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分析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ita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传承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本身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学科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学生成长而言,学习传统文化就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传承民族精神的表现,从语文学科学习的角度来看,近年来各版本高考试卷也不断体现“文化传承”相关的知识点。为此,许多教师开始尝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但是由于缺乏先进教学理念引导,导致实际教学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如何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值得每位高中语文教师思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改革;实践分析
  传统文化本身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诗词歌赋、饮食文化、音乐绘画都是传统文化的具体形式与载体,在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也随着时代发展被赋予更深层次的内涵。高中语文课堂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平台,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时期,以传统文化学习为主要途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至关重要。但是当前传统文化教育渗透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只有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传统文化才能发挥其育人价值。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供参考。
  1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传统文化教育理念落后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也是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个人素质往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产生深远影响。当前许多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思想仍然过于保守,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考试层面,教学过程中只强调依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布置學习任务,对于大纲中为体现的传统文化知识不够重视。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往往以“死记硬背”为主,填鸭式的课堂普遍存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机械性的背诵任务虽然能够帮助学生短时间内加深传统文化知识的印象,但是从长远看,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1.2 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学生价值观念出现偏差,在感知先进科学技术的过程中,逐步丧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许多学生有意识地庆祝“圣诞节”“平安夜”“万圣节”等洋节日,却越来越淡化“重阳节”“端午节”甚至是“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在缺乏传统文化认同感的情况下,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文化认同感薄弱同时也影响了高中语文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效果,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
  2.1 创设教学情境,提升传统文化教育趣味性
  充满趣味的传统文化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具体而言,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之前,必须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除了基础的文学知识讲解之外,教师还应结合不同语境内容,选择恰当的情境创设思路。举个例子,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经典作品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经典影视作品《红楼梦》中的片段,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进而提高传统文化教学效果。
  2.2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传统文化情节
  语文本身是一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学科,传统文化传承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为关键的是通过教学将传统文化知识延伸到生活实际中,培养学生传统文化情节。高中语文课堂体现的传统文化知识只是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冰山一角,除了课本知识讲解,教师还应从生活中挖掘传统文化教学素材。举个例子,在端午节前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学习的角度观察生活现象,吃粽子、赛龙舟都是生活中端午佳节的必备活动。以此为出发点,教师可以联系吃粽子是为了“祭奠屈原”这一传统文化知识,抓住每一个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才能逐步培养学生传统文化情节及传统文化认同感。
  2.3 拓展课外阅读,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储备
  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一环,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教师除了对课本中提到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之外,还可以通过拓展课外阅读的形式,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储备,完善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架构。高中语文课本中含有许多节选自经典作品的片段,教师利用教材中体现的知识点进行延伸,为学生推荐《论语》《红楼梦》《诗经》等等经典作品,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原著,这样一来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方面的知识储备越来越多,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至关重要,新时代高中语文教师必须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各个教学环节渗透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升传统文化教育趣味性,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传统文化情节,拓展课外阅读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储备,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静.浅析传统文化如何促进学生发展[J].学周刊.2019(28).
  [2] 罗正怡.浅论中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实施途径[J].戏剧之家.2019(09).
  [3] 朱旭,闫正艳.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文学教育(下).2016(07).
其他文献
枣大球蚧是森林生态系统组成的一部分,其发生发展受到众多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枣大球蚧发生发展对林果业的发展影响比较大,因此研究枣大球蚧监测、预报和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该
绘本因故事性强、趣味性强、教育性强等特点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用绘本阅读,指
摘 要:目前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改革,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库是实现专业与企业之间资源融合的最佳方式。本文以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乳制品生产与控制》课程为例,探究校企共建共享资源库平台的结构设计。  关键词:校企合作 共建共享 教学资源库 设计  1 校企共建共享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是推进“互联网+职业教育”、深化职业教育
<正> 在社会主义企业中,劳动者是主人,对劳动有巨大积极性,但是,这种积极性是内在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挥出来。企业的领导者要想增强企业的活力,就必须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
<正>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之间广泛进行横向经济联合,已成为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安阳商业机械厂,在对内进行一系列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又
<正> 平顶山市新华区华宝商场是利用集资方式筹建的集体性质的大型综合商场。总投资七百万元,其中集资金额五百万元;建筑总面积为一万七千平方米。第一期工程百货营业大楼,已
<正> 法国是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国有经济历史较长,规模较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为了奋战,首先将铁路和十多家军工企业收归国有。大战后,戴高乐政府为了恢复和重建法国
2020年3月5日,航空工业昌飞援鄂白衣战士沈娟在湖北省随州市战"疫"一线火线入党,面向庄严的党旗郑重宣誓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从事临床工作15年的沈娟是一对双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路径和教学内容,因此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结合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创设多种的教学方式。本文主要从创设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等方面探索,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与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灵活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情境;教学方式;课外阅读  
<正> 日本大型企业集团有六个:三菱企业集团、三井企业集团、住友企业集团、富士企业集团、三和企业集团、第一劝业银行集团。其中最大的企业集团是三菱企业集团。该集团创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