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外出学习,校本培训。听了不少教师的课,经常发现有的老师一堂课下来,除了运用多媒体外,黑板上只有一个课题。对于小学生来说,精心设计的板书不仅能疏通课文脉络、理清课文结构,而且能突出重点、点化题旨,使学生准确、科学地把握和理解课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板书
特级教师斯霞说:“好的板书对于提纲挈领地了解课文内容,对于把握课文的关键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必须慎重考虑,精心设计,切忌随心所欲,杂乱无章,要为设计板书费一番心血。”在这里,我想旗帜鲜明地提出——向语文课堂板书要质量!
一、向语文课堂板书要质量,就要体现完整的语文学习过程
一般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在上课前十分注意板书的研究与设计。可以说,有些教师在上课前除了熟悉教材、教案之外,对板书如果能做到了然于胸,那么这堂课的具体框架已能完全成型。反之,如若教师对板书设计缺乏钻研,蜻蜓点水,浮于表面,把握不住重点,突破不了难点,那么课堂教学显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苏教版十一册语文第6课《船长》篇幅较长,难点颇多。通过对这篇课文的认真研读,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我设计了如下板书(见板书一)。扣重点,化难点,努力体现语文学习的过程完整性。本文所举《船长》的板书为这篇课文的整体板书,即由第一课时开始直至课文学习结束。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品读,充分发挥板书的辅助功能,既让学生理清了文章思路,明确了文章重点(“诺曼底”号遇险 船长指挥自救 人们脱险,船长殉职),更重要的是有效引导了学生从遇险后人们的前后表现这个方面来感受船长巍然的形象,体悟其身上散发的光辉人性美(临危不惧,忠于职守,舍生忘死),也更好地理解了文中“做人之道”“英雄”的内在含义。
板书一:
人们 船长
遇险 不可开交 临危不惧
6.船长 自救 井然有序 忠于职守 英雄
履行做人之道
殉职 深情凝望 舍生忘死
二、向语文课堂板书要质量,就要体现语文课堂的价值追求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永远的价值追求。既要“咬文嚼字”,又要“熏人立人”。为此,语文教师的课堂板书也应努力体现语文课堂的价值追求。下面以苏教版十一册课文《爱之链》为例来谈。
文章极其细腻地描写了发生在一个严寒冬夜中的充满爱的故事:下岗的乔依无偿帮老妇人修好汽车,老妇人在用餐时又得到了乔依妻子的悉心照顾,受到爱的感染,留下一些钱悄悄地离开了。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努力使自己设计的课堂板书体现语文课堂的价值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见板书二)。
板书明晰地显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人物出示及箭头符号的设计上可使学生较好地理解课题的第一层含义:这是一条轮回循环的“爱之链”;人物前的省略号表示他(她)们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人物后的省略号表示他(她)们会怀着爱心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联系课文内容教师引领学生深刻感悟课题的另一层含义:这还是一条无限延伸的“爱之链”。品读文章的时候,抓重点段落,扣住乔依的“爬”(爬进车底)“蹭”(蹭破手脚),感受其有一颗乐于助人的“诚心”;扣住老妇人的“装”(钱装进纸包)“留”(留下真心话语),感受一颗传递爱的“善心”;扣住女店主的“端”(端茶送饭)、“送”(送上雪白毛巾),感受其有一颗真诚服务的“热心”——三个人都有一颗共同的“爱心”。这样的“扣词品人”,这样的理解课题内涵,较好地达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板书二:
7.爱之链
(爬、蹭) (装、留)
……乔依…… 修 车 ……老妇人……
(诚心) (善心)
宽 爱 资
慰 助
(端、送)
……女店主……
(热心)
三、向语文课堂板书要质量,就要体现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
板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直观表达的艺术。板书对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加工和提炼,将教学内容结构化、系统化、最优化。因此,语文课堂板书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结晶。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对教材应该具备较强的理解力和感悟力,对教材有着独特的个性解读,以敏锐的目光捕捉教材的重难点,力求用高度概括的语言以板书的形式加以体现。板书运用得恰当,有助于学生掌握文章的重点。因此,语文教师都要重视课堂板书的作用与设计,使我们的板书成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微型教案”。
(作者单位:溧阳市古渎小学)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小学语文 板书
特级教师斯霞说:“好的板书对于提纲挈领地了解课文内容,对于把握课文的关键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必须慎重考虑,精心设计,切忌随心所欲,杂乱无章,要为设计板书费一番心血。”在这里,我想旗帜鲜明地提出——向语文课堂板书要质量!
