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一代”与存在主义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WD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是“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海明威通过三位人物的形象塑造,展现了战后虚无世界里“迷惘的一代”的生存困境,也蕴含着他对存在主义的哲学思考。本文将先分析“迷惘的一代”与存在主义的关系,再具体通过文中三个主要人物进行阐释。
  关键词:海明威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迷惘的一代” 存在主义
  一、“迷惘的一代”与存在主义的关系
  一战使美国经济社会发生巨变,催生了新的文化,如“迷惘的一代”文学。一批参加过一战的知识青年成为“迷惘的一代”代言人。他们的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对前途和命运盲目乐观的情绪也被熄灭,“这迫使他们从各方面,尤其是文化和精神方面,对美国进行重新审视。”[1]
  当代存在主义也产生于一战后。战争带来巨大灾难,激化社会矛盾,但社会却无法应对这些问题。人们面临社会道德的堕落,社会归属感的缺失。[2]存在主义便是为帮助人们渡过精神危机而出现的。
  存在主义关怀人的本质,深入探讨人生中遇到的基本问题,如焦虑、抉择以及道德责任。这些“迷惘的一代”所面对的问题成为他们作品中的议题。另外,“迷惘的一代”在战后社会上寻求新道路,但在寻找过程中迷失了方向,夹于新旧交替的裂缝中。这样不稳定、迷茫的存在使他们更加迷惑无助。存在主义则为他们的探索之路提供指引。作为“迷惘的一代”的海明威在《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不仅描绘了“迷惘的一代”形象,还通过他们表达了对存在主义的思考。
  二、三个主要人物的分析
  文中的主要人物有年轻侍者、老人和年长侍者。
  年轻侍者看重物质,追求享乐且漠视生命。他认为物质富足的老人不会感到孤独,更没理由自杀。因此他并不同情老人的自杀,只关心自己何时能早点回家睡觉。他无法忍受也无法理解老人一直喝酒直到深夜,觉得老人不体谅他人的工作,故意拖延时间。但缺乏同理心的是他自己。另外,当他看到正在服役的士兵带着妓女寻欢作乐时,他认为只要士兵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违反军纪也没关系。这说明年轻侍者注重享乐。这种违反军纪和礼仪的行为也体现出当时人们的空虚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年轻侍者只关心物质上的短暂拥有,却忽略精神上的富足。他没意识到妻子、工作、青春都是短暂且无法控制的。因此当年长侍者戏谑地问他不担心妻子会出轨吗,他坚定地反驳说妻子一定不会出轨,但这只是在自欺欺人。存在主义的实质是人能够真实地存在。年轻侍者将自己蒙蔽在假想的真实中。他表现出的自信只是自负,以至于他看不清真实生活,也就无法真实地存在。
  老人拥有丰富的物质,但精神却是空虚的。海德格尔认为,死亡是真正的存在,人们面对死亡时应视死如归。[2]文中自杀未遂的老人在经历死亡后,实际上已超越死亡,看清自我。老人希望重新过上拥有尊严、充满秩序的生活,而咖啡馆里的明亮象征着秩序和尊严。因此老人试图通过在咖啡馆里日复一日地喝酒找回秩序和尊严。但老人却“坐在树叶挡住灯光所形成的阴影里”。[3]这既暗示老人逃避现实、精神虚无,又暗示咖啡馆只能给他短暂慰藉,无法彻底消灭虚无。存在主义倡导人们创造自己的生活,不能仅停留在自我意识中,而要在现实中付诸实践。[2]老人虽意识到一切皆为虚无,但却没有改变现状,创造新生活以对抗虚无,只是借酒消愁。
  年长侍者的行动为存在主义做出积极阐释。年长侍者在咖啡馆工作不只为谋生和消遣,更是为在乱世中寻找宁静。当年轻侍者说老人可以买瓶酒回家喝时,年长侍者坚定地说“这可不一样”。[3]他清楚地知道只有咖啡館能给自己这样空虚无助的人以喘息的机会。他明白物质富有不等于精神富足,除了工作他一无所有。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具有超越性,即人始终不满足于他现有的存在,还具有无限可能性。[2]年长侍者牺牲自己的时间为他人提供栖息灵魂的场所,他的存在已超越自己的存在。可悲的是他创造了新生活,既无法帮助他人消除精神虚无,也未让自己走出虚无。因为他对抗虚无的方式和老人一样,试图通过在咖啡馆里有秩序地生活来掩盖现实中的混乱,不是积极面对和解决现实问题。另外,宗教本是人们无助时寻求慰藉和希望的东西,但也被他用“nada”推翻了。这表明年长侍者的内心对现实世界是绝望的、不信任的,传统的价值观已然破灭。
  三、结语
  海明威对“迷惘的一代”的描绘和对存在主义的思考,反映出他在探索生活的过程中迷茫、无助、空虚的情绪,也表现了年轻一代在新旧交替时期中的混乱意识和复杂情感,记录了“迷惘的一代”的探寻之路。
  参考文献:
  [1]虞建华.什么是“迷惘的一代”文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2]高宣扬.存在主义 [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3][美]欧内斯特?海明威.乞力马扎罗山的雪[M].陆汉臻,译. 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154-160.
