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蛋白P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研究

来源 :热带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硒蛋白P(Sepp1)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n=10)、补硒组(n=10),分别喂食标准饲料、高脂饲料和补硒(亚硒酸钠)干预饲料。第16周末安乐死法处死全部大鼠,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检测血浆中Sepp1含量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脂指标游离脂肪酸(FF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
其他文献
患者女性,62岁。因左侧肾癌术后伴双肺、全身淋巴结转移2年余,2周期免疫治疗后入院。2017年患者因左侧腰部疼痛检查示左肾肿物,行左肾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左)肾嫌色细胞癌。术后3个月余CT复查示双肺多发结节、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考虑转移。1年前行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示少许异型细胞,符合肾癌来源。2个月前患者出现反复刺激性咳嗽、咳痰伴胸闷、气喘。CT示左肾癌术后,两肺(图1)、全身淋巴结及骨转移;右侧胸腔积液。为缓解压迫症状明确积液性质,行胸腔穿刺引流术;患者无吸烟史。
患者男性,34岁,因左侧腰部酸痛1个月,疼痛可自行缓解,遂于2019年1月入院查体。B超示左肾上部实性回声,大小7 cm×6 cm×5.5 cm,边界欠清,内见中等量血流信号。CT示左肾占位并肾静脉瘤栓形成,双肺多发结节,考虑为转移灶。临床诊断:左肾恶性肿瘤并双肺转移。患者于2019年2月入院治疗,行左肾及左侧部分输尿管切除。
目的检测登革热患者尿液中登革病毒核酸(DENV-RNA),探讨其实验室诊断价值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在2013年8-11月收治的57例登革热住院患者,收集病程早、中、晚期的73份血浆和156份尿液标本,通过实时RT-PCR方法检测DENV-RNA。结果血浆中DENV-RNA检出率高于尿液(96.1%vs.70.2%,P=0.000)。血浆中DENV-RNA的检出率在病程早期、中期和晚期,分别为100.0%、81.8%和40.0%。尿液中DENV-RNA的检出率在病程早期、中期和晚
近年各种内镜及细针穿刺活检小组织标本越来越多,由于取材的局限性,取材组织数量少、体积小,给技术员在制片过程中带来困难。目前国内外对于小标本的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有酸化的伊红液[1]、未酸化的伊红液、伊红-固定液[2]等预染法,均采用水溶性伊红配成的各种预染液。由于试剂配置方法、剂量等均无统一标准,采用常规的伊红滴染法效果不佳。为了增加组织的肉眼识别度,提高包埋、切片的速度和质量,笔者在日常外检工作中采用醇溶性伊红在脱水中对活检小标本进行预染,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及支气管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d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7例原发性气管及支气管Ad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进行分析,并获取患者随访资料。结果7例患者发病年龄42~67岁,平均52岁;临床表现多以咳嗽、胸闷为主。发病部位:气管2例,左主支气管4例,右主支气管1例。4例侵及肺,1例出现淋巴结转移。6例行手术切除治疗。镜下软骨腔内肿瘤由大小一致、形态温和的基底样细胞构成,部分腔隙内富含嗜酸性基膜样物质,形态学结
病理诊断是临床疾病诊断中的“金标准”,也是疾病诊断中的最终结果。组织切片质量优良直接影响病理医师对结果的判读,制片的关键步骤是组织处理,其包含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的过程。本实验对新型组织脱水包埋盒与传统组织脱水包埋盒进行对比,观察单位时间内的固定效果,间接反应单位时间内的试剂交换量,提高组织的脱水效率。
目的探究克罗恩病(CD)患者循环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母系表达基因3(MEG3)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就诊的CD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根据CD活动指数(CDAI)分为缓解组(缓解期,CDAI<150分)40例和活动组(活动期,CDAI≥150分)38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Pearson法分析CD患者血清LncRNA-MEG3表达水平与CDAI、CD简化内镜评分(SES-CD)的相关性,采用受
例1男性,47岁,因中上腹腹胀半个月余就诊,全腹增强CT示:左侧腹膜后见含脂混杂密度影,内见分隔及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左肾受压下移(图1),影像学提示腹膜后脂肪肉瘤。术中探查见瘤体位于左侧腹膜后、胰腺及脾脏下极,瘤体下缘位于左肾上方,大小20 cm×15 cm,边界清。例2女性,71岁,无自觉症状,体检发现腹膜后肿物就诊。腹部增强CT示:左侧腹膜后占位,内见脂肪密度影,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左输尿管受压推移(图2);上腹部增强MR示:腹膜后结节状、团状混杂信号影,T2呈高低混杂信号,局部同反
目的 探讨揭阳市登革病毒(DENV)的分子特征并进行生物学溯源.方法 收集2014-2019年揭阳市登革热流行期间登革热疑似和临床诊断病例的急性期血清,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L33(LncRNA LL33)、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小鼠急性肺损伤(ALI)发生、发展中的动态表达规律,分析其在ALI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气管内滴注细菌脂多糖(5mg/kg)建立小鼠ALI模型(n=70),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n=70)。每组分别于造模后0、3、6、12、24、48、72 h选取10只小鼠安乐死法处死。收集肺组织标本,进行肺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分别检测肺组织中表面蛋白-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