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林业事业单位专项资金是保障林业发展的有力支持,体现了国家对林业发展的重视,因此管理好这项资金意义重大。本文首先阐述了林业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基本概念,随后引出我国林业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现状,并以此进一步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林业事业单位 专项资金 管理
一、林业事业单位专项资金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是指由国家或有关部门或上级部门下拨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专门指定用途或特殊用途的资金。这种资金要求进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且需要单独报账结算。林业事业单位专项资金通常用于完成某项特定的林业工作或者为了实现林业事业的某一发展目标,如用于完成退耕还林、建设及维护自然保护区、加强森林防火等特定的项目。国家扩大专项资金的规模及覆盖范围改善了林业发展资金匮乏的局面,有利于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如何管理好专项资金并提高其使用效益,将会直接影响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是每个林业事业单位都应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林业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现状
专项资金管理包括四个环节,及预算、使用、决算和绩效評价,具体的工作包括申请专项资金、管理项目、分配使用资金及财务管理,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当前我国林业事业单位在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专项资金的申请缺乏科学统筹,预算工作不规范
专项资金的申请既要考虑发展目标,也要考虑实际需要,只有通过科学统筹并以资金效益最大化为出发点,才能将专项资金用到实处。近年来国家提高对林业发展的重视,专项资金发放规模较从前扩大了许多,但很多林业单位在项目申报前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尚未进行充足的可行性研究便急于申请资金,致使投资的许多工程项目并未实现预期目标,资金浪费现象频发。此外,有些林业单位在编制专项资金预算时不够细化且未达到规范要求,使得资金的后续使用及其监督工作受阻,影响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
2、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未做到专款专用
专项资金的使用原则即专款专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申报的项目按照预期顺利完成,进而保障林业事业宏观发展目标的实现。但是,现实中却存在很多林业单位在资金到位后擅自改变资金用途,不以国家批复的项目建设规划去投资,而是将资金用于本单位的其他建设项目,或者将资金补充本单位的事业经费缺口,更有甚者通过财务造假套取专项资金并转移,严重扰乱了国家财政资金的运行秩序,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
3、专项资金会计核算不规范
专项资金应单独进行会计核算,在具体的会计处理上有很多严格规定,例如有的专项资金需要开设专门的银行户头进行资金的收支管理。这些严格的规定都是为了监督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但是目前很多林业单位在专项资金会计核算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规范的行为,如安排的会计核算人员不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专业素质较低;未按规定单独建账及核算,专项资金核算账目与单位其他账目混在一起,财务管理较为混乱;相关单据、凭证未按规定保存,会计资料不健全。
4、内部控制薄弱,专项资金约束机制不完善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能防范单位内部串通舞弊,对于约束专项资金的规范使用大有益处。目前很多林业单位在专项资金财务管理方面缺乏有力的内部控制,对于专项资金的管理鲜有明确而具体的管理制度,或者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也做不到有力执行,使得专项资金的使用没有受到应有的约束,超预算支出是家常便饭,其他违规甚至违法行为也时有发生。
三、改进林业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建议
提高林业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应从下列方面着手:
1、重视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提高责任意识
林业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是林业发展工程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因此资金的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林业单位应提高对专项资金财务管理的重视度,充分发挥管理职能,按照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改变原来的只重视会计核算的理念,应将管理也摆在与核算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事前规划、事中管理、事后总结,将财务管理作为贯穿专项资金使用始终的一个部分。此外,应落实资金管理的责任制,明确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实施人及财务人员在资金管理上的责任,确保专项资金发挥预期效益。
2、完善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及执行
林业事业单位应建立科学的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程序,并通过控制预算的执行来发挥其对资金使用的监督作用。在编制预算时,应采用层层分解、横纵结合的方法将单位总体的年度预算分解为季度、月度预算,并细分至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和岗位,通过分期和分岗位细化预算来控制专项资金的使用进度,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能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明确每一个人在资金管理中的责任。
3、提高专项资金会计核算规范性
林业事业单位应加强专项资金会计核算相关业务知识及有关政策法规方面的培训,提高所有参与到资金管理的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规范专项资金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如严格按照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的要求设立独立的、专门的会计科目及账套;正确使用会计处理方法,保证会计凭证的真实完整及会计信息的可靠及时。
4、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内部控制
林业事业单位应以《会计法》、《预算法》等财经法规以及上级单位下发的有关资金管理规章为依据,制定本单位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做到覆盖资金的申请、分配、使用、报销、核算、结算全过程,并通过对具体的操作流程的完善,从制度层面加强资金管理内部控制。此外,通过岗位设置、职能分配等组织手段,实现权力的相互制约,从执行层面保障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
5、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的外部监督
作为财政资金的重要部分,专项资金的使用也要接受外部监督。首先,各级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林业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的重视,为资金的正确合理投入提供保证,抓实资金管理及稽查工作。其次,专项资金管理的监督应重视资金的使用效益,将绩效考核纳入到监督工作中,保证林业工程项目质量。再次,外部监督应强化责任意识,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现的违规违法问题严惩不贷,以监督督促其规范管理,保证国有资金的安全高效。
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国家对林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尤其体现在对林业专项资金的扩大投入上,因此,如何提高林业专项资金的管理是每个林业事业单位当前工作的重点。只有提高认识、加强预算、规范过程、完善内控、强化监督才能保证专项资金的预期效益得以实现,为我国林业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周岚:浅议林业事业单位对国家专项资金的管理[J].当代经济,2010(1).
[2]龚梅:加强林业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途径[J].商业文化,2011(7).
