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白术”抗结直肠癌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来源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ni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直肠癌发病率居所有癌症的第三位,死亡率近年已跃居癌症第二位[1-2]。结直肠癌病因尚不明确,但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有遗传、环境和生活因素等多方面作用的结果,与结肠癌家族史、炎症性肠病、红肉和加工肉摄入、糖尿病、肥胖、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相关[3]。结直肠癌属中医“癥瘕”“庙瘤”“积聚”“肠覃”“大瘕泄”“锁肛痔”“肠风”“脏毒”等范畴[4-5]
其他文献
西南地区相较于我国其他地区,在地形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加强西南地区铁路工程造价管理,是合理控制投资的至关重要的环节。与公路工程预算体系进行对照,针对费用组成的对比,利用系统思维对编制办法中影响造价的工料机等因素进行识别和研究,找出差异原因,并通过案例分析,全面分析西南地区铁路工程和公路工程的费用区别,以便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对存在问题进行纠正、控制及预防,最大程度提高西南地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常伴有感染和出血[1]。在中国再障的发病率为0.74/105[2]。目前常规治疗方法为成分输血、雄激素、免疫抑制剂、造血促进剂、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中医药治疗。
口腔念珠菌病是一种由念珠菌属感染引起的慢性口腔黏膜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增加了口腔黏膜癌变的风险[1]。老年人是口腔念珠菌病多发人群,高龄、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患有慢性消化性疾病以及长期配戴义齿均为危险因素[2-3]。临床上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念珠菌耐药性增加,且老年人免疫力逐渐下降,导致口腔念珠菌病迁延难愈。因此,本研究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口腔念珠菌病,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随着我国高原地区铁路规划建设项目的增加,现行铁路造价标准高原地区施工增加费的相关规定在前期投资控制中反应出一定的不适用性,结合现行高原地区施工增加费在西南高原复杂艰险山区铁路中的应用情况,主要围绕编制方法、计算方法、边际条件、施工定额增加幅度和特殊工程或措施的注解等方面,对高原地区施工增加费进行了研究,提出其应明确规定涉及不同海拔分区时可采用加权平均的方式计列、在计算程序中应体现基期和编制期定额消耗量,并保证特殊注解的严谨性和全面性,同时验证了现行施工定额增加幅度的合理性,拟为现行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
当前我国铁路建设行业正在积极探索和引导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本文首先分析了铁路工程EPC总承包项目合同价格的相关依据以及试点EPC总承包项目合同价格构成;然后梳理归纳目前EPC总承包项目合同价格构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完善铁路工程EPC总承包项目合同价格构成的应对策略。
德国是高铁技术原创国之一,承担了铁路国际标准大量的编制工作,通过对中德两国高铁接触悬挂类型,承力索、接触线及其工作张力,最短吊弦与结构高度,跨距,受电弓宽度与接触线允许风偏,受电弓动态包络线等11大项接触网设计主要参数的对比研究发现,接触网参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仅从某项参数的数量大小比较得出结论是不客观、不全面的;中德两国之间大部分设计参数取值相当;中国接触网标准承力索、接触线截面尺寸和工作张力较大,受电弓动态包络线范围较大,与《跨国境行驶列车的动态包络线》UIC 505-1不一致,应结合技术标准的制修
经皮肾镜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治疗泌尿结石的方法,该方法虽然可以有效清除直径较大结石,且清除率较高,但是患者出血风险高。近年来临床采用超细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患者创伤小,而且结石清除率高[1-2]。本研究探讨超细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浙江省玉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33~69(50.44±6.72)岁,结石直径1.5~2.5cm。
本文依托京张、京雄、郑万、黄黄等高铁项目双块式智能化工厂建设经验,以及双块式轨枕场生产线的自动化升级改造和预制工艺研究应用成果,从智能化双块式轨枕场建设标准、智能化生产线标准、智能化管理标准三个方面提出了铁路双块式轨枕智能制造标准,对各个模块应具备的功能提出了要求,有利于规范双块式轨枕智能制造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提升双块式轨枕制造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目的:分析比较经穴生物物理特性不同计算方法的特点和优势,并提出相应建议以充分实现经穴生物物理特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方法:检索收集中国知网(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
重症肺炎属肺炎的特殊类型,其病理改变主要为肺部组织炎症性疾病,且病变范围较大,临床表现可见呼吸困难、意识模糊、心率加快,并发全身组织器官损伤[1]。脓毒血症和器官衰竭是重症肺炎死亡的主要原因,抗感染、干预炎症是主要的治疗手段[2]。但近年来因为抗生素不合理利用,病原体不断变迁[3],病原菌不断出现耐药性[4],且病后感染会造成治疗失控[2],使治疗难度进一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