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锁定钢板与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rey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分析万向锁定钢板和重建钢板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7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万向锁定钢板组(26例)和重建钢板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创伤及术后疗效,骨折复位采用Tornetta评分评定,骨盆骨折的功能采用Majeed评分评定.结果 万向锁定钢板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血量分别为(118.3±37.2) min、(342.6±119.1) mL和(236.1±100.9)mL,与重建钢板组[(132.5±44.5) min、(364.1±133.7) mL和(255.3±110.1)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9 ~ 24个月,平均11.6个月.两组患者的Tornetta评分和Majeed 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万向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手术并发症少等特点,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钢板结合螺钉固定治疗Hoffa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1例Hoffa骨折患者资料,男15例,女6例;年龄为22 ~ 58岁,平均38.2岁;左侧7例,右侧14例;股骨外侧髁骨折16例,股骨内侧髁骨折5例.骨折按Letenneur分型:Ⅰ型11例,Ⅱ型6例,Ⅲ型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2d,平均1.7d.合并伤:交叉韧带损伤3
目的 探讨应用Sauvé-Kapandji术治疗陈旧性下尺桡关节(DRUJ)掌侧脱位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Sauvé-Kapandji术治疗的3例陈旧性DRUJ掌侧脱位患者资料,男2例,女1例;平均年龄45岁(35 ~51岁).3例患者均表现为腕关节旋转受限和疼痛.术前行X线检查、CT三维重建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手术方案.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
目的 比较尺骨截骨后不行内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33例陈旧性孟氏骨折患者资料,男23例,女10例;年龄4~13岁,平均8.1岁;骨折按Bado分型:Ⅰ型23例,Ⅱ型4例,Ⅲ型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长斜形截骨拉伸延长尺骨,根据有无应用钢板固定尺骨将患者分为未固定组(复位桡骨小头后,跨肱桡关节行克氏针固定,尺骨不行内固定)17例
目的 比较胫骨开放性骨折分期治疗中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1月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后二期应用髓内钉或LCP固定的55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资料,男39例,女16例;年龄为17 ~ 72岁,平均32.5岁;损伤侧别:左侧24例,右侧28例,双侧3例.开放性骨折按Gustilo分型:Ⅰ型18侧,Ⅱ型24侧,ⅢA型16侧
一、癌症免疫疗法:癌症免疫疗法已有30多年历史,它治疗的是人体免疫系统而非直接针对肿瘤。《科学》杂志认为,癌症研究界在2013年经历巨变,因为酝酿了数十年的癌症免疫疗法终于确定了它的潜力,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令人鼓舞的效果。《科学》杂志强调,并不确定癌症免疫疗法能否最终取得成功,但其展现出的前景已足以让它登上本年度科学突破的榜首。
期刊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髋部骨折作为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生率也随之升高.为了避免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所带来的致命性并发症,对于该类患者目前主张比较积极的手术治疗.但是该类骨折手术治疗后很多患者出现严重贫血,其贫血程度与术中失血量并不相符,因此有学者”[1-4]提出了“隐性失血”的概念。
期刊
2014年10月11日,第一届SICOT中国部创伤学会常委会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会议由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主任王满宜教授主持,邱贵兴院士莅临大会,介绍TSICOT国际组织的情况及SICOT中国部创伤学会的筹备情况,并宣布SICOT中国部创伤学会常委会的人员名单,同时为学会的顾问、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及常委颁发证书。
期刊
正值筹备今年4月2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第四届全国计算机辅助外科学术会议”之际,很荣幸接到《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的邀请为本期“脊柱外科”重点刊撰写述评.本期内容重点关注了“脊柱外科”的微创治疗,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技术在脊柱外科的临床应用.计算机辅助骨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趋完善正改变着脊柱外科医生的理念与临床实践.现代计算机辅助骨科相关技术尤其是导航技术在我国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已经有十余年的历史,作
期刊
目的 比较洗必泰溶液与过氧化氢溶液在外固定支架固定胫腓骨骨折术后预防钉道感染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1年3月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且获得随访的93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后预防钉道感染的方式不同分为2组:A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50.6 ± 17.5)岁;骨折AO分型:41-A型8例,42-A型15例,42-B型13例,42-C型10例;使用质量百分比为
目的 探讨单侧椎体经皮后凸成形术后骨水泥体积分数与相邻椎体骨折(AVF)的关系. 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 1年12月收治的495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单侧PKP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椎体新发骨折分为3组:AVF组(52例)、非AVF组(58例)和非骨折组(385例).比较AVF组患者的骨水泥体积分数与其他两组的差异,同时比较3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率、手术前、后cobb角及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