风生,暖流涌动.学生们兴奋地说:“我们睡上新床铺啦!”rn马坑乡中心小学地处素有“闽南西藏”之称的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常可累及淋巴结、胃肠道、骨髓等,易出现治疗耐药和疾病进展.第55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关于MCL的研究报告涵盖了多个方面:基础研究方面,ATM、POT1等新型突变的发现以及肿瘤微环境机制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MCL发病机制;预后指标方面,基于分子技术的微小残留病灶检测及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等手段为MCL预后和疗效监测提供了新的工具,实现分层治疗;来那度
介绍第55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有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研究领域对同种异基因移植的评价和展望.初诊MDS患者的年龄低于60岁并有HLA相合的供者,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评分为中危-Ⅱ或高危,造血干细胞移植(HCT)是合适的选择.对于年龄大于60岁的高危MDS患者,去甲基化药物是标准治疗.移植前对MDS进行全面评价,包括年龄、细胞遗传学异常、合并疾病、外周血细胞减少的程度、生活质
为全面了解正安县核桃病虫害发生及为害情况,笔者于2015—2016年在正安县主要核桃产区进行了核桃病虫害调查。共发现主要病害5种,主要虫害7种。在综合分析病虫害为害程度的基
血友病患者的预后在过去50年中有了显著提高.随着目前越来越多安全的凝血因子浓缩物的出现,血友病临床治疗的主要焦点成为预防长期并发症,尤其是在重型血友病患者中应预防可致残的关节病.对于有少量出血史、重型血友病A的幼年患者,早期预防性凝血因子输注治疗可取得确切的临床疗效.对于已存在关节病的青少年和成年血友病患者,可从预防性治疗中获益.凝血Ⅷ因子抑制物的产生是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最棘手的并发症,临床上可采用
地震灾害学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杀人的不是地震,而是建筑.”地震中95%以上的人员伤亡是由房屋倒塌造成的,所以建筑质量是抗震的重中之重.处于太平洋地震带上的日本和美国,
目的 探讨氟达拉滨替代改良BuCy方案中环磷酰胺的预处理方案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23例采用改良BuCy预处理化疗,22例采用BuFlu方案(氟达拉滨每天40 mg/m2,用5d,来替代改良BuCy方案中的环磷酰胺)进行预处理化疗.移植均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观察比较两组预处理方案相关不良反应、植入、移植物抗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