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质量:分析框架与路径优化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an8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围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要提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公共服务需要的公共服务质量管理命题.基于公共服务发展的动态演进,按照公共服务的内在逻辑构建出公共服务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可以阐释由绩效问责与民众参与的混合机制和公共服务质量循环机制共同生成的公共服务质量发展机制,并从我国公共服务质量发展的政策变迁与实践演绎角度继续探寻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的可能.公共服务质量发展的目的 是为公共部门如何向民众提供符合期望标准的公共服务,并致力于持续改进公共服务质量和提升民众满意度.为此,要通过强化以公共服务质量内循环为基础的过程控制、构建公共部门与民众质量感知之间互动与持续改进的机制以及建立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与发展的绩效评估体系等措施,从而实现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助推政府治理现代化,真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他文献
在诸多对黑格尔承认理论的当代解释与选择性使用中,来自分析传统的布兰顿是独特醒目的 .但布兰顿的这种转化式利用,在多大程度上是符合黑格尔的思想原旨与观念架构体系,这既体现“大陆——分析传统”寻求融合所要面临的问题症结,也反映英美分析传统厌倦了形式化分析进路后寻找切入现实问题解释的发展冲动.带着分析哲学传统的布兰顿及匹兹堡学派的思想家们在“语言转向”后的思想基调中来重新发掘黑格尔哲学的承认理论,这会带来诸多后效以及待商榷的结论.
直观是德国观念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而复杂的概念,围绕这个概念展开的各种论述关系到现代美学的合理性、意义及限度等基本问题.康德从批判主义立场把直观限于感性的范围,同时将更高级的直观排除在审美活动之外,从而止步于审美内在价值的原则主张.康德之后的观念论者持续拓展这一论题,并逐渐转向审美、艺术与真理的问题,由此形成一种影响深远的审美主义思潮.在此过程中,费希特代表从批判观念论到主观观念论的转变,而荷尔德林、诺瓦利斯、F.施勒格尔和谢林则开辟了绝对观念论或客观唯心主义的方向.谢林的审美直观论把艺术当作真理唯一的、最
沿着刘勰的思路,将“以文为纲”的体系下延至散文的分类,可以梳理建构出古代散文形式的体系.首先是把握“文”作为一种基本组织原则的属性,然后考虑如何使用它来准确地区分历代散文的主要形式,勾勒出一个全面完整的体系.在最高层次上,可以把古代散文形式分为两大类,一为言外文形,一为言内文形.“言外文形”,即作者把注意力转向文章段落之间留白的空隙,借段落的跳跃来引导读者揣摩作品的言外之意,进而将看似无序的片段组合成一个绚丽的整体.而四种基本的“言内文形”先后兴起,分别是独步先秦两汉文的“字词重复文形”、风靡魏晋宋文的“
晚清曾国藩汲取理学家读书功程和修身日谱的经验,有意识地将各种形式的阅读体验塑造为一门修身日课,对近代读书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日记详记阅读时间、节奏以及看、温、诵、校、批等具体“读法”,实为一宗特殊的阅读史材料.按照每日读书时段、书籍类型、阅读方式三个维度,分类统计现存曾氏日记所载6529次读书活动,可以发现“看读”“校读”等一次性或研究性阅读与“温读”“诵读”等反复进行的出声涵泳显著分化为两极.多层次的读法对应于不同类型的书籍,体现出曾国藩在经世视野下维持学问完整性和各门类平衡的努力.从历时变化看,以把
在近代中西交往过程中,中国的祖先崇拜是19世纪诸多来华德意志人关注与书写的对象.他们在面向本国公众的德语著述中介绍祖先崇拜,并对其内涵和影响展开论述与评价.在东方学视域下解读祖先崇拜在这些文本中的呈现方式,可以发现,受西方文明优越论的影响,来华德意志人对中国祖先崇拜的书写并非客观现实的完整再现,而是当时中西文化权力关系的映射.对于旨在改造乃至取代中华文化的叙事者而言,对祖先崇拜的书写事实上是他们在“认知中国”的掩饰下建构与支配中国的尝试.
近日,广西贵港市港南区德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5000多亩艾草迎来采收期,工人们正抓紧收割、晾晒、运送,整个基地一片忙碌.该合作社有标准化药材加工车间、原料库、晾晒场,拥有一整套中药材精、粗加工生产线,能生产加工饮片、中药粉剂、中药饲料添加剂及各种中药精品,年产量超过10000吨,带动农户种植各类中药材8000多亩.合作社还成立了贵港市桂艾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研制艾条、艾包、艾枕头等艾相关产品52种,在全国建立销售点35个,实现产值7000多万元.
艺术审美意识是艺术家感性和理性的思维活动.胡塞尔现象学中对艺术家的审美意识有一定的研究分析.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决定因素就在于其对感性和理性思维的准确把握.艺术家的审美追求、审美选择、审美指向均来自其审美意识的潜在“意向性”和“功能性”指令,即现象学中的“内意识”“内知觉”等因素的活动,它是艺术家审美判断中的重要“神经”.艺术家如何把控与运用好“意向性”与“功能性”作用将会直接关系到艺术家艺术创造的成败.艺术家通过对敏锐的审美意识的把控来指向其审美理想所需目标,达到艺术家审美创造的最终结果.
一直以来,社会科学家对制度做过很多精微的研究,但也容易忽视与制度相关的源初性的基本原理.单一制度总会遭遇人们不同层面上的“合理”观念和习惯的挑战,从而造成规则上的确定性与实践上的不确定性之间的张力.制度在习俗观念上的稳定性和在多重实践的诠释和行动中的不确定性,是其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信息本身就带有将纷乱复杂的世界形式化与制度化的倾向.在这个意义上,信息与制度的作用是相似的,就是要消除随机性,而保证一定程度的确定性.制度过程中的信息机制,可以说是一种治理术.正因为有了信息的流通和沟通,信息亦可以使制度中的每个
英尼斯的“传播偏向理论”因未从哲学层面探讨媒介本质为何,使其很难解释当下微观、高速的媒介环境下互联网的传播偏向性以及媒介与文化之间的种种关系.探讨互联网传播的时空偏向性,需要对媒介的物质域、意识域、时间、空间进行“总体场论”的分析.互联网的物质域在技术层面对互联网的传播时空属性的影响达致极限;意识域则基于物质域的赋能,建构出一个一维时间主导下的“去物理空间化”的多重文化空间.单向不可逆的一维客观时间是影响互联网传播偏向性的主要矛盾,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互联网所呈现的传播偏向性是一种“空间极限下的时间偏向”
中国艺术以“古意”为崇高审美理想,这“古意”难道就是回望过去、重视传统吗?从时间角度看,中国古代有两种不同的“古意”:一是时间性的,古是与今相对的概念,过去的历史,历史中显现的权威话语,由权威话语所形成的古法,成为当下创造的范式;一是非时间性的,古不是与今相对的过去,而是超越古今所彰显的人的真实生命感觉.中国艺术强调,这非时间的“古意”有两个侧重点,一是为了打通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沟通的桥梁,所谓“意与古会”;一是为了归复人的生命真性,这是另一种“复古”——让一颗朴素本真的“古心”复活.前者侧重在“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