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性评价,焕发幼儿新活力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通过恰当的语言表达,不失时机地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作为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激励性评价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需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幼儿在充满关爱、幸福的环境中愉快成长。
  对幼儿而言,玩是他们的天性。教师需要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实施多元化、个性化、新颖化的教学活动,即游戏化教学活动。将游戏化教学活动与激励性评价相融合,有利于挖掘幼儿的学习潜能,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尊重,从而促使幼儿努力学习、不断发展。
  在游戏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评价是教师关注的重点,也是难点。基于大量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有效运用激励性评价的三大原则。
  具体化激励性评价。实施激励性评价期间,教师必须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表扬幼儿在游戏中的优秀表现,使幼儿了解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特别注意要避免出现泛泛的夸奖。
  日常教学活动中,针对幼儿的行为表现,很多教师习惯于对幼儿不断地说“你非常棒”“你做得很好”等一系列夸奖式的评价。表面上看,这属于對幼儿的激励。可从本质上分析,泛泛的评价对幼儿的影响并不明显,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具体化,就事论事。比如,可以结合幼儿游戏活动中的一些行为表现对其点评,也可以基于幼儿在某一时期的行为表现对其评价,让幼儿知晓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动态化激励性评价。教师在运用激励性评价机制的过程中,不要过于强调结果,而要关注过程。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需求,激发幼儿的参与动机,增强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此外,还需要遏制一些不好的行为动机,确保幼儿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为达到发展目标,教师需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幼儿积极创新,使幼儿敢于犯错、不怕犯错。当幼儿出现错误时,教师不需要马上纠正,而应结合实际情况,改变与幼儿的对话方式,鼓励幼儿主动改正,使幼儿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培养自我反思能力。
  情感方面,教师要及时回应幼儿。教师应采用鼓励的语言引导幼儿的行为表现,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教师诚挚的交流能激发幼儿的真情实感,促使师幼之间形成更加和谐的关系。
  激励性评价要适时适度。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应按照幼儿的身心特点对其引导,要把握时机,确保及时评价,最大化地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作用。面对不知所措的幼儿,教师要鼓励他多思考、积极尝试,同时还需要引导其他小伙伴与他一起游戏。例如,在大班教学活动中,教师安排幼儿朗读诗歌《春夏秋冬》,并向幼儿介绍春夏秋冬的图片,然后向幼儿提问:“你喜欢哪一个季节?”一个幼儿说:“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可以游泳。”教师说道:“你真棒,不仅说出了自己喜欢的季节,还说出了具体的原因。”这种表扬具有针对性与适用性,有助于推动幼儿深层次思考。
  灵活性的激励性评价促使幼儿的学习更加专注,帮助幼儿更直观地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适度评价,推动幼儿实现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茌平区实验幼儿园)
  责任编辑:陈璠
其他文献
陆少华,是我国芳香产业的开拓者与领路人之一。他走进芳香的世界,至今有二十多年了,亲身经历了我国芳香产业自萌芽发展至今的全过程。同时,他又是芳香产业中为数不多的“清醒者”。在他人茫茫然为了生存奔波忙碌时,他跳出了芳香产业的圈子,有效地捕捉芳香产业发展的机会,明确了在芳香产业的发展方向。  “我进入芳香产业,始于爱好。2003年,我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家香草园——那梦香草园。我发现芳香植物除了做西餐调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