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确保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xin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的本质,如语文课标所言被界定为学生、教师和文本三方间的“对话”。这就决定了其“统帅语文教学,制约和影响写作教学、说话教学和听知教学”(韦志成)的重要地位。而实现途径和重要性凸显,又往往借由课堂问题的形式来达成。因而,关注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一、有效性的内涵与问题切入点
   1.何谓“有效性”
   有效就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现代汉语词典》如是解释。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教学则是教师永恒的追求。对此,在李森和伍叶琴合著《有效对话教学》一书中,则被解释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即在认知、情感、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预期效果的实现”。于是我們有理由认为,作为学生新知形成承载者的教学问题设计,应能够引起学生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等心理状态,并激发与促使学生对之进行积极思维与探究,以解决既有问题和新产生问题且有助学生构建新知系统。
   显然,与阅读教学的三维目标相关,有效的问题设计必然要指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且关注三者间的必然的内在联系。
   2.有效设计的切入点
   寻找问题设计的切入点,实则是探寻以问题导入阅读教学的语文个性点、审美点,或构成问题链中的关键一环,以抓住“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或作为教学的良好开端。这样的切入点,教学实践中会有课题、课文的关键处、内容的矛盾处、中心词句的对比处、典型的细节处、课文的写作思路等。
   如教学《背影》一文,在初次感知课文内容时,我设计了问题“文章主要写一件什么事?你能概括出来吗?”即是围绕课题而设;又如教学《孔乙己》一文,公认的、针对独立成段的尾句而作的问题设计“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为什么?”,这是从课文内容的矛盾处切入。无论从何处切入进行问题设计,引发学生注意、调动积极性,提高其探究方向和趣味感受,都是必需的。
   二、确保问题设计有效性的注意事项
   1.凸显三维教学目标的追求和呈现性
   “三维目标”其实是对教学目标的分解。这种逐维分解,其目的在于目标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并通过一个个基于某种预设目的的问题来实现。反向思考这一过程就应该意识到,这些被分解后的诸多小目标的整合,同样应该能够还原到原有、既定的完整的教学目标中去。
   如教学《散步》一文时,在内容探究环节,我设计如下两个问题:“这一家四口人中,你最喜欢谁?说说你的理由。”“课文最后为什么会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每一个问题的目的都是明确的,第一个在于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培养学生以精练的语言概括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第二个则在于引导学生触及文章的核心部分“责任感”和“孝敬老人”。两者合一、梯次推进、和谐共振,则共同指向了三维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即提高语用能力和感受亲情并努力去做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人。
   2.追求内容的内在关联性
   任何一次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都不会是单一的问题呈现,而是由若干问题所共同组成的,既可能是由一个主问题和若干次问题所形成的“问题树”,也可能是由若干问题逐次连接所形成的问题链。不论何种形式和情形,这些问题之间必会与课文主题所连接、从而凸显文章主旨。换言之,教师所设计的若干问题,虽独立存在,却有内在关联。
   仍如前例《散步》,从课文主线“亲情”和“责任”出发,所有的问题设计都必需关注文章故事的精美和情感。如在写法探究方面所作两个问题设计“文章有好几处进行了景物描写,你能够找出它们来吗?”“结合课文想一下,这些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存在内在关联的,是以其递进关系来凸显“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内在规定性;而在接下来的学生总结与教师讲解中,通过“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暗示主题”等表达,又会再一次来暗示文章的中心思想所在。
   3.问题的设计要具体可操
   问题设计应尽可能表述得更加具体、指向明确。这对于促进学生思考、激发表达欲,进而在短时间内组织起良好的语言进行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如在做《背影》的内容探究时,针对“父亲”的“好”,如果笼统去问“作者眼里,他的父亲好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就远不如将其分解成三个问题“在‘父爱’的情感中,你能将它细化成更加贴近我们的情感吗?”“在文中,作者描述眼中的父亲时,用到了哪些词汇?”“文中,父子初见,儿子簌簌落泪,父亲安慰儿子。此时,‘父亲’心中会做何感想,你能想象吗?”而更为容易引导学生认识到父亲的坚强、担当、体贴。这主要是因为,问题的指向越明确,学生的思路就会越清晰,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就会越积极。
   总之,关注并提升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在充分感知其内涵的基础上需要注意的地方远非以上几点,但无论如何,做一个有心人,强化教材研究、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等,都是必需的。如此,新课程核心理念的真实落地才会顺利实现。
  
  作者单位:河北省定州市佛店初级中学(073000)
其他文献
我妹妹在20多岁时有过两次抽风,当时,父亲以为她得了癫痫病,就用针灸来给她治疗,结果收效甚微。就这样两年过去了,妹妹的病越来越重,每个月都要抽上2次到3次。这时,妹妹已把工作放下
目的研究bcl-2,bax和WTp53蛋白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Wistar大鼠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DM),随机分为糖尿病未治疗组和EP
目的通过动态结合静态角度对暗室俯卧试验后青光眼发作者与阴性者的前房形态变化及解剖特征进行比较。方法采用俯卧位前房形态摄像装置对暗室俯卧试验青光眼的发作者和阴性者
屈光性手术是当前眼科界发展最快的前沿领域之一。其种类繁多,更新较快,而高度近视的屈光性手术对眼科医师来说一直是个挑战。由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等角膜屈光
射频消融术是我国近10几年来开展的根治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RFCA开展例数的增加和适应征范围的扩大,其并发症及心肌损伤的程度也受到重视,动物实验已表明射频电流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缓解期COP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100mL/天,14天一疗程),对
日前,江西省赣州市教育局围绕提高校长培训实效性,提升校长队伍整体素质,积极引导各培训院校探索新路子,采取新措施,加强和改进培训工作,实现了校长培训工作的五个转变.
微课具有内容短小精悍、主题突出等优势,对提高高中写作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写作教学中使用微课,能够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有效把握写作技巧,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优化写作教学设计  从写作教学方面分析,使用微课可以优化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基本情况选择相应的主题内容,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升教学质量。对此,在挑选微课题材时,教师要将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学习水平等要素作为依据,
现代社会环境下,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全面普及到各个领域中,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近几年,微课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率,有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将微课应用于导入环节  良好的开始,是学生学习成功的一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为其创设有效的导入环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目的 探索体外培养兔视网膜Mūeller细胞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酶消化法从乳兔视网膜获取Mūeller细胞,通过振荡和反复洗涤使之纯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透射电镜对传代Mūeller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培养24h后即有部分细胞贴壁生长,72h后贴壁细胞进一步增多。通过振荡吹打可使附着于Mūeller细胞上的神经元脱落。20~25d后细胞接近融合,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传代后细胞经1周达到融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