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筑起战胜挫折的基石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祛除盲目的虚荣和唯我独尊的任性,形成正确的“尊严观”和适切的“欲望力”,是培养和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切入点,也是他们战胜挫折的两块基石。
  4月17日,上海卢浦大桥上车流不断。一名17岁男孩与母亲发生口角,突然跑下车后迅速跳桥,救上来已无生命体征……
  生命弥足珍贵,每个人只有一次。无论与母亲有什么分歧,在生命面前都不值得一提。不仅是这个男孩,近年来,从小学生到中学生,从大学生到博士,自杀悲剧频发,自杀的原因虽各不相同,但背后折射出的抗挫折能力不佳却是一个共性。如何让孩子珍爱生命?培养他们抗挫折、耐高压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生命和挫折面前做出正确抉择,成为当下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
  孩子自杀原因有很多,包括:目标没实现,如考试成绩没有达到相应分数或名次,硕士、博士论文通不过等;因学习不努力、作业没完成或做错了事情被批评,心理难承受;要做的事情没有被获准、要求未被滿足,如买手机被拒绝……孩子年龄还小,社会经验不足,耐挫能力不够,往往一点小事就会让他们觉得“尊严”受损,“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一个愿望不被满足就会让他们觉得严重“受伤”,“活着就没有了意义”。因此,我们除了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外,还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尊严观”和适切的“欲望力”。我认为,这是培养和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的切入点,也是他们战胜挫折的两块基石。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挫折的理解就是失败,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是要让孩子多经历失败,不怕失败。不惧失败,就会越挫越勇。而实际上,很多时候不是失败打败了孩子,而是孩子对面子、对尊严的误判让他们失去了理智和理性,从而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一个人没有自尊心固然无法成器,但如果滥用自尊心,以之为“挡箭牌”,就会滋生偏激与虚荣,过犹不及。如何培养孩子恰当的自尊心,抑制他们过度的欲望,让他们不慕虚荣,辩证看待挫折呢?
  一是让孩子参加艺体类活动。艺体活动不像文化学习,成果一时半会无法显现和测定。艺体类活动,是由多个动作、多种技能、多项活动组合而成,学习起来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孩子只要学,就会有进步,很容易有成就感,有成就感就有了“尊严”。艺体技能的提升是一个需要反复练习的过程,孩子一时学不会,或者一个动作失败,其实就是一种挫折,但这在孩子看来却没什么大不了的,努力再练就可以将“面子”挽回,这样,艺体技能的提升过程,就成了孩子“挣面子”的过程,也就是增强抗挫折能力的过程。
  二是让孩子经常参加集体活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不足。在集体活动中,每个人都是竭尽全力,展己之长,为集体增光添彩。同时,每个人都能在集体活动中“照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会以平和的心态,辩证地看待他人和自己的成功与失败,胜不骄,败不馁,逐渐纠正“万事我独大”的自负心理。
  三是家长和老师要懂得尊重孩子。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平时要以表扬为主,以批评为辅。批评要就事论事,讲究针对性,不要以偏概全,不要做推论性批评,如作业完不成就是懒、拖拉,成绩下降就是不努力等。最忌讳的是给孩子的未来下结论,如“你这辈子算完了、你这个样还能有什么出息”等。盲目批评、随便下结论都会让孩子反感、不服气,特别是对于青春期逆反心理极强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稍有不慎,便会激起孩子的叛逆心,反而更难管教。
  在纠正孩子任性的问题上,家长更要下狠心,讲求原则,不能一味迁就。要从小让孩子知道,他的要求并非都可以得到满足,不能孩子一哭,家长就心软。
  儿子三岁时,我规定每次只能看半小时动画片。第一天看了半小时后,儿子不愿意停止,我便强行关了电视。儿子一看,立即使出杀手锏,往地下一滚哭了起来,哭啊哭啊,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嗓子都哭哑了,妻子心疼得两眼含泪,直到儿子哭累了睡着。第二天,时间一到我仍关了电视,儿子还是哭,但这次也就哭了十多分钟。第三天,关了电视,儿子只是抗议,却没再哭。到了第四天,半小时一到,儿子竟然自己主动关了电视。
