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国情论纲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n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国情是指一国之中实际存在的一切与道德有关的社会现象,包含道德社会意识形式、道德社会风尚和国民的风俗习惯,通常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需要。它与道德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不同概念。道德国情是道德历史演进的沉积物,在整体上表现出逻辑性、独立性和稳定性的特产、;。道德国情是在社会的经济政治结构\区域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的产物。道德建设需要从道德国情的实际出发,研究道德国情对于加强道德和伦理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Moral national conditions refer to all social phenomena that actually exist in a country and are related to morality. They include moral and social ideologies, moral and social customs, and national customs and habits. They are usually manifested in their spiritual lifestyles and spiritual needs. It and morality are two different concepts which are different and related. Moral national conditions are the sediments of the evolution of moral history, which, as a whole, show special features of logic, independence and stability. Moral national conditions are the result of the combination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ructure of the society and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In moral constru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conditions of morality from the reality of moral condition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ing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morality and ethics.
其他文献
后现代哲学通过对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对立关系的反思和批判,颠覆了珥代主体性,并对现代主体性的相关因素,即主客二元对立、理性中心主义、线性进步观在哲学层面上进行
关系绩效是最近掀起的一个热点。该文对关系绩效的提出,作业绩效和关系绩效划分的根据,以及绩效可以分为作业绩效和关系绩效、可以用不同的预测源预测作业绩效和关系绩效的证明
李西月是清代著名道士,是道教内丹西派的创始人。本文首先对他的思想渊源做了简要分析;接着梳理了他的主要内丹思想──凝神于虚的入手功夫、九层炼心的内炼全程、不同阶段的三
的臣道观在肯定君尊臣卑的前提下,以"君道无为,臣道有为"为理论中介,摆脱了以荀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学对"圣君"的严重依赖,比较重视充分发挥臣子的主观能动性,并认为只有儒士才
本文认为中国的李贽与德国的尼采在同是传统文化的叛逆者方面具有可比性。在艺术产生问题上,李贽认为艺术源于生命的匮乏与需求,是对生命的补偿,尼采则理解为艺术源于生命的丰盈
近几十年来,现代心理学方法论突现出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特点、新动向。引起现代心理学方法论变革的原因不仅仅是科学整体化趋势下,学科间方法的借用、渗透、融合,更深刻的原
当代哲学面前有一个无法避开的语义逻辑问题:“世界”词项存在着明显的指称关系模糊性和指谓涵义欠确定性。既往绝大多数哲学家几乎都忽视了,“世界”一词的概指状态实际上重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being(希腊文estin,to on),原来投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
50~70年代,中国内地之墨学研究较为沉寂,从80年代初开始,墨学研究恢复正常,90年代进入高潮。学者们首先注意的是《墨经》研究,然后是《墨子》的今译,接着是墨学综论性研究和介绍。90年代以来,学
本文在阐明村民自治与村民委员会(村委会)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搞好村委会建设是村民自治的基本内容,也是依法治村的关键,并以此为基点,论述了村委会的建设与发展,透析了村委会与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