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课教学改革现状与措施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sheng0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立足于我国的新闻写作现状,结合我国高校新闻写作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分析讨论得出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和更多的实习机会、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改善教学环境的三大措施,对高校新闻写作课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新闻写作课 教学 现状 问题 改革措施
  
  在新闻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新闻写作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受其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影响,新闻写作课也就成为了我国高校新闻专业教学的一个难点。新闻写作课教学旨在培养新闻专业人才的新闻写作能力,这是一门较为综合性的能力,是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1]随着信息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和高科技化,新闻媒体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需求产生供给,多样化的社会需求直接体现在教学理念、内容和课程设计等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这就给我国高校目前的新闻写作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实践要求。新闻写作课的实践改革重点是与时俱进,要以创新培养新闻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为重要内容,创新教育理念,完善教学体系,搭建新的教学平台,进而使我国高校的新闻写作课教学可以符合时代的需求,培养合格的新闻专业人才。
  1.我国新闻写作课数学的现状分析
  1.1写作理念较为陈旧
  我国目前的新闻报道理念是以稿件为重心的。在这样的新闻报道中,记者所要承担的职责主要是新闻稿的撰写,因此记者能否熟练掌握新闻稿件的各种技巧成为了决定新闻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但是,如今的新闻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仅仅是记者的文笔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了,记者需要转变新闻报道理念,将以稿件撰写为重心转移向以读者为重心。记者在提高自身写作技巧的同时,还必须合理选题。在广泛的新闻中,如何筛选具有较好的新闻作用和市场效应,或者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并得到认同,才是现在的记者更加需要注意的问题。
  1.2传播媒介更为多样
  目前的新闻传播途径已经越来越多并且更为广泛和普及,新的传播媒介也已经突破了以传统的报纸为主要途径的新闻报道模式,并且更加专业。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使新闻的传播途径和传播速度有了质的飞跃,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在海量的新闻信息涌向读者的时候,使新闻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是记者需要认真努力和追求的目标。同时,新闻报道的种类也更加细分,如公共事务、财经、娱乐、体育、民生等,更加细化的分类手段使新闻稿件撰写的内容更加多样化并且迎合读者口味,记者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实践样本。因此,高校内的新闻写作教学也应该进行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1.3写作质量评价标准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新闻质量评价标准不甚合理。很多的新闻发行方过于追求“独家”,使“独家”成为了衡量新闻报道和稿件质量的重要标准。但是网络和电视的普及使得获取独家新闻难度加大,所以部分媒体为了追求独家新闻甚至不择手段,忽视基本的职业道德,例如很多娱乐记者就是因为过度窥探别人隐私而被称为“狗仔队”。事实上,现在的读者已不再是对别人充满了巨大的好奇心的好事者,一个良好的新闻选题加上有新意的新闻设计和撰写,即使不是独家,也是完全可以吸引读者眼球的。
  2.我国高校新闻写作课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的重点已经在逐渐地由知识的传播和讲授向职业技能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转变。[2]因此,要想实现预定的培养目标,需要不断地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发散思维。但是,在现在我国高校的新闻写作课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2.1外部问题
  主要是指学校和教材的问题。受学校规模和经费等外在条件的限制,很多学校无法给学生提供合理有效的媒体实习名额,加上竞争激烈,所以真正能够取得实习机会的同学少之又少。但是新闻专业较强的实践性决定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又需要和实践的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另外,目前高校中使用较多的新闻写作课的教材内容较为简单,而且拘泥于大量的理论知识,非常死板,让学生产生畏惧感甚至厌恶感,在实践中能够应用的却比较少。所以,学校需要在改善自身条件的同时选取更为合适的教材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内部问题
  主要是学生的问题。很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新闻专业学生本身的写作功底参差不平。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学生的知识储备非常少,往往只限于课本上所学到的东西。这对于新闻专业的要求——有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较为犀利的问题洞察能力——而言,有很大的差距。这样的情况很难通过在一学期内对于新闻写作课这一门课程的学习来改变。
  3.改革措施
  3.1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使用案例教学
  新闻写作的案例教学是指对一个具体的新闻事件或者情境进行详细的描写和叙述,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分析思考,从而得出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的教学方法。[3]在新闻写作课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是改变目前广泛存在的教学理论无法和社会实际相结合的弊端的重要手段。案例教学的模式是首先以案例为课堂的出发点,引出需要学习的理论,然后对理论进行讲授和分析,在学生对理论知识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后,再返回到案例中,让学生对某个案例进行更为详细的剖析,而这个过程就是学生掌握理论并且运用到实际中的过程。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新闻思维方式,同时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2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和更多的实习机会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注重缘于就业压力的增加。增加新闻写作课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非常重要。但是并非所有高校都拥有清华大学那样的条件,可以带着学生远赴外地进行实际采访。所以,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拓适合自己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利用校广播站或者校报、院报等形式,建立自己的通讯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采访为广播站等供稿。
  3.3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并改善教学环境和方法
  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位证书上,要学会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经常参与实践。教师也要能够做到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入社会,适应社会的转变,与时俱进。这样自身的知识和教育理念才会不断更新,才能给学生讲授符合时代潮流和需要的专业知识,进而改善教学环境,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4.结语
  新闻写作课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本身的不断变化和进步是与自然科学最大的不同。这样的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的学科,永远都不会有一个标准能够衡量。教师在新闻写作课的教学中,要做到欣赏、理解学生,在学生有理有据的前提下,认可学生的创新行为并加以肯定。要永远秉持的教学理念就是,新闻写作永远没有正确答案,真正宝贵的在于发现、思考、分析和写作新闻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厚东.新闻写作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李晓荣.新闻报道与策划[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3]布赖恩·布鲁克斯.新闻报道与写作[M].美国密苏里大学.
其他文献
该文提出“溶液金”在有色金属硫化物(为主)细粒的条件下绕“核”“沉积生长”的成矿机理,并运用数学地质方法圈定了岩金找矿有利靶区。
详细介绍了金山金矿缓倾斜极薄矿脉全粒级废石胶结条柱连续分条采矿法的回采和充填工艺,对其它缓斜极薄矿脉的开采具有参考价值。
一、概述  一个数学问题系统中,通常包括四个部分:已知条件(应用题表现为背景资料)、解题依据、解题方法和结论。若四部分齐备,称之为封闭性问题;若四部分不齐备,称之为开放性问题。探索性命题是开放性问题中的一种,它通常缺少四部分中的两部分。这样的问题既能达到考查学生能力的目的,又不至于让学生因过于开放而无从下手,它的解题思路若隐若现,解题方法若有若无,它需要通过对问题的观察、分析、尝试、判断、归纳、总
自上杭紫金山铜金矿和德化双旗山等一系列金矿的查明与投产以来,福建省找金热潮方兴未艾。然而,全省的金矿类型及找矿方向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该文依据金矿类型本质特征、金
石家庄市几个实验区的中考综合试卷,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尤其是所涉及的地理知识,大都体现了地理教学所强调的“综合全面地思考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措施”的理念。使学生真正地掌握基本的地理技能和分析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地理问题,真正地体现学以致用的素质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近几年地理知识考查的形式特点及课标要求  因为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而且通过对地图
板苍河金矿是典型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石英中发育的裹体有:①富CO包裹体;②含L多相包裹体;③两相气液包裹体;④有机质包裹体;⑤单相水溶液包裹体。群体包裹体成份分析结果中SO高,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其大纲和12条标准不仅符合工程人才培养的规律,而且启发了大学英语的教学.大学英语系列课程中的英美文化课应在CDIO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