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师幼关系

来源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_f_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幼儿教育十分重视师生关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为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必须热爱、尊重幼儿。
  关键词:幼儿教育;尊重;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许多幼儿园都贴着大标语-“我爱我的幼儿园”。老师们写标语的动机当然无可非议,但爱是一种情感,是个体自身的一种体验,是不能强迫的。问题的关键不是这几个字写得多大,周围有多少美丽的装饰,而是孩子们是不是真正爱这个幼儿园、这个幼儿园的老师。在这方面,很多老师总结出了好的经验。有位老师说“我们要用母亲般的爱赢得孩子们的心。”一次,幼儿园的方力小朋友在奶奶走后不久就哭了。这位老师抱起他,亲切地问:“你现在有什么需要我帮助吗?”方力说:“我想喝水。”这位老师满足了他的要求,他笑了。从这以后,他一有事就来找老师帮忙。可见,这位小朋友已经对老师产生了情感上的依恋。这位老师还总结出了当孩子紧张时,当孩子高兴时,当孩子难为情时……自己应该采取的不同策略。由于老师无微不至地关怀每个幼儿。使孩子们发自内心地热爱幼儿园。
  我们认为,热爱、尊重幼儿,集中体现了保护儿童权利的思想,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使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永恒主题。
  一、了解幼儿特点
  了解幼儿,是寻求“适合儿童的教育”的开端。
  《纲要》每个领域的第一条都写的是“幼儿特点”、也足见它的重要。我们既要认识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又要了解本班幼儿的具体特点。教师的教育水平最终取决于教师掌握和应用儿童发展知识的水平。
  为提高这一水平。教师需要踏踏实实得学好卫生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前教育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观察与思考,读懂“孩子”这本书。
  观察,是在实践中了解幼儿特点的主要途径。敏锐的观察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观察活动,应该伴随教师与幼儿接触、交往的全过程。
  对于观察,我们特别需要关注以下三点。
  1.热爱幼儿是观察的情感基础。
  当我们和幼儿建立了深厚情感时,就自然会产生观察幼儿的动机。一位老师正要和一
  个小朋友拉圈玩游戏,这个小朋友却突然跑开了。幼儿一个小小的异常举动,引起了老师的关注。她深入观察这个孩子的其他言行,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终于发现了这名幼儿的一系列异常行为。后来,这个孩子被确诊为“轻度言行自闭症”。由于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这位小朋友很快痊愈,并按时上了小学。这位老师是全国优秀教师。他的这种观察不是为了应付差事,而是出自对幼儿诚挚的爱,出自教师的高度责任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要我观察”变成“我要观察”。这是做好观察的第一步。
  2.思维的积极参与是提高观察效果的关键。
  观察,不仅要把事实“记录”下来,还要对他进行分析,并作出有关的教育决策。所以,观察要以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做背景,以一定的实践经验做基础。刚才谈到的那位老师,就是边观察边思索,才发现了孩子的异常行为。所以,观察要与思考同步。
  3.幼儿身心发展状况是观察的内容。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因此。幼儿身心发展的现状就是我们要观察的内容,《纲要》中的总目标及各领域的目标,为我们提供了观察的内容框架。比如,保教工作总目标的第一条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添体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那么,幼儿身体发育是否正常,刚入园的儿童生活习惯怎样……就是我们观察的内容。
  总之,只有深入了解幼儿的特点,才可能实施“适合儿童的教育”。
  二、增强自身的榜样作用
  在以“教材”为中心的旧课程体系中,教师只是一个“二传手”,一个机械的和呆板的“搬运工”。与现代幼儿教育相应的新课程体系,却把教师看做课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有位教师在一篇题为《孩子教育了我》的笔记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一次,她看到几个小朋友正在玩游戏---上幼儿园。一个孩子厉声说:“我是刘老师,咱们该上课了,你们都坐好!小脚并齐,小手放腿上。谁淘气---般小椅子一边坐着去!”这位老师当时心里一惊,这不正是自己吗?便立刻反思了自己的言行。所以,她说是孩子教育了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好模仿”是学前儿童突出的特点。而教师又是幼儿心目中极有影响力的人,所以,教师常常成为幼儿自觉或不自觉模仿的主要对象。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就的课程观却忽视了这一点。新的课程确立了教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一个进步。因此,我们认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是“教育源”。
  为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需要,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是教师的榜样这一“潜在课程”,在幼儿身心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切忌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不同的孩子
  在孩子们生活的世界中,最令他们伤心的事“你不如别人”,最使他们受刺激的话是“瞧瞧人家,再看看自己。”如果我们常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不同的孩子,他们更多的是会感到自卑。说实话,每个孩子都是有差异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可能是一样的速度,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其个性特点,在我们读到每一本不同的书时,应该按照他们各自的特点去欣赏每一页,每一行,这时,你将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有不同的成长足迹,他们在一天天长大。让孩子和自己的过去比较,他们将获得更多的自信。
  让我们走进童心世界,学会读懂“孩子”这本书。这些书装帧不同,内容各异,每一本书都展示出丰富多彩的画面,它不仅给我们带来快乐,还常常给我们以启示。让我们都拥有一颗童心。让我们用欣赏的目光去读每一本书!