  (作者简介:张雨铮,女,华东师范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流放到北海边地牧羊十九年,不向匈奴屈服,不辱汉使气节的故事尽人皆知。苏武忠于祖国,坚守使命和气节的精神千百年来为后人传颂和敬仰。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苏武出使过程中,在被匈奴流放前,还曾两度求死——第一次是副使张胜向苏武报告自己参与匈奴虞常叛乱事败时,苏武说:“见犯乃死,重负国!”因此自杀,张胜、常惠一起制止,他才免于一死。第二次是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屈节辱
期刊
摘要:熊秉明的《教中文》收录了20多首小诗,表达了诗人旅居法国时对祖国的思念和对故土以及母亲的眷恋之情。熊秉明的诗歌并不难读,感情也容易体会,但重点在于小诗的表达方式。本文将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从诗歌的语言组织形式入手,对其进行语法和音乐性的分析,从而体察熊秉明小诗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诗歌细读 语法分析 音乐性  一、熊秉明和《教中文》  熊秉明,著名法籍华人,艺术家、哲学家。1947年留法,
期刊
摘要:“榕树即故乡”,黄河浪先生的故乡情结通过“榕树”这一主要载体得到体现。文章将“榕树”人格化,赋予其多重人格象征含义,在形象化析义的同时展现故乡“善”与“自然”田园文化的特质。  关键词:榕树 物象 人格象征含义  米兰达·布鲁斯及威尔金森在《符号与象征》中提出:“象征,换句话说,是用一种视觉图像或符号来表达某种思想——是对普遍真理更为深刻的记录。”他们认为,象征本体具有可视性,象征的功能并非
期刊
摘要:推动全民艺术普及是新时期群艺馆(文化馆)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职能,当下文化馆立足这一核心职责,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普及活动,提升了全民的文化艺术素养。我们熟知的艺术普及活动有合唱、舞蹈、美术、声乐、工艺、非遗技艺等,都深受群众的欢迎。如何创新服务项目,创办更加贴合传统文化,又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活动,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本文就以“古诗词吟诵吟唱系列活动”为例,探讨其成功经验以及可以改进完善
期刊
摘要:在语文学科教学中,陈述性知识教学是学生透彻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也是助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语文名师课堂实录,探索新颖、多样的陈述性知识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掌握语文陈述性知识。  关键词:陈述性知识 语文学科 教学方式  语文学科的陈述性知识主要是字词、篇章、文学常识等“是什么”的知识。语文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陈述性知識的习得和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课程理念
期刊
逆水行舟  谁在唱着大江东去的歌谣  谁在执着千古不化的寂寞  魔方六个面,是阡陌  陷于其中的是你和我  我才剛学会为命运填词作诗  还要独自面对多少苦难折磨  想逃避九幽之下长青的松柏  想隔离大地九万里的长风舵  所到之处,蓝天招摇的云朵  像花丛间永不谢幕的,日落  我不想乘舟错过万水千山  逆水行舟只想经过你身旁  像风筝一样迎着风,飘过  或泪眼婆娑,或超凡洒脱  走近春天  看那光颓
期刊
摘要:舞蹈鉴赏是高校开设的较为普遍的一门课程。鉴于目前的状况,笔者认为该课程有必要进行内容和课程模式的适当调整。须以本土传统舞蹈文化的校园传承为教学重点环节,引入本土非遗舞蹈样式,作为重点章节进行范例性讲授。同时,革新教学模式,采取更为灵活、开放的,观摩、演练、实地调研、背景导读等相融通的授课方式,提升课程本身的可拓展性和体验度。  关键词:舞蹈鉴赏 非遗舞蹈 课程模式 课程结构 教学改革  舞蹈
期刊
利刃出鞘,利箭离弦,看长风直去,万里山河。恰似穿透云端的清越鸽哨,我们,同中国一起,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起,再一次昂首阔步进入了新时代。  是金山银山座座起,绿水青山处处留;是上得九天揽月,下得海底探骊;是三春两岸共,一梦九州同。可又曾知,那三更灯火不夜天,却是恪尽职守不枕眠;那辉煌壮阔的盛世图景,却是坚毅无言的负重前行;那寻至碧柳繁荫处,待到山花烂漫时,却是“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期刊
我要一场雪的用意 是我们相惜已久  借这一场雪来掩盖我所看到的一切  太多的虚伪和贪婪注定把真实击败  鸟儿们嚷嚷着说为了生存 不是强盗  我不想看见 就连那些所谓的名人  左手握一本文集,右手握一把匕首  從俗世出来 又混入人群  一场雪可以做到  让这些人暂时地干净
期刊
山居秋思  白露凝寒霜,红叶染秋山。苍苔煮黄酒,醉看星满天。  闲情偶记(一)  梦里春已残,醒来秋正酣。过往如黄叶,纷纷落眼前。  闲情偶记(二)  梦里依稀在,觉来不见君。病酒与睡宜,缱绻思来春。  秋韵酬唱  无边丝雨细如愁,雾霾浓重锁西楼。长夜孤栖衾枕寒,何日晴窗忆红烛?  夜雨初晴  秋雨滴落相思稠,朝霞烂漫如画轴。莫羡长天云飞腾,日出幻象转眼休。  山秋偶得  城里淫雨起愁烟,乡村如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