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生活化 收获语文原生态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hizhong8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生活孕育了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也应回归生活。只有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克服传统语文教学枯燥、乏味的弊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他们各个方面的素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生活化 原生态 兴趣培养 情景体验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鲜活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如此,让主体站在源头上学习原汁原味的、纯粹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语文,产生原生态效果。
  
  一、教学即生活——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致使语文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访一访,观察生活。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存在较大的时空距离,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
  2.演一演,再现生活。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3.学一学,体验生活。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二、生活即教学——生活中孕育语文教学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一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
  1.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
  在一次国际儿童节前夕,在与学生交谈后我发现:学生对学校儿童节庆祝活动的安排颇有微词。我灵机一动,便举行一次“六一应这样庆祝”的习作练习,结果果然不出我所料:就是那些平常默默无语的学生所写的文章,也由“兔尾”变成“豹尾”,洋洋洒洒三页多,且言辞中肯,感情强烈。看来“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方面有了较深的情感体验,在一定情境中遇到这方面的话题则情动而辞发,因而“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2.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3.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原生态是最具生命活力的状态,是一切事物成长发展的源泉,语文也不例外。
其他文献
摘要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鼓励学生质疑,培养探究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 科学课堂 探究 兴趣激发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小学科学教育新理念。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由此,“科学学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