其他文献
摘 要:人的一生离不开教育,在诸多的教育中,可以说幼儿教育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其接受教育的群体较为特别。作为幼儿,其身心的发展和处于其它阶段的孩子不同,因此在对幼儿展开教育的时候会有一定的难度,游戏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最佳方法,但是游戏这种方法控制起来又会有些困难,因此材料的运用是进行对幼儿的游戏教育的重要环节,巧妙的运用生活材料对幼儿进行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本文围绕如何利用生活材料对幼儿进行游戏
摘 要:游戏和体育运动为学前儿童提供了大量的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机会,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取决于学前儿童主体性感受。运动是如何通过培养学前儿童的合作、交往能力和优秀的心理品质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呢?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运动;学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作用  中图分类号:R749.94 文献标识码:A  学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学前儿童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对陌生人的适应能
摘 要:“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先生的人生格言。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我将继续以陶行知先生的理念严格要求自己,提醒自己,用爱和智慧启迪学生的心灵,让陶行知思想伴随我的教学成长。  关键词:每个人;学生教育;师爱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在人生的辞典里,“爱”一词最为广博而深奥,但在每个人爱与被爱的生活中,它显得又是那么单纯与具体。
摘 要:农村幼儿园教学活动需要结合幼儿园儿童的实际性格特点和认知能力,开展丰富多样的幼儿游戏活动,在充分调动幼儿游戏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丰富幼儿的游戏活动情感体验。本篇文章主要对农村幼儿园利用生活材料丰富幼儿游戏活动的方式进行研究,并提出结合幼儿兴趣,开展游戏活动;结合幼儿生活,丰富游戏资源;结合幼儿家庭,开展亲子活动等相关建议,使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能够更加多姿多彩。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
摘 要: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一个具备健康人格的现代人,所以,教育决不仅仅是某一种技术,而应当是一种素养,是一种大智慧。本文从活用“教材习题”让学生学习更高效、培养小学生说数学的能力、加强实践,跳出作业的“纸上谈兵”三个方面来阐述,诠释了教育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潜在价值的过程。  关键词:智慧选择;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A  一、活用“教材习题”让学生学习更高效。  
摘 要:幼儿语言的发展是幼儿园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本文主要讲述现代教学媒体对幼儿语言发展的的影响,从合理运用影音,适时使用实物投影,巧妙运用教学课件,利用网络资源共享等四个方面由陈到新、由单一到多样、由教师的主动变为师生的互动,阐述了现代教学媒体的现状及特点,以及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产生的深厚影响。  关键词:教学媒体;语言发展;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
摘 要:本文通过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引入多媒体教学的概念,进而拓展到幼教信息化,对实现幼教信息化必须具备的条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研究,对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并从教学需要的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两方面入手,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分析,旨在构建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教学模式,促教学手段的改进,使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有利于促进幼儿参与游戏和各类活动,并能帮助幼
摘 要: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就是交流,而传达交流的重要工具就是语言。语言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情感的重要方式,在幼儿与幼儿之间利用语言可以彼此进行最基本的交往,小班阶段(三到四岁)是幼儿学习发音和进行口语表达的关键时期。和幼儿谈话是以对话形式进行语音交往,在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谈话活动。鉴于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年龄特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创设宽松的氛围以便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