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的实践和思考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ymd_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随着新课程的逐渐推广,化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课堂教学方法如何变化,教学质量都不能降低,这是学生家长的要求,也是师生的愿望。怎样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最实际、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要精讲、精练,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要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首先教师要努力吸收新的教学信息,站在教学的“制高点”上,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要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还要求教师跳进“题海”去解题和收集优秀试题和新题型,揭示一些解题规律,提高教师驾驭课堂习题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上下功夫、挖效益,具体做法是: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先把本节课的要求和目标告诉学生,在传授过程中,侧重精讲,在讲解过程中多采用启发式的提问,给学生思考、探索、想象的空间,然后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迅速应用到解题实践中去,简而言之,就是“精讲精练”,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所谓“精讲”就是抓住课堂45分钟要求教师缩短课内讲授时间,精选、精讲重点内容,对学生能够自学掌握的知识坚决少讲;“精讲”,就是画龙点睛地把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讲解清楚,为学生掌握知识起引导、解惑、总结的作用。要精讲,就要求教师钻研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学要求,通晓教材,突出重点,同时了解学生,明确难点,研究难点产生的根源,要“对症下药”。在讲解过程中,要努力运用启发式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精讲的最优方法。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善于引导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去感悟、去发现,并非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领受。知识是富有启发性和诱惑力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掘知识的启发因素,用启发式教学来点燃学生思维火花,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智能。精讲精练也要求将“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借助“练”向学生传授知识,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在教师精心指导下的主动猎取知识,因此精讲精练是一种实用的、高效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分层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对学生能够自学掌握的知识坚决少讲、不讲。比如讲到根据化学方式程式进行计算时,先复习提问,提供一组练习题:(1)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2)求出各物质的质量比,且表示的意义是什么?(3)电解36克水生成氧气多少克?(4)电解3.6克水生成氧气多少克?(如何计算和书写?让学生看例题)然后让学生板演书后习题。
  第二,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利用一题多变多解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例如,用650克纯锌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克?然后把“650克纯锌”改为“含杂质10%的锌粒650克”,问这时650克这个数值能不能直接带进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为什么?或者再把“足量稀硫酸”改为跟“100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问这时已知物质是哪一种物质?应该代入哪一数值进行计算?为什么?如果在一节课上讲三个不同类型计算题,要花很多时间,这样通过变题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不仅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而且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比较讨论中,也增强了学生的辨别能力。
  第三,在精讲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一题多问、多解的形式来提高课堂效益。例如:把铁片插入CuSO4溶液中,(1)CuSO4溶液如何变化?(2)铁片的质量如何变化?(3)FeSO4溶液中混有少量的CuSO4,如何除去?(4)把过量的铁粉放在CuSO4和MgSO4的混和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有几种物质?由此可见,这样围绕几个知识点,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审题、解题,在较少的时间内进行了多方面的训练,提高了课堂效益。
  “精练”,就是要根据教学要求,高质量地有目的地精心设计练习和作业,使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目的性强、针对性强。它是巩固精讲效果的重要措施,只有精讲精练才能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相对增加学生有效的学习时间,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的目的。要做到精练,教师就要通晓习题,明确每一习题的特点、目的与作用,区别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巩固的,哪些是创造性的,等等。不论哪种类型的习题,教师应事先演算一遍,然后针对问题进行精选。如为引入新课,选编知识衔接题;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多解题;为揭示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去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领悟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而提高兴趣,可选一些贴近生产实际的应用题,从而实现训练目标。
  例如学习元素的化合价后,先安排了(下转第133页)(上接第117页)这样一组题目:
  (1)根据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确定碳元素的氧化物化学式 ,求出CO2中碳、氧元素质量比,然后讨论小结得出解题思路,然后再逆向讨论:■化学式■元素间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
  (2)X、Y两元素的原子量分别为m、n,化合价分别为+a、-b,X、Y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X、Y元素的质量比为。
  (3)在氮的一种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3.2%,则该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通过新旧知识结合练,把前面的根据化学式计算和后面的化合价知识连贯起来,总结出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然后再进行正向和逆向训练,提高了学生解题能力,这样讲比做许多条题目效果要好,效益要高。
  比如,在学习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后,对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进行讨论、总结上升到规律性认识:当固体和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时,选择制氧装置;当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时,选择制氢装置。当被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时,选择向上排空气法;当被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时,选择向下排空气法;当被收集的气体难溶于水时,选择排水法。然后再练习:
  (1)已知: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在实验室可用氯化氨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得。问:在实验室中制取氨气,应选用实验室制 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装置收集。
  (2)实验室用块状FeS和稀盐酸反应来制硫化氢气体,已知:硫化氢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问:在实验室中制取硫化氢气体时,应选用实验室制 的发生装置,应选用装置收集。像这样总结上升到规律性认识,能使学生解题时做到居高临下,正确率很高,使学生会一种解法就会解一类题目,这样的训练也是高效率的。
  在精练中对于暴露出来的缺陷和不足要及时地矫正补偿。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有时甚至喜欢要让学生错在点子上,以提高“免疫力”,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精练也要遵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在题型、题材、思维方法等适合学生兴趣,又体现知识的应用价值编选习题,使学生做每一个练习都有新的感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关键,巩固所学,提高练习效率,要避免大量重复的机械练习。
  总而言之,教学贵在引导,妙在开窍,这就需要教师在“精讲精练”上下功夫,也就是力求做到教师讲得“少”,引得“妙”,学生学得“精”,领悟得“深”。这样既减轻负担又提高能力,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为了切实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将不懈地、更好地去探讨、实施、完善。
其他文献
稻田种植中人们往往重视氮、磷、钾等大量元素的施用,却忽略硅、锌等元素的施用。水稻属典型的硅酸植物,对硅需要量非常多,硅是仅次于氮、磷、钾的重要大量元素之一。而锌在生长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主要表现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充分展示自己,能够在思辨中探求新知,有力地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教学策略,是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的构成对对合作学习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构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
期刊
摘 要:如何学好基础会计学学好对学习会计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基础会计课程我们要基本掌握其各章的相互联系和内在框架体系,比较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中记录的不同手段进行了阐述,以求学好基础会计学。  关键词: 基础会计;教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账务处理程序  独特的框架体系和严谨的逻辑关系是一门学科特征。要想将基础会计这门学科学习得得心应手,掌握它的基本框架和内在规律是
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本文从课程标准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冬季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温度过低就是主要困难。本文主要介绍温度过低造成的冻害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采用分子模拟法,对不同时刻纳米碳管中的氢分子数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研究氢气在纳米碳管中吸附和扩散的依时性质。为对动力学轨迹中吸附在纳米碳管内部的氢分子进行快速准确地
好山、好水,好空气,蕴育出方正好大米,好技术,又为方正大米如虎添翼。在方正20万亩现代水稻示范区,数字化、智能化、航化等高科技正在使水稻生产走向绿色、环保、节本、提质、增效
民族地区非公有经济融资困难和信用担保问题长期困扰着民族非公有经济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对民族地区非公有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简述水稻拔节孕穗期的生育特点、长势长相以及田间管理措施是整个生育阶段中的重要环节,提出保证苗、株、穗、粒在田间得到良好协调发展的促控技术,以期实现稻田群体向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