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幽默英语的语音成因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ag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默是语言艺术,幽默语义必须以语音为载体。现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英语中产生幽默的语音因素。
  
  一、同音异义
  
  1、同音同形异义
  英语中存在一定数量的词,它们的拼写及读音一样,但是它们并不是同一个词,所以意思或词性都不尽相同。利用这一现象可以产生幽默。
  A:What do lawyers do after their death?
  B:They lie still.
  “躺着”与“撒谎”这两个词在英语中都拼为lie,此处利用了这一对同形同音异义词生动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律师欺骗撒谎的本性是不可改变的。
  Thomson(flatly):Massachusetts says yes.
  Rhode Island Mr. Hopkins? Where’s Rhode Island?
  Menair:Rhode Island is out visiting the necessary.
  Hancock:I’m surprised.We’ll come back to him.
  Thomson:Rhode Island passes. (laughter)
  (Thomson looks around,not understandably then proceeds.)
  以上是再现了美国第二次大陆会议通过美国独立时的情景。各州代表轮流发言,轮到罗德爱兰州时,其代表霍普金斯恰好出去解手。于是汤姆森宣布Rhode Island passes,全场哄堂大笑,因为pass一词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先搁一下,回头再征求他的意见,另一层含义是解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闹出了大笑话。
  The judge noticed a disturbance in the back of the courtroom.
  “What’s going on there?”He shouted.
  “I’ve lost my jacket and I’m trying to find it.”replied a young teenager.
  “Son,”smiled the judge,“people often lose whole suits here without all that fuss.”
  suit有两种意思:一是指套装,一是指诉讼案件。在这则幽默中,法官巧妙地利用suit的这两种含义来取笑这位大惊小怪的年轻人。
  2、同音异形异义
  在现代英语的词汇中,同音而异义的词数量很大,为歧义的产生提供了大量的原始素材。例如:rain和reign,sighs和size等,它们发音完全相同,只是拼写和意思不同。由同音异形异义触发的幽默句子屡见不鲜。例如:
  “My daughter has arranged a little piece for the piano.”
  “Good,it’s about time we had a little peace.”
  此例中,主人想让女儿为客人弹一曲,而客人却认为可以休息一会儿了。由于piece与peace发音相同,但拼法意义不同,因而引起客人的误解,产生了毫不相干的答语,使人忍俊不禁。
  Seven days without water makes one weak.
  这个句子中除seven days外的各个成份都有歧义:without water字面上的意思是“无水,不喝水”,而在句子中的意思是“不折不扣”;make也有双层意思,如果后面接复合宾语,作“使…成为”解,此处后面接简单宾语,作“构成”解;one既可泛指任何人,也可指“一个”;weak作形容词充当宾语补足语表“虚弱”,又与week(一周)同音,这一同音异义词是构成这一双关句子的触机(trigger),即促成这一双关语的关键因素。这句子读起来既有“七天不喝水使人虚弱”的意思,又有“不折不扣的七天就是一周”之意,幽默中蕴含深意,句子的表现力大大地增强了。
  “You’re not eating your fish,”the waitress asks him,“Anything wrong with it?”
  “Long time no sea,”the customer replies.
  “long time no see”是久别的朋友见面时所用的寒暄语,顾客利用see和sea这对同音异义词,巧妙地指出了餐桌上的鱼不新鲜,在叫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为这一顾客的机智拍案叫绝。
  
  二、谐音
  
  谐音词指那些发音相似但拼写和意义不同的词汇,如:fiscally—physically, red—read。这种现象也是产生幽默的常见手段。谐音双关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它可使同一句话可同时表达不同意义,以造成语言生动活泼、幽默诙谐或嘲弄讥讽的修辞效果,使人读来忍俊不禁。
  Six-year-old Linda returned unimpressed from her school.First day at school,asked how she got on,she replied,“Every morning,we all have to sit at our desks and when the teacher calls our names,we have to answer prisoner!”
  当老师点名时,学生必须回答“present”。例子中,Linda故意利用“prisoner”与“present”发音相似这一特点,制造了一点小幽默,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她对学校生活的不满和抱怨。
  More sun and air for your son and heir.
  在这则海滨浴场的宣传广告中,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sun—son这对同音异形异义词和一对谐音词air—heir,使广告语言不仅和谐悦耳,读来朗朗上口,而且颇风趣、幽默,具有感召力。
  She receives a long-distance call person to person for Mrs. I.A.Pologize. intoned the operator.
  这是个温馨的小故事,丈夫同妻子吵架后乘飞机到外地,途中后悔自己伤害了妻子,于是打长途电话回家道歉。这位聪明的丈夫想出一个既能道歉又不失面子的好办法。他特意编造了一个姓名I.A.Pologize,通过接线员略加拖长的诵读,再加上person-to-person就等于说“I apologize person to person(我亲自道歉)”。
  (作者单位:553300贵州省纳雍县雍安育才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提问能促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对当前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想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因而,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课堂教学的效益。如何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提问的过程不仅应包括问题的设置,更应包含学生回答的实施过程的关注与学生问题的生成。现就笔者在九年
期刊
中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进入中学后,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加之一部分学生缺乏自觉学习知识的能力,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而导致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就对学习数学失去了信心和兴趣。因此,教师重视对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这里,
期刊
【摘要】本文从课堂教学的导入、课间探索、合作交流、分层练习等方面,谈谈笔者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创设情境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发展专长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与过渡,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情境是一种激发人的情感天地的世界。新教材(人教版)注重了情境的设计与开发符合学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起点和归宿。那么,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怎样从数学解题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呢?可在以下不同题型的解题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训练:  一、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的题型  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我市为了支援灾区人民积极捐款捐物,市民政局共收到各界捐献大米60吨,其它生活用品26吨,现计划租用甲、乙两种货车共20辆将这批大米和生活用
期刊
一、背景    1、上课时间:2008年9月15日  2、上课地点:湘西自治州凤凰县第二中学九年级107班  3、学生情况:共58名学生。41位来自远郊农村(占70.7%),1位外地借读生,16名来自城镇。另外,来自单亲家庭的占31%,留守孩子35名,占60.3%。学生的家庭环境以及家庭教育,难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氛围,因此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接受能力较差。  4、知识背景:学生已经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数学中力求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获得者,应鼓励学生对问题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肤浅的看法:  一、设计问题,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期刊
听力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里弗斯(Rivers)的研究表明,听占整个言语交际活动总量的45%。由此可见,训练听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随着英语新教材的启用,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已经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但是,目前初中英语的听力教学还处于起点阶段,距新课标所规定的目标尚有一定的距离。本人在初三学生中做过一次关听力测试的问卷调查
期刊
一、教学内容:1、词汇(略)。2、句型:⑴How far is it?⑵Let's get on the bus.   二、教具:录音机、教学挂图(或模仿课文插图自制)   三、课堂教学过程:  1、通过对第十五课的内容进行提问的方式,引出本课要学的对话:T:Are Jim and Li Lei going to have any classes next week? Ss:No,they are
期刊
【摘要】任务型教学是当今国际应用语言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围绕任务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被认为是语言教学中培养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法,以及设计任务的原则。本文将中学英语任务教学的实施分为四大环节,并针对实例设计该类课堂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实施时会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交际能力 任务教学 实施    一、英语任务教学设计原则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任务的
期刊
迁移现象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在学习过程中先前的学习对后继的学习的影响。迁移有正负之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的则叫负迁移。利用迁移规律进行初始英语教学是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小学英语的字母、语音、词汇、句型等教学都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实现知识迁移的最佳选择就是通过比较的方法。  我国小学三年级开设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