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教育呕心沥血 抓“两基”硕果盈枝

来源 :三农中国·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hengwa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王乡地处新郑市东北部,是全市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偏僻乡镇。近几年来,龙王乡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带领全乡广大教育工作者,通过新教育实验,特别是开展打造书香校园活动,不断加大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力度,以较强的实力储备和较高的工作质量顺利通过了“两基”国检验收,教育质量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向上级领导和全乡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说起对龙王乡教育的贡献,就不得不提及这样一位领军人物,他就是龙王乡中心学校校长马国锋。
  2005年12月,由于工作的需要,马国锋从新郑市教体局人事科调任龙王乡中心学校,全面负责该乡的教育工作。面对工作新、又逢“两基”国检等情况,要确保“两基”国检顺利通过,他深感责任重大,认为必须尽快适应新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才行。作为中心校领导的他,十分注重教育法律法规及教育理论学习,同时虚心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很快,他就熟悉了业务,进入了工作角色。
  注重调查研究,改善校纪校风。这是马国锋校长的工作特色,他说,我们中心学校的领导成员,不能只当传话筒,而是要深入到老师与学生中间,才能了解实情、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他每天很早起床后,就赶赴各个学校去查看。有时,星期天他还骑车到各学校去看望值班教师,一天下来要赶近百十里路。通过深入学校,倾听师生的呼声,他提出了管理基础必须“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所属各学校校长每月要为教师、学生办一件实事,他自己也严格按照这个要求办事,学校里哪个教师身体有病,哪个教师家里有困难,他都了如指掌,并时常抽空去看望他们,有时太忙时,他就打电话让校领导代他去看望;他要求各校领导、教师要尝试着和学生做朋友,和学生平等对话,每位教师要交一名学困生朋友,为学困生买笔记本,并写上一句激励的话,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学校教师的关怀和温暖,将关爱学困生真正落到了实处。马校长用他自己的行动激励和带动着教师们,使得各校校风校纪有了很大改观,得到了上级的好评。
  勤于读书学习,打造书香校园。马国锋校长常说:“读书是为了更好地做教师,更好地做教育”,这句话已经成为龙王乡每个教师的共识,并具体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到目前为止,他读过的教育理论、教育法律法规等书籍不下200本,并写下了20多本读书学习笔记。2007年5月他的报告《让读书成为习惯,让校园沐浴书香》在郑州市德育工作会议上交流。他推出的“打造书香校园,催生书香师生”活动,更是为教师读书学习、交流研讨提供了较好的平台,书香校园已成为龙王乡学校的一大特色。几年来,广大师生读书、学习积极性不断高涨,读书沙龙、读书报告会、古诗文诵读等活动在各学校普遍展开,读书、学习之风盛行。全乡各学校图书室建设全部达到“两基”国检标准,并且建立了班级图书角。
  思想解放,勇于创新,不断接受教育新理念。当他通过网络了解到新教育的相关内容后,便迅速与新教育课题组取得联系,使龙王乡加入到新教育团队中。他还带领一些学校的校长、教师多次参加新教育实践活动,引领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目前,龙王乡打造书香校园、构建实效课堂、师生共写随笔等试验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师生们逐步过上了规范有序的学校生活。
  重制度建设,抓工作落实。马国锋深知,办好教育须以人为本,以科研为基础,以管理为核心,以质量为目标。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经过多少次伏案沉思,他结合本乡实际,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方案、评估考核标准。诚与信并行,管与制相济,在工作实践中,他身体力行,强化校本教研,鼓励创新教学,提倡兴趣教学。在教学上,他提出了“教学高目标,课堂高效率,教法高水平,落实高标准”的“四高”要求。每月督查发放教师意见征求表是他的又一个新招。在深入了解了教师对中心校、各学校的意见、建议以及存在的问题时,他都主动与各校校长、教师交换意见,提出整改措施,并定期检查落实。
  在迎接“两基”验收的最后日子里,在中心学校人手少、工作量大的条件下,学校抽出两名同志负责乡里的“两基”宣传工作,组织“两基”宣传车逐村逐巷宣传,散发“两基”宣传资料2万份。与其他同志一样,马国锋校长放弃了节假日休息的时间,按时上下班,有序地工作和生活,订制度、开会议、下基层、查资料、对数据,常常是废寝忘食、超负荷地工作。
  永不停歇的跨越,使他成功地践行了自己的目标。经过三年的艰苦攻坚,各个学校顺利通过了“两基”国检,教学质量大大提高。中招统招生上线90人,全乡上下欢呼雀跃、欢欣鼓舞。三年来,他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终于有了回报,看着广大师生面漾春风,笑容满面,马国锋校长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对于以后的发展,马校长坦言,目前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能满足,需要继续努力,继往开来,迈上新的更高的起点。
其他文献