  天下没有一个孩子不任性,但孩子的任性不是天生的,多是父母宠溺的结果。小时候,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应该坚决拒绝,不能孩子一哭心就软,就放弃了原则,要让孩子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并非他所有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否则,等孩子大了,就会出现因为要手机不给买,便拿着剪刀满大街追妈妈的奇事了。
  (责编 宋行军)
其他文献
  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类型,目前已成为最主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本病出现症状或致残、致死后果多发生在 40 岁
妇科疾病种类繁多,包括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杂病等。中医妇科的发展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对于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很有特
女儿刚上小学那会儿,妻子正在同一所学校当校医。她们娘俩每天一同出发,一个上班,一个上学,让我省了不少心。在学校里,女儿很容易找到妈妈,遇到大事小情,但凡自己解决不好的,都会搬来妈妈当救兵。女儿在不知不觉中有了依赖性,离开妈妈就玩不转。时间久了,表面上的顺风顺水其实已经风潮暗涌,但我和妻子并没有太当回事,我甚至还觉得她们娘俩在一起,女儿会少受很多委屈。  去年,妻子因为工作需要,调至另一所学校工作。
期刊
周末,我正在单位加班,儿子围棋培训班的老师打来电话,让我和丈夫中午务必到培训学校面谈。放下电话,我顿时感到很郁闷:学校的班主任总请家长也就算了,怎么现在连课外班的老师都来请家长了?晟晟才上小学一年级,照这么发展下去,以后可怎么办?  尽管感到很诧异,但我还是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匆匆赶到培训学校。一进办公室的门,我就看到丈夫连声地对老师赔不是。见我来了,老师把晟晟惹的祸讲给我听:为了选拔优秀学员参加市里
期刊
“难处理”(refactory)一词用于金矿,是指不能完全用通常的氰化法浸出金的矿石,主要指不是靠增加磨矿就能使金颗粒暴露在氰化物的溶解作用中,或者是矿石中含有对氰化法有害
有一段时间,我迷上了看心理学书籍。一次,我看到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经典实验——“延迟满足”。在该实验中,实验者发给几名被试儿童每人一颗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掉软糖,就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可以吃两颗。结果有的孩子急不可耐,马上就把糖吃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自己想出各种办法来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想吃糖的欲望,最终获得了两颗糖。  该实验的研究人员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
期刊
家庭逆商教育,必要又亟需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一个词:逆商教育,也称挫折教育。逆商AQ来自英文Adversity Quotient,全称逆境商数,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概念,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2019年2月20日,郑州市一名12岁女孩,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跳楼身亡。少女的自杀身亡,给人们敲
期刊
本文以支持向量机(SVM)为载体,同时利用近来来新兴的人工蜂群算法(ABC)对其中主要参数进行优化,并与传统的粒子群(PSO)优化算法进行性能比对,旨在获取更优的分类模型,对火灾
不让孩子单打独斗,打无准备的仗,要通过父母的引导和支持,让父母的爱成为孩子坚强意志的后盾,这才是挫折教育的核心。  “现在的孩子啊,怎么就这么说不得、骂不得?”  “一句批评的话就受不了,将来还怎么在社会上生活?”  “这些孩子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了,禁不起一点挫折!”  前不久,一名17岁的上海男生被母亲批评后,毅然决然地从车上冲下来,纵身跳下卢浦大桥身亡。这名花季少年的陨落,引起了人们尤其
期刊
目的:从胆汁酸自身反馈调节角度探讨利胆合剂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幼龄大鼠FXR、SHP、UGT2B4、BSEP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观察大鼠血清生化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