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自主阅读,升华小学生语文素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ang_n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核心因素。小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才能不断地提高阅读能力,进而提升语文素养。文章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自主阅读 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表现。在课改的时代里,全国上下推行的“素质教育”,老师并未从阅读中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处于观望的状态。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薄发。因此,广泛阅读才有可能实现“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从而对小学生语文素养水平的提升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学生的名义,以时代的名义,让学生爱上阅读,进而提升自我的文学素养。
  一、加强诵读引导,激发自主阅读的兴趣
  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学生对知识充满好奇心。因此可大胆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应试着创设情境,激发学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诵读;接着运用学生感的观,调动他们的情感参与诵读。叶圣陶先生对于文字语言的训练,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通过多年的语文教研,教师大多数利用自己的特长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读,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让学生模仿体验,感受到其中的奥秘,引发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诵读材料的感受及领悟,从而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充满阅读期待。渐渐地,教师会发现学生不满足于模仿跟读了,开始发自内心情感地诵读了。教师要引领学生诵读,走向自主阅读的王国。古诗文朗读的重点是示范和情境的创设,例如教学《杨氏之子》,大多数教师都采用先听后读的模式,学生都非常投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积极引导诵读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加强表达训练,增加课堂阅读信息量
  在素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阅读信息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表达能力是学生情感的表达,教师应真正地在课堂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正视学生的情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基础,为此需要学生和教师积极配合。这样可以让学生扬长避短,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同时可以让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的口才,尽善尽美。例如《再见了,亲人》,指引学生领悟中朝人民之间伟大的友谊,升华主题,凸显主旨。即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解与表达相互结合,从而提高课堂的阅读信息量。给予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着力培养表达能力,在课堂适当增加学生阅读信息量。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信息化时代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是尤为重要的。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情况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譬如,借用广告上的有效信息插入教学中,增加课堂上信息量,从小打下夯实的基础,适应时代的千变万化。
  三、营造阅读氛围,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作为接班人的他们应该学着敢于冒险,善于创新。情商和智商相互协调,才有可能成为天才与伟人。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试着让自主探究成为教学理念。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大胆发挥,使他们获得心理安全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积极主动地探讨和探究活动,学生慢慢就会顺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至解决问题的模式探究下去。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需要积极配合,置身于教学情境中,并非放任自流地让学生学习,而是有目的地教学,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让阅读兴趣在聆听中滋长,让学生架起自主探究的桥梁。例如《麻雀》一课中记叙了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事,教师和学生对于文本主题有不同的意见,学生没有循规蹈矩,而是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大多数学生学会去自主探究。在浓浓的阅读氛围中,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因而阅读氛围的营造对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训练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开展实践活动,引发自主阅读的需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开放的环境、自主的活动是每个学生都需要的。因为每个学生都对未来有所憧憬,不喜欢被束缚,更爱本性的自由。当前的教育多是应付式教育,开展实践活动利大于弊。所以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阅读到大自然的真谛,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自主阅读并非是盲目阅读,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教师可利用广泛的网络资源教学,以PPT的形式展示,让学生学着模仿,试着在实践中激发自主阅读兴趣,让他们渴望学到新知识。教师要从原来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给学生开放的话题,引领他们学会在实践中寻找答案,而不是固守教科书上的思想观点。教师可以运用探究性阅读方法,有效地教育学生,这便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激发他们的阅读需求,从而主动阅读。因此,适当地开展实践活动,引发学生自主阅读的需要。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不能局限于死板教学,而是要放眼未来。学生的文学素养直接关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所以教师要发挥引领的作用,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好奇,让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空前高涨,不觉得语文阅读是枯燥无味的,这对于教师而言就是一件让人感到欣慰的事。
  参考文献:
  [1]邱林娜.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J].新课程,2015(05).
  [2]吴亚丽.自主学习对提高语文学习的意义[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2).
  [3]钟洁.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教研),2015(08).
其他文献
对于语言的作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这样精彩地表述:“只有语言才能使人成为作为人的生灵。”这一表述的意义不妨理解为:创建富有生命意义的生活世界是从语言开始的。如果说语言是把人、社会和文化连接起来的纽带,那么语感就是把人和语言连起来的纽带。人的成长、发展过程,同时就是他的语感不断深化、美化的过程。在这里,我主要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感情朗读应以熟读、理解做基础。  理解是阅读过
期刊
初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各自为政,教学衔接脱轨的现象,导致部分高一学生成绩不理想。高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原因,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转变观念,提高自身英语素质;改进教法,
我国通讯写作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在本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刻,回顾我国通讯写作的发展道路,我们认为,不少作者,包括记者和通讯员,在运用这种文体时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缺憾。本文
新一轮课程改革追求的是学生个性张扬、主动探究。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
期刊
针对实际机载雷达杂波环境呈现极度非均匀性的特点,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均匀杂波环境下的辅助数据样本选取方法--关联维数非均匀检测器,研究了非均匀杂波环境中改进杂波协方差矩
杂波对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影响十分突出,理解和掌握现实地形地物的杂波特性对雷达系统的信号处理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该文研究利用三维地形数字特征图和实际雷达工作参烽在
摘 要: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日常小学语文教学中发现,不是学生学不会,而是阅读没有“到位”。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有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作用。  关键词: 阅读教学 爱读 多读 会读  “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训练。“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这是叶圣陶先生对“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作出的精当评价。
期刊
摘 要: 微课程是上世纪末的新生事物,随着“微”时代的来临,语文课堂教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语文教师应该把微课程有效地在课堂中运用起来,从而让小学语文课堂精彩纷呈。本文阐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程的运用,旨在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微课程 学习乐趣 互动学习 课内外学生  所谓微课程,就是在有限的短时间内,通过多媒体设备,对学生的视觉、听觉都有冲击的课堂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语文这
期刊
机载大功率PD火控雷达的结构设计具有许多特有的难点.本文结合某雷达论述了在结构设计方面应考虑的问题和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摘 要: 自古以来,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从而形成所谓的差异教学。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差异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差异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讨。  关键词: 差异教学 小学语文 教学改革  差异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