一、向语文课堂板书要质量,就要体现完整的语文学习过程
一般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在上课前十分注意板书的研究与设计。可以说,有些教师在上课前除了熟悉教材、教案之外,对板书如果能做到了然于胸,那么这堂课的具体框架已能完全成型。反之,如若教师对板书设计缺乏钻研,蜻蜓点水,浮于表面,把握不住重点,突破不了难点,那么课堂教学显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苏教版十一册语文第6课《船长》篇幅较长,难点颇多。通过对这篇课文的认真研读,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我设计了如下板书(见板书一)。扣重点,化难点,努力体现语文学习的过程完整性。本文所举《船长》的板书为这篇课文的整体板书,即由第一课时开始直至课文学习结束。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品读,充分发挥板书的辅助功能,既让学生理清了文章思路,明确了文章重点(“诺曼底”号遇险 船长指挥自救 人们脱险,船长殉职),更重要的是有效引导了学生从遇险后人们的前后表现这个方面来感受船长巍然的形象,体悟其身上散发的光辉人性美(临危不惧,忠于职守,舍生忘死),也更好地理解了文中“做人之道”“英雄”的内在含义。
板书一:
人们 船长
遇险 不可开交 临危不惧
6.船长 自救 井然有序 忠于职守 英雄
履行做人之道
殉职 深情凝望 舍生忘死
二、向语文课堂板书要质量,就要体现语文课堂的价值追求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永远的价值追求。既要“咬文嚼字”,又要“熏人立人”。为此,语文教师的课堂板书也应努力体现语文课堂的价值追求。下面以苏教版十一册课文《爱之链》为例来谈。
文章极其细腻地描写了发生在一个严寒冬夜中的充满爱的故事:下岗的乔依无偿帮老妇人修好汽车,老妇人在用餐时又得到了乔依妻子的悉心照顾,受到爱的感染,留下一些钱悄悄地离开了。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努力使自己设计的课堂板书体现语文课堂的价值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见板书二)。
板书明晰地显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人物出示及箭头符号的设计上可使学生较好地理解课题的第一层含义:这是一条轮回循环的“爱之链”;人物前的省略号表示他(她)们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人物后的省略号表示他(她)们会怀着爱心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联系课文内容教师引领学生深刻感悟课题的另一层含义:这还是一条无限延伸的“爱之链”。品读文章的时候,抓重点段落,扣住乔依的“爬”(爬进车底)“蹭”(蹭破手脚),感受其有一颗乐于助人的“诚心”;扣住老妇人的“装”(钱装进纸包)“留”(留下真心话语),感受一颗传递爱的“善心”;扣住女店主的“端”(端茶送饭)、“送”(送上雪白毛巾),感受其有一颗真诚服务的“热心”——三个人都有一颗共同的“爱心”。这样的“扣词品人”,这样的理解课题内涵,较好地达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板书二:
7.爱之链
(爬、蹭) (装、留)
……乔依…… 修 车 ……老妇人……
(诚心) (善心)
宽 爱 资
慰 助
(端、送)
……女店主……
(热心)
三、向语文课堂板书要质量,就要体现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
板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直观表达的艺术。板书对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加工和提炼,将教学内容结构化、系统化、最优化。因此,语文课堂板书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结晶。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对教材应该具备较强的理解力和感悟力,对教材有着独特的个性解读,以敏锐的目光捕捉教材的重难点,力求用高度概括的语言以板书的形式加以体现。板书运用得恰当,有助于学生掌握文章的重点。因此,语文教师都要重视课堂板书的作用与设计,使我们的板书成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微型教案”。
(作者单位:溧阳市古渎小学)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