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番茄传奇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x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它长在哪里
  春光明媚的一天上午,我带着班上的孩子来到西操场玩大型玩具。突然,源源惊讶地对谭博文说:“快看!那棵树下有一个番茄!”“这里怎么会有番茄呢?”大家惊喜地讨论着,易隽昕说:“是从这棵树上掉下来的吧?”“这个不是番茄树,是梧桐树呀!”邹子轩急忙反驳道。
  户外锻炼结束,进入教室后,孩子们还在讨论番茄的事情,我趁热打铁地问:“谁知道番茄是长在哪里的?”陶艺说:“那肯定是长在土里的,不然怎么会在地上?”陈俞彤急切地说:“不对!我奶奶说过所有的瓜都是长在藤上的。”“‘藤’,新名词,什么叫‘藤’呢?”这次,孩子们讨论得更热烈了。“藤,就像一根电话线一样,一弯一弯地在地上爬。”魏銘阳说着,便立刻从科学区中拿出一本《种子与植物》的图画书:“你们看这就是藤,我说的对吧?”“对!没错。”皓皓惊喜地叫起来,“看!书上的藤也结了个小番茄。”这立刻验证了陈俞彤的说法。番茄既不长在树上也不长在土里,番茄是长在藤上的。
  一颗小番茄带给孩子们探索的乐趣,在探究过程中孩子们经历的质疑、争执、合作、接纳,比一节科学活动《认识番茄》更吸引幼儿。在探讨中,孩子们内心那颗科学的种子也在逐渐萌芽。
  风从哪来
  “既然番茄是长在藤上的,它怎么会跑到我们的校园里呢?”“一定是被风吹来的。”“不对,番茄那么重,风怎么吹得动!”“番茄的种子,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吹到哪里,它的家就在哪里呀!”“风有这么神奇的本领?”“风在哪里呢?”“风在外面!”乐乐抢先回答,然后得意洋洋地看着其他伙伴。
  “很好,可以再具体一些吗?”我鼓励孩子们继续往下说。
  “风在车窗上,爸爸每次给我打开车窗透气时,我都能听到呼呼的风声。”
  “站在山坡上,风会吹起我的裙子!”
  “树上也有风,吹得树枝摇摇摆摆。”
  “风在手上。”源源的声音刚刚冒出来,就被一阵哄笑声打断。“哈哈哈,风怎么会在手上?”源源被大家笑得脸都红了,想了又想,才鼓足勇气走到陈俞彤的面前,两只小手掌放在她的耳旁上下上下扇动起来,果然有风!其他孩子也学源源的动作用手扇风,“真的有风耶!”“原来源源说的没错!”孩子们开心地互相演示着交流着。我也被孩子们所感染,“源源,真棒!风会在手上,风还会在哪里呢?”接下来孩子们的答案更让我惊喜。
  “风在脸上,爸爸带我骑自行车的时候,风在脸上挠我的痒痒。”
  “当我大口喘气时,有风从我的嘴巴里跑出来。”
  ……
  孩子们海阔天空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一脸的兴奋和快乐。孩子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让他们畅所欲言,他们总会有奇思妙想。
  我要做什么
  第二天晨间锻炼时,又路过那里。陈俞彤大声嚷道:“看,这个番茄好像被别人吃了一口扔在这儿的。”沈鑫茹拿了一根小棍子,拨了一下番茄,番茄翻了个身,果然被咬过了。这下,事情有了答案:“小番茄是被别人咬过后扔到大树下的。”
  “是谁乱丢番茄?”很快小朋友们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了:“肯定是小朋友乱丢的。”“那为什么不扔进垃圾桶呢?”“一定是他们忘了。”“乱丢垃圾,不文明!”“再过几天番茄会腐烂,就会生小虫。”“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大家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做个爱护环境的“宣传插牌”,放在那里提醒幼儿园的小朋友们。
  问题解决了,我带着孩子们开开心心地回到了活动室。经历了这次事件,孩子们收获不少,认识了番茄的家,风在哪儿和保护环境。而我的收获则更多。作为教师和家长双重身份的我,发现了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教育的契机,只要抓住孩子感兴趣的点深入下去,远比规规矩矩地上一节教学活动课更能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
其他文献
他的妈妈万宇是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从事儿童阅读推广工作。本刊特约她写来文章,讲述孩子写诗的故事,希望能给父母以启发。  当每个孩子降生的时候,作为父母,我们高兴骄傲又深有责任感,都想把最好的奉献给孩子。除了吃喝用玩的物质之外,我们是不是还可以给孩子一个花园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成长得更自由舒展?  为什么我们会让孩子读诗写诗?因为诗歌是生命的片段,是感动的瞬间,是语言的精粹。  相较于完整记叙
期刊
灵魂有温度,文字才有温度。  心中有悲悯,文章才有情怀。  冬夜,薄雪,光阴闲散似轻梦。  洗漱完毕,儿子乐滋滋地挤到我身边,一起享受听书的闲情逸趣。富有质感的音频把心绪熨得平平展展,诙谐的调侃叫人忍不住笑得泪花飞溅,细腻的笔触让人心生温暖。  在所听的篇目中,儿子尤爱老舍先生的散文《小麻雀》。老舍写得真有意思,儿子感叹,特别是对小麻雀的细节描写。难得有如此兴致,我让儿子说来听听。“小黑豆眼儿顶大
期刊
为什么越管,成绩越一般?  我家孩子今年三年级。我是高校老师,平时不坐班,从一年级开始每天下午都陪女儿写作业或复习功课,但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般。班上有几个孩子,家长工作都挺忙,没时间或者精力管他们,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  陪伴孩子需要花时间,但并不是陪伴时间越多,陪伴效果就越好。陪伴的“质”要比陪伴的“量”重要得多。  在咨询中,我接待过一些高学历家长,通常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是高期待,一旦孩子
期刊
没想到,母亲的一个举动,让我默默流下了眼泪……  五年级时,我们正学到圆的知识,几乎每天都要用到圆规。圆规对我也特别亲,尖尖的小嘴不时在我的手背上留下红红的唇印,疼得我龇牙咧嘴。  一次,我正在房间里写作业,恰好遇到一道画圆的题。我随手去摸文具盒里的圆规,咦?圆规竟然莫名地消失了。我忙站起身,翻箱倒柜地找了半天,也没见其踪影。无奈之下,我习惯性地喊:“妈,帮我找一下圆规。”  “好的,等一会儿!”
