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及内踝后丘的三踝骨折的流行病及损伤特征的研究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aorou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累及内踝后丘的三踝骨折患者的流行病构成及损伤特征. 方法 利用图像处理系统(PACS)和病例查询系统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间收治的成人累及内踝后丘的三踝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和病历资料.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段、致伤原因和骨折AO分型等项目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 结果 共统计成人累及内踝后丘的三踝骨折66例,占同期三踝骨折总数的21.6% (66/306).其中男36例(54.5%),女30例(45.5%);平均年龄41.1岁.不同年龄段男女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213,P=0.519),其中16 ~ 20年龄段男女比率最高(3.0∶1),60岁以上年龄段男女比率最低(0.4∶1).骨折发病高峰年龄段为41 ~50岁,占28.8%(19/66).骨折的AO分型中44-B3.2型发病最高率(75.8%,50/66),44-C 1.3型发病最低率(3.0%,2/66).损伤以扭伤(33.3%,22/66)和摔伤(27.3%,18/66)多见. 结论 累及内踝后丘的三踝骨折是特有的骨折类型,在三踝骨折中占有一定比例,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此类骨折多发生于中年人,大部分由低能量损伤导致。

其他文献
正值筹备今年4月2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第四届全国计算机辅助外科学术会议”之际,很荣幸接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的邀请为本期“脊柱外科”重点刊撰写述评.本期内容重点关注了“脊柱外科”的微创治疗,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技术在脊柱外科的临床应用.计算机辅助骨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趋完善正改变着脊柱外科医生的理念与临床实践.现代计算机辅助骨科相关技术尤其是导航技术在我国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已经有十余年的历史,作
期刊
目的 比较洗必泰溶液与过氧化氢溶液在外固定支架固定胫腓骨骨折术后预防钉道感染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1年3月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且获得随访的93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后预防钉道感染的方式不同分为2组:A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50.6 ± 17.5)岁;骨折AO分型:41-A型8例,42-A型15例,42-B型13例,42-C型10例;使用质量百分比为
目的 探讨单侧椎体经皮后凸成形术后骨水泥体积分数与相邻椎体骨折(AVF)的关系. 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 1年12月收治的495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单侧PKP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椎体新发骨折分为3组:AVF组(52例)、非AVF组(58例)和非骨折组(385例).比较AVF组患者的骨水泥体积分数与其他两组的差异,同时比较3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率、手术前、后cobb角及视
目的 比较分析万向锁定钢板和重建钢板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7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万向锁定钢板组(26例)和重建钢板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创伤及术后疗效,骨折复位采用Tornetta评分评定,骨盆骨折的功能采用Majeed评分评定.结果 万向锁定钢板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血
目的 探讨经前正中切口结合胫骨干骺端L型解剖锁定板治疗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8例pilon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3例,女5例;年龄23 ~76岁,平均48.1岁;骨折按照Ruedi-Allg(o)wer分型:Ⅱ型8例,Ⅲ型10例;闭合性骨折12例,开放性骨折6例,合并踝关节脱位4例.开放性骨折一期进行腓
期刊
目的 探讨前路钛板加方形区螺钉联合改良后柱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涉及方形区的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1例涉及方形区的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13例,女8例;年龄为19~ 65岁,平均41.2岁.骨折按Letournel分型:双柱骨折11例,T形骨折5例,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16d,平均6.5d.所有患者均采用单一髂腹股沟入路,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两种内固定系统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循环系统血容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行DHS及PFN内固定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共186名,其中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治疗(DHS组)96例,闭合复位PFN内固定治疗(PFN组)90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前与术后第3天血红蛋白量差值等指
目的 探讨万古霉素硫酸钙或万古霉素骨水泥局部应用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骨髓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418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骨髓炎患者资料,男257例,女161例;年龄为19 ~ 55岁,平均35.6岁;骨折Gustilo分型:Ⅰ型163例,Ⅱ型132例,ⅢA型56例,ⅢB型67例.一期在外院行钢板固定334例,髓内钉固定21例,外固定支架固定63
SummaryNo clear conclusions can be made about the preference for CT versus MRI for detection of scaphoid fracture.Both methods are statistically comparable with respect to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期刊
目的 自行设计一种自定位微创钢板,比较其与普通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山羊股骨干骨折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40只成年雄性山羊,建立山羊左股骨干骨折(AO分型为32-A3.2型)模型,随机分为两组(n=20):实验组应用自定位微创钢板内固定,对照组应用普通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2、4、6、8周行X线片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比较两组实验动物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及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