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坊“曹正兴”

来源 :武汉文史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ek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之际,武汉曾产生过“四大名牌”.即:苏恒泰纸伞、汪玉霞糕点、老九如梳笆.以及我们这里要说的曹正兴菜刀。它们都是手工制作,精致独特,美轮美奂,是地道的“武汉制造”。而且关乎人们的衣食住行。民以食为天,武汉人好吃,尤其好煨汤。要煨汤,砍骨切肉的刀具是少不了的,
其他文献
1995年.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选中新四军军部诞生地武汉.隆重召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暨《新四军与抗日战争》学术讨论会。武汉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给中共
黑茭白,鸡头苞,老莲米。写下这几个字,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企业兼并的前因我是1984年进入武汉市体改委的。这个时候,武汉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兼并机制理论。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概念?是因为当时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武汉的一些企业发展
地米菜在野菜大系中,地米菜是时尚中的食尚。冬末春初,是食物链最薄弱的时候,在纯天然的野菜奄奄一息之际,地米菜展现了它蓬勃的生机,在田边地角屋前房后,不择手段地长出来。挑地米
2月28日,市政协副主席李传德受叶金生主席委托,就我市住房维修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问题,与常委、社会法制委员会主任邓斌,常委、市妇联副主席姚晓宁,委员、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1999年秋天。恩师章开沅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50周年所庆集会上发表《参与的史学与史学的参与》一文,主张“尘封的历史需要揭开新页。备受冷遇的史学应该显示自己
兼并前的武汉国棉一厂武汉国棉一厂是建国后武汉市成立的第一家国有棉纺厂。上世纪80年代,工厂以生产棉纱和坯布为主.由于产品质量好和信誉度高,国棉一厂是武汉纺织系统中效益最
5年多前的一篇旧文,今蒙《武汉文史资料》故纸重翻,感激无言。文中的桂花糊是散见成宁街头村尾的寻常小吃,浓浓透亮的一小碗,承载的更多的却是桂乡的人情物意、岁月纤尘。文中写
在“中国制瓷地区分布表”上,湖北一直无瓷窑,武汉更是历史上的空白。从1962年至1971年,通过近十年反反复复的调查与考察,终于在江夏南乡的湖泗、舒安发现了大规模的宋代瓷窑群遗
马竹.武汉市十一届政协委员。武汉市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湖北省电视剧制作中心专业编剧。1963年10月生于湖北汉川。1985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主要从事电视编剧、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