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班级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ci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望着重新恢复生机的植物角,望着一株株优雅多姿的兰花,望着孩子们照料兰花时专注的神情,孩子们也许并不知道,我欣赏的风景里还有他们呢!
  不知不觉,春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然而,当我走过班级的植物角时,那些可怜的植物,枯的枯,死的死,只有几棵芦荟、仙人掌还顽强地生存着。回想孩子们刚把这些植物带到教室时,整个班级一派生机勃勃。为了照管好这些花花草草,我在班级里还特地设立了给植物浇水的岗位。可孩子们哪里知道这些花草的不同习性,只是一味地浇,结果个把月下来,大部分植物都被活活养“死”了。我不由想起老舍先生在《养花》里说的:“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如果让孩子们都能享受到养花的乐趣该有多好呀!于是,我悄悄地展开了行动……
  班会课上,我动情地给孩子朗读了老舍先生的名作《养花》。接着,我用PPT介绍起兰花来。从“古诗词中的兰花”到“名人与兰花的故事”,从“兰花的品种”到“兰花的价格”……随着PPT展示的一张张幽雅精致的兰花图片,孩子们也一点点了解了兰花,不时发出啧啧赞叹。“我们也来养兰花吧!”小周同学脱口而出。
  第二天,小琪、小瑞等几个孩子就带来了自己家里的兰花,班级的植物角重新有了生机。课间,我也凑过去跟他们一起观赏讨论:这几盆兰花分别是什么品种,应该什么时候浇水,一次浇多少水,怎样浇水……大家觉得既然养兰花有这么多讲究,就不能交给一个人负责,最好是自己养自己的,还可以比一比谁是养兰花的能手。于是,我们班的养兰花比赛正式开始了。
  随后的一两个星期,孩子们都忙开了。小杨、小婷一有空就围在自己的兰花旁,给它们喷水、松土。小程前几天带了一盆兰花,这两天又带回了家,他觉得自己的花盆不美观,要重新移栽。等他再带来的时候,原本的塑料盆换成了漂亮的青花瓷。小军、小桦和小纬还给自己的兰花写了一段文字,介绍了兰花的品种、生长特点……最辛苦的是小菁,她每到星期五就把这一大盆兰花捧回家,星期一再带过来,因为她的兰花每天要晒两个小时的太阳。
  到了紧张的期末复习阶段,课堂上的学习节奏变快了,学习压力也比平时大了不少。可是,孩子们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兰花,这也成为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调节身心、放松心情的方式。更让我意外的是,几个一下课就四处乱奔的男生也常常围在植物角旁,或是评头论足一番,或是发出一阵阵赞叹。望着重新恢复生机的植物角,望着一株株优雅多姿的兰花,望着孩子们照料兰花时专注的神情,孩子们也许并不知道,我欣赏的风景里还有他们呢!
  有了兰花的陪伴,这个学期似乎过得特别快。转眼到期末评比了,孩子们把自己的兰花打扮得精神抖擞,不仅把花盆擦得干干净净,就连每一片叶子都洗得青翠可爱。我和孩子们一字排开,认真欣赏着每一盆兰花。小杨的吊兰姿态优美,让人印象深刻;小琪的君子兰叶片肥厚,郁郁苍苍;小天的蟹爪兰形态奇特,花朵艳丽;小珺的紫罗兰色彩典雅,蓬蓬勃勃……这些孩子都拿到了一张“养兰能手”的小卡片。小亦、小健养的兰花,像被霜打过似的,两个孩子不好意思地说,他们不是忘了浇水,就是拼命浇水。我安慰道:“没关系,现在知道了也不晚。”小健马上胸有成竹地說:“明年比赛我一定能得冠军!”
  此时此刻,我不由又想起老舍先生的另一句话,“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是养花的乐趣,不也是教育的乐趣吗?