期刊
阳光明媚的午后,美食界举行了主题为“究竟是荤食还是素食对人类有益”的辩论。主持人菠菜话音刚落,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会就拉开了帷幕。  荤食第一名猪肉抢先表明观点:“民以食为天。我们猪肉是不可或缺的食物,‘家’这个字就证明,没有我们猪,岂能有人类的家?”  见猪肉语惊四座,蔬菜之首红薯不甘示弱,争辩道:“我们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美食,含有丰富的淀粉、胡萝卜素以及钾、铁等十余种微量元素,人们把我们当作宝。
期刊
我今年9岁,身高1.35米。我的眉毛是一字眉,我的鼻子尖尖的,脸蛋白白的,头发比墨水还黑。我的眼睛很特别,不仅炯炯有神,而且一笑起来,就眯成了一条线;生气的时候,眼睛就瞪得大大的,而且有的时候是一个单眼皮一个双眼皮呢。  我的性格活泼开朗,喜欢和同学们交流,不过有时候,我也会出一些鬼点子哦!嘻嘻!  我最大的爱好是看书,我只要一看书,就很容易被书里的精彩内容迷住了。  有一天,我在房间里看一本童话
期刊
一  每接手新的班级,双休日我总喜欢给孩子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体验作文”,如跟爸爸妈妈学烧菜、学洗衣服、打扫房间等。从每周一反馈的情况看,大多数家长和孩子都喜欢这样的作业,但也发现个别孩子的不如意。  宁宁是个长得秀气的小女孩。上课时,她总是默不作声,一般不轻易举手发言,低着头不知在课桌下忙什么,不时需要老师点名提醒。最近一段时间,她的“体验作文”总不能按要求完成。说实在话,平时,我也没少花时
期刊
望着重新恢复生机的植物角,望着一株株优雅多姿的兰花,望着孩子们照料兰花时专注的神情,孩子们也许并不知道,我欣赏的风景里还有他们呢!  不知不觉,春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然而,当我走过班级的植物角时,那些可怜的植物,枯的枯,死的死,只有几棵芦荟、仙人掌还顽强地生存着。回想孩子们刚把这些植物带到教室时,整个班级一派生机勃勃。为了照管好这些花花草草,我在班级里还特地设立了给植物浇水的岗位。可孩子们哪里知
期刊
月儿初上,静谧的月光照进了一条小巷。  小巷里一堵斑驳的围墙上,趴着一只壁虎。这只壁虎的身体奇大,显得笨重又臃肿。身材小巧的同伴们看见了,说:“我可不想看见这么丑的家伙!”他们纷纷爬走,不理他了。  大壁虎趴在墙角的黑影里,孤独、沮丧、忧伤……  扑通,一辆玩具小汽车被人扔出了门。  这是一辆多么小的汽车啊!他只有肥皂盒那么大,灰头灰脑,黯淡無光,和主人那些崭新锃亮的玩具车简直不能比。虽然他还能开
期刊
去年的某一天,翻看报纸时,忽然读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星琦。文章閑闲散散地谈论着一些关于石头收藏的故事,温暖而生动。把文章剪下来,收藏好,我知道,一定是他,我大学时的班主任兼古代文学老师。  一瞬间,往事暖暖而来,忽然间就很想念。  记得大四那年,我去江阴一所中学实习。心中胆怯,天又寒冷,有点手足无措。一天晚上,我从家乡带了点浓郁的沙洲优黄酒,和一起实习的同学聚餐,带队的星琦老师也参加了。他说过啥鼓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