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铁路悬索桥隧道锚开挖、支护施工经济分析

来源 :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l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丽香铁路金沙江特大桥是我国施工的第一座铁路悬索桥,为适应山区地形地势,其锚碇型式采用隧洞式。本文依据金沙江特大桥的施工方案和现场施工组织,对山区隧道锚施工的工料机消耗量进行研究,分析出隧道锚开挖、支护的综合单价,为铁路悬索桥隧道锚定额编制及施工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德国是高铁技术原创国之一,承担了铁路国际标准大量的编制工作,通过对中德两国高铁接触悬挂类型,承力索、接触线及其工作张力,最短吊弦与结构高度,跨距,受电弓宽度与接触线允许风偏,受电弓动态包络线等11大项接触网设计主要参数的对比研究发现,接触网参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仅从某项参数的数量大小比较得出结论是不客观、不全面的;中德两国之间大部分设计参数取值相当;中国接触网标准承力索、接触线截面尺寸和工作张力较大,受电弓动态包络线范围较大,与《跨国境行驶列车的动态包络线》UIC 505-1不一致,应结合技术标准的制修
经皮肾镜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治疗泌尿结石的方法,该方法虽然可以有效清除直径较大结石,且清除率较高,但是患者出血风险高。近年来临床采用超细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患者创伤小,而且结石清除率高[1-2]。本研究探讨超细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浙江省玉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33~69(50.44±6.72)岁,结石直径1.5~2.5cm。
本文依托京张、京雄、郑万、黄黄等高铁项目双块式智能化工厂建设经验,以及双块式轨枕场生产线的自动化升级改造和预制工艺研究应用成果,从智能化双块式轨枕场建设标准、智能化生产线标准、智能化管理标准三个方面提出了铁路双块式轨枕智能制造标准,对各个模块应具备的功能提出了要求,有利于规范双块式轨枕智能制造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提升双块式轨枕制造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目的:分析比较经穴生物物理特性不同计算方法的特点和优势,并提出相应建议以充分实现经穴生物物理特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方法:检索收集中国知网(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
重症肺炎属肺炎的特殊类型,其病理改变主要为肺部组织炎症性疾病,且病变范围较大,临床表现可见呼吸困难、意识模糊、心率加快,并发全身组织器官损伤[1]。脓毒血症和器官衰竭是重症肺炎死亡的主要原因,抗感染、干预炎症是主要的治疗手段[2]。但近年来因为抗生素不合理利用,病原体不断变迁[3],病原菌不断出现耐药性[4],且病后感染会造成治疗失控[2],使治疗难度进一步增加。
结直肠癌发病率居所有癌症的第三位,死亡率近年已跃居癌症第二位[1-2]。结直肠癌病因尚不明确,但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有遗传、环境和生活因素等多方面作用的结果,与结肠癌家族史、炎症性肠病、红肉和加工肉摄入、糖尿病、肥胖、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相关[3]。结直肠癌属中医“癥瘕”“庙瘤”“积聚”“肠覃”“大瘕泄”“锁肛痔”“肠风”“脏毒”等范畴[4-5]
泌尿系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我国泌尿系结石患病率高达5.8%,南方地区的患病率甚至超过10%[1]。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环境因素是泌尿系结石的重要流行病学病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目前2型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0.4%[2]。研究表明,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泌尿系结石的患病率更高[3-6],并且相关研究表明超重肥胖、高尿酸血症、血糖升高是泌尿系结石的相关危险因素[7-9],但2型糖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1],好发于青少年,对患者的外观容貌和心理健康带来巨大困扰。现代医学常采用抗生素、抗雄激素药物、角质溶解剂等进行治疗,但存在耐药性高、易复发等缺陷[2]。柯友辉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十余年,尤其善于运用中医药治疗痤疮等皮肤疾病,经验丰富,疗效卓著。因此,笔者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深入分析柯友辉教授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并进一步总结其临证经验,现报道如下。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向智能化迈进,以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运用现代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一次设备相融合的智能牵引供电设备逐步得到应用,对铁路牵引供电工程原有的施工管理、施工技术及投资确定都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对京张高铁施工和运维等相关资料的调研,分析研究铁路牵引变电所智能装备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其经济性做合理的评价,为工程设计方案选择及项目决策提供参考。
盘状半月板是一种常见的变异半月板,其形态明显增厚、增宽,在运动中容易损伤;损伤后的盘状半月板极度不稳定,常卡压关节,出现膝关节疼痛、弹响、绞锁等症状[1]。盘状半月板损伤临床治疗从全切除术发展到目前关节镜下成形缝合术,有效发挥了残留半月板对膝关节的稳定作用,避免了全切除术后的关节退变、软骨磨损、关节外翻及静息疼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