  编辑 朱璐
其他文献
咋就坐不住呢?  我很怀念儿子放牛小学低年级的时光,特别懂事,学习根本不用操心。现在四年级了,老师反映他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小动作多。在家里情况更糟糕,只要坐到书桌前,不是找书就是找本子,再就是选笔。磨磨蹭蹭十几分钟过去了,才开始写字、做题。我计算过他安静坐在椅子上持续写字的时间,很难超过十分钟,便嚷着渴了;喝完水坐到椅子上,十分钟内肯定要上卫生间;在我压着怒气的催促下,他不情愿地再次坐到椅子上。
期刊
哈佛大學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另有专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影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对父母来说,刚开始时与其说是让孩子帮忙,还不如说是给父母增加负担。但这却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大好时机。四五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协调能力、灵敏度和集中力
期刊
中午,出于好奇,我来到了草丛里,观察起蚂蚁来。  蚂蚁的头圆圆的,就像大头宝宝。从头顶抽出来两根长长的天线,这就是蚂蚁的触角。可别小瞧了它,蚂蚁外出办事,诸如辨别气味,寻找食物,甚至打“电话”都得靠它。  蚂蚁的胸——相當于人类的腰,就显得细一些。我想,蚂蚁们聚会时,搂着这小蛮腰跳上一曲恰恰舞,肯定灵活无比。蚂蚁身穿黑西装,要是能像人一样站起来,那呈倒三角的“啤酒肚”绝对有绅士风度。蚂蚁有六足,不
期刊
他的妈妈万宇是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从事儿童阅读推广工作。本刊特约她写来文章,讲述孩子写诗的故事,希望能给父母以启发。  当每个孩子降生的时候,作为父母,我们高兴骄傲又深有责任感,都想把最好的奉献给孩子。除了吃喝用玩的物质之外,我们是不是还可以给孩子一个花园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成长得更自由舒展?  为什么我们会让孩子读诗写诗?因为诗歌是生命的片段,是感动的瞬间,是语言的精粹。  相较于完整记叙
期刊
灵魂有温度,文字才有温度。  心中有悲悯,文章才有情怀。  冬夜,薄雪,光阴闲散似轻梦。  洗漱完毕,儿子乐滋滋地挤到我身边,一起享受听书的闲情逸趣。富有质感的音频把心绪熨得平平展展,诙谐的调侃叫人忍不住笑得泪花飞溅,细腻的笔触让人心生温暖。  在所听的篇目中,儿子尤爱老舍先生的散文《小麻雀》。老舍写得真有意思,儿子感叹,特别是对小麻雀的细节描写。难得有如此兴致,我让儿子说来听听。“小黑豆眼儿顶大
期刊
为什么越管,成绩越一般?  我家孩子今年三年级。我是高校老师,平时不坐班,从一年级开始每天下午都陪女儿写作业或复习功课,但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般。班上有几个孩子,家长工作都挺忙,没时间或者精力管他们,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  陪伴孩子需要花时间,但并不是陪伴时间越多,陪伴效果就越好。陪伴的“质”要比陪伴的“量”重要得多。  在咨询中,我接待过一些高学历家长,通常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是高期待,一旦孩子
期刊
没想到,母亲的一个举动,让我默默流下了眼泪……  五年级时,我们正学到圆的知识,几乎每天都要用到圆规。圆规对我也特别亲,尖尖的小嘴不时在我的手背上留下红红的唇印,疼得我龇牙咧嘴。  一次,我正在房间里写作业,恰好遇到一道画圆的题。我随手去摸文具盒里的圆规,咦?圆规竟然莫名地消失了。我忙站起身,翻箱倒柜地找了半天,也没见其踪影。无奈之下,我习惯性地喊:“妈,帮我找一下圆规。”  “好的,等一会儿!”
期刊
阳光明媚的午后,美食界举行了主题为“究竟是荤食还是素食对人类有益”的辩论。主持人菠菜话音刚落,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会就拉开了帷幕。  荤食第一名猪肉抢先表明观点:“民以食为天。我们猪肉是不可或缺的食物,‘家’这个字就证明,没有我们猪,岂能有人类的家?”  见猪肉语惊四座,蔬菜之首红薯不甘示弱,争辩道:“我们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美食,含有丰富的淀粉、胡萝卜素以及钾、铁等十余种微量元素,人们把我们当作宝。
期刊
我今年9岁,身高1.35米。我的眉毛是一字眉,我的鼻子尖尖的,脸蛋白白的,头发比墨水还黑。我的眼睛很特别,不仅炯炯有神,而且一笑起来,就眯成了一条线;生气的时候,眼睛就瞪得大大的,而且有的时候是一个单眼皮一个双眼皮呢。  我的性格活泼开朗,喜欢和同学们交流,不过有时候,我也会出一些鬼点子哦!嘻嘻!  我最大的爱好是看书,我只要一看书,就很容易被书里的精彩内容迷住了。  有一天,我在房间里看一本童话
期刊
一  每接手新的班级,双休日我总喜欢给孩子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体验作文”,如跟爸爸妈妈学烧菜、学洗衣服、打扫房间等。从每周一反馈的情况看,大多数家长和孩子都喜欢这样的作业,但也发现个别孩子的不如意。  宁宁是个长得秀气的小女孩。上课时,她总是默不作声,一般不轻易举手发言,低着头不知在课桌下忙什么,不时需要老师点名提醒。最近一段时间,她的“体验作文”总不能按要求完成。说实在话,平时,我也没少花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