息县,故称息州,淮河穿境而过,两岸沃野万顷,美丽而富饶。  息县,3000年的悠久历史,息夫人的美丽传说,八大景观的奇妙多姿,铸造了曾经的辉煌。刘邓大军从这里渡过淮河,拉开了战略大反攻的序幕,给息县留下了壮丽的篇章。  息县,人杰地灵,蜚声海内外的大师俞平伯、沈从文、冯至、胡绳、何其芳、吕树湘、孙治方、骆耕漠、顾准、吴敬琏等,曾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给息县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正阳县大林镇十门村的大部分农民,把种地看作是鸡肋,种吧,挣不了几个钱,如果风调雨顺,除了化肥、种子、农业税、提留款等,还能给庄稼人剩口饭吃;若是天公不作美的年景,农民连本钱都给搭了进去。可是让地撂荒了吧,又觉得可惜,最初有人把地租出去,一季庄稼下来,还能收个三五十块钱的租金。  迈过2000年的门槛后,随着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促使农民增收的同时,农资价格也步步高升。柴油价格高,机器耕
期刊
近年来,长葛市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结合当地经济发展趋势,发挥自身点多面广、灵活自主的经营优势和品牌优势,以创建“信用工程”和“阳光信贷工程”为依托,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立足县域,面向“三农”,在严格控制经营风险的基础上,积极调整信贷结构,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满足县域中小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合理贷款需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期刊
自2008年以来,柘城县农业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的领导下,在王景忠局长的带领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圆满完成了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8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6.42亿公斤,创历史新高。其中小麦平均亩产472.9公斤,总产4.24亿公斤,较去年增长5.08%;秋粮平均亩产403.5公斤,总产2.18亿公斤,较去年增长15.1%。2008年该县先后荣获
期刊
东风送暖,杨柳吐青,正是阳春三月,春暖花开的好时节。采访车飞驰在方城县宽阔平坦的道路上,车窗之外,一株株果树爆芽吐翠,在明媚阳光下呈现出蓬勃生机。“瞧,这就是绿仕香梨!”记者此次采访的目的地,就是方城县绿仕香梨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家集绿仕香梨的研究、开发、推广、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  当记者在办公室外面与合作社理事长李书礼相遇时,他亲切坦诚,满脸祥和,平易近人,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交谈中
期刊
淮滨县王家岗乡金河滩猫爪草专业合作社,始建于2006年3月。其前身是“淮滨县兴农新技术推广协会”,合作社现有社员278人,拥有固定资产120万元,社里还建立了“猫爪草网站”。该合作社在强化服务、引导农民致富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合作社集“种植、管理、收购、销售”为一体,产品远销至云南、广东、安徽、四川等省。合作社社员杜梅说得好:“合作社是纽带,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快!”  “猫爪草”是一种中药材,
期刊
农民工就业问题历来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去年金融危机以来,农民工就业问题更是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帮助、扶持农民工就业成为劳动保障、财政、农业、扶贫、公安、共青团、妇联等党政部门的共同职责。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落实国家就业政策、促进扩大就业的主要部门,林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局长郭文瑞的带领下,全局上下齐心协力,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展开广泛的基层调研工作,深入乡、镇、村了解情况,制定
期刊
从粮食危机中寻觅转机 叶书宏    6月3日在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安全高级别会议,再次把人们的目光引向日益严峻的全球粮食问题。尽管当前有关粮食危机根源的争论仍在继续,但是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的高官们已经开始面对现实,试图通过协商与合作为困扰世界的粮食难题谋求良方。可以说,这次会议为反思全球粮食安全提供了难得机会,理性看待粮食安全问题,人们或许能从危机中觅得转机。  全球性粮价飞涨,对低收入国家的冲
期刊
今年第一季度,中牟联社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积极筹措资金,改善支农服务方式,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全力以赴支持春耕备耕生产。  主要特点是,做到抓业务经营突出一个“早”字,抓业务拓展突出一个“新”字,抓市场竞争突出一个“抢”字,抓措施到位突出一个“实”字,各项业务经营实现首季开门红。截至3月31日,各项存款余额达326614万元,较年初增加19151万元,完成市办分配任务的119%;贷款余额达2
期刊
位于驻马店市东南部的正阳县永兴乡四楼村,在上世纪90年代,村内负债沉重,领导班子混乱,大部分村民在致富道路上处处碰壁,求富无门。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没有好的领导,群众就会找不到方向;没有好的领导班子,群众就找不到致富的路子。村民们急切盼望选出一个致富带头人。  在1999年的村委换届选举中,群众把目光和选票投向了李成海。对于李成海,真可谓是奉命于危难之际。自李成海兼村委会主任后,他经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