[3]金延宁:对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J].西部财会,2009(1).
[4]刘洪凤:对林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J].辽宁经济,2007(12).
关键词:林业事业单位 专项资金 管理
一、林业事业单位专项资金概述
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是指由国家或有关部门或上级部门下拨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专门指定用途或特殊用途的资金。这种资金要求进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且需要单独报账结算。林业事业单位专项资金通常用于完成某项特定的林业工作或者为了实现林业事业的某一发展目标,如用于完成退耕还林、建设及维护自然保护区、加强森林防火等特定的项目。国家扩大专项资金的规模及覆盖范围改善了林业发展资金匮乏的局面,有利于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如何管理好专项资金并提高其使用效益,将会直接影响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是每个林业事业单位都应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林业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现状
专项资金管理包括四个环节,及预算、使用、决算和绩效評价,具体的工作包括申请专项资金、管理项目、分配使用资金及财务管理,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当前我国林业事业单位在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专项资金的申请缺乏科学统筹,预算工作不规范
专项资金的申请既要考虑发展目标,也要考虑实际需要,只有通过科学统筹并以资金效益最大化为出发点,才能将专项资金用到实处。近年来国家提高对林业发展的重视,专项资金发放规模较从前扩大了许多,但很多林业单位在项目申报前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尚未进行充足的可行性研究便急于申请资金,致使投资的许多工程项目并未实现预期目标,资金浪费现象频发。此外,有些林业单位在编制专项资金预算时不够细化且未达到规范要求,使得资金的后续使用及其监督工作受阻,影响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
2、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未做到专款专用
专项资金的使用原则即专款专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申报的项目按照预期顺利完成,进而保障林业事业宏观发展目标的实现。但是,现实中却存在很多林业单位在资金到位后擅自改变资金用途,不以国家批复的项目建设规划去投资,而是将资金用于本单位的其他建设项目,或者将资金补充本单位的事业经费缺口,更有甚者通过财务造假套取专项资金并转移,严重扰乱了国家财政资金的运行秩序,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
3、专项资金会计核算不规范
专项资金应单独进行会计核算,在具体的会计处理上有很多严格规定,例如有的专项资金需要开设专门的银行户头进行资金的收支管理。这些严格的规定都是为了监督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但是目前很多林业单位在专项资金会计核算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规范的行为,如安排的会计核算人员不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专业素质较低;未按规定单独建账及核算,专项资金核算账目与单位其他账目混在一起,财务管理较为混乱;相关单据、凭证未按规定保存,会计资料不健全。
4、内部控制薄弱,专项资金约束机制不完善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能防范单位内部串通舞弊,对于约束专项资金的规范使用大有益处。目前很多林业单位在专项资金财务管理方面缺乏有力的内部控制,对于专项资金的管理鲜有明确而具体的管理制度,或者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也做不到有力执行,使得专项资金的使用没有受到应有的约束,超预算支出是家常便饭,其他违规甚至违法行为也时有发生。
三、改进林业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建议
提高林业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应从下列方面着手:
1、重视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提高责任意识
林业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是林业发展工程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因此资金的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林业单位应提高对专项资金财务管理的重视度,充分发挥管理职能,按照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改变原来的只重视会计核算的理念,应将管理也摆在与核算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事前规划、事中管理、事后总结,将财务管理作为贯穿专项资金使用始终的一个部分。此外,应落实资金管理的责任制,明确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实施人及财务人员在资金管理上的责任,确保专项资金发挥预期效益。
2、完善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及执行
林业事业单位应建立科学的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程序,并通过控制预算的执行来发挥其对资金使用的监督作用。在编制预算时,应采用层层分解、横纵结合的方法将单位总体的年度预算分解为季度、月度预算,并细分至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和岗位,通过分期和分岗位细化预算来控制专项资金的使用进度,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能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明确每一个人在资金管理中的责任。
3、提高专项资金会计核算规范性
林业事业单位应加强专项资金会计核算相关业务知识及有关政策法规方面的培训,提高所有参与到资金管理的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规范专项资金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如严格按照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的要求设立独立的、专门的会计科目及账套;正确使用会计处理方法,保证会计凭证的真实完整及会计信息的可靠及时。
4、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内部控制
林业事业单位应以《会计法》、《预算法》等财经法规以及上级单位下发的有关资金管理规章为依据,制定本单位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做到覆盖资金的申请、分配、使用、报销、核算、结算全过程,并通过对具体的操作流程的完善,从制度层面加强资金管理内部控制。此外,通过岗位设置、职能分配等组织手段,实现权力的相互制约,从执行层面保障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
5、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的外部监督
作为财政资金的重要部分,专项资金的使用也要接受外部监督。首先,各级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林业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的重视,为资金的正确合理投入提供保证,抓实资金管理及稽查工作。其次,专项资金管理的监督应重视资金的使用效益,将绩效考核纳入到监督工作中,保证林业工程项目质量。再次,外部监督应强化责任意识,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现的违规违法问题严惩不贷,以监督督促其规范管理,保证国有资金的安全高效。
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国家对林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尤其体现在对林业专项资金的扩大投入上,因此,如何提高林业专项资金的管理是每个林业事业单位当前工作的重点。只有提高认识、加强预算、规范过程、完善内控、强化监督才能保证专项资金的预期效益得以实现,为我国林业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周岚:浅议林业事业单位对国家专项资金的管理[J].当代经济,2010(1).
[2]龚梅:加强林业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途径[J].商业文化,2011(7).
[3]金延宁:对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J].西部财会,2009(1).
[4]刘洪凤:对林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J].辽宁经济,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