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表演者的技巧要求着手,对舞蹈表演在技巧方面进行了阐述;接着从动作同节奏、音乐的关系方面,指出在舞蹈表演中,要做到三者的巧妙结合;最后,从舞蹈的意境和气势方面论述,说明一场优秀的舞蹈表现需要营造一种意境和气势。
关键词:舞蹈表演 审美 意境
一、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鋋右鋋生旋风--娴熟的表演技巧
舞蹈是动作的艺术,它通过诗歌般的肢体动作来展示舞蹈的艺术魅力。
在舞蹈作品中,表演者用一种经过了"舞蹈化"处理的动作来表现故事中的"打斗"、"邀请"、"祈求"、"拒绝"等行为,用无声的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诉说作品的情节,引人入胜,精彩绝仑。
在《诗经·大序》中,有这样一种情景描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舞蹈是一种表现性艺术,它通过凝聚着深厚情感的动作造型来表达强烈的情感。在舞蹈艺术当中,往往并不着意于再现某种具体的生活原貌,而且用意象化的动作来表达角色的心理特征以及情绪的波动。表演者用舞蹈所特有的表情、动作和姿态,表现"欣喜"、"悲伤"、"激动"、"愤怒"、"恐惧"等内心情感的波澜,表达情感直接、鲜明、富有感染力。
所以,一场精彩的舞蹈表演,首先需要的是舞者娴熟的舞蹈技巧,能够用优美生动的肢体动作构画美丽的动态画面。同时,需要丰富的神韵,配合恰当的表情动作来展露人物的感情变化,形神兼备,更好地抒发人物感情,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让观众从感情上为之感动。
二、舞势随风散复收,歌声似磬韵还幽--动作、节奏和音乐的完美结合
舞蹈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需要依赖舞蹈者娴熟优美的姿态魅力,结合作品角色情绪的波动起伏,配合音乐节奏的氛围,把这些方面的恰到好处地运用到位,才能更好地引起观众的共鸣。
节奏,是构成舞蹈动作的基本要素之一。舞蹈中的节奏,就像人们的心跳一样,根据不同的情感状态而呈现不同的速率。把生活中的行为动作经过艺术提炼与加工,使之形成一定的规律性,从而具备舞蹈的节奏感,让舞蹈动作像人们的呼吸一样有张有弛。
节奏化是人们内心情感一种"外化"。比如,在紧张激烈的情势下,动作节奏就铿锵有力,来势迅猛,如果在表现一种温馨宁谧的氛围,表现人物安宁平和的心情,那动作节奏就如潺潺流水,缓慢连绵。
所以,节奏性,是舞蹈动作美的一个部分,表演者通过节奏快慢缓急的变化来表现舞蹈的氛围和角色情绪的波动,揭示情感内涵从而感染观众。
舞蹈的动作节奏,仅仅是舞蹈表演的一个方面。作为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表演还需要配合舞蹈的音乐。
在我国古代的舞蹈表演中,诗、舞、乐是三者融为一体的。古代的舞蹈都必须我乐曲伴奏,而现在也不例外,好的舞蹈表演离不开音乐的渲染。
舞蹈的伴奏音乐也是舞蹈动作节奏的一种依存方式。舞蹈姿势的演绎,动作的快慢疾徐,都需要配合着音乐的起伏而不断变化。所以,音乐家作品的创作可能往往会先于舞蹈的编排,他们创造出表达某种特定情感的"音乐形象"和内涵,然后舞蹈编导再在已有的"音乐形象"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由此可见音乐对于舞蹈动作的重要性。
三、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优美的意境和强烈的气势
舞蹈美感的产生,不仅仅是表演者动作、节奏、音乐的配合,还需要一种意境和气势。
舞蹈来源于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劳作,是人类文化经验的积淀。它通过人类的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用舞蹈化的动作来宣泄情感。它不是简单地模仿生活,不是单纯地外化情感,而是通过表演者肌肉的伸缩与放松和身体关节的运动,从而产生一种力效,营造一种气场,通过舞蹈的动作展示生命的节奏,张扬丰富的情感。
舞蹈动作来源于自然生活,却经经过反复地提炼、加工和美化,使之包含丰富的情感。情感是艺术的生命,也是舞蹈的生命。没有情感的艺术,没有融入情感的舞蹈无法打动观众,无法长存。一场好的舞蹈表演,不是机械地反映外界的景物,也不是直白地宣泄人物内心的情感。在舞蹈的表现中,需要做到融情于景,巧妙地做到"情"与"境"的结合。这不仅需要舞台布置人员结合每个场景需要的环境氛围来感染观众,更需要表演者将情感融入每个舞蹈动作中,让情感表现得更为强烈和震撼。舞蹈通过一种形象特征和视觉效果,用富于节奏和意蕴的动作姿态反映客观事物,而不是用语言和文字来刻画。人们通过人体动态的信息来刺激感官,撞击心灵,抒发情感。"意蕴美"是"舞蹈美"的核心。
舞蹈运用人体动作的舞动来传情达意,因此,"舞"中需含"情",要做到"情"与"舞"的和谐统一:用"舞"来体现舞蹈作品的优美,用"情"来塑造舞蹈作品的灵魂!舞蹈应该以其特殊的肢体动作表现形式和不可分离的人类精神情感作为创作基础和手段,用外化的身体姿态,倾注丰富的精神情感,以形动人,以情感人。表演者只有将真挚的感情融入每一个舞蹈动作之中,以心带舞,以舞传情,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成为真正的舞蹈艺术。
此外,舞蹈还需要提炼和创造一个积极而深刻的主题,并且通过舞蹈演员来体现。用深刻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动作表现来达到"舞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四、小结
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表现艺术,它以一种模拟、夸张、写意、象征等方式对生活中的动作形态进行艺术加工和处理,使之充满诗意和审美情趣。舞蹈的表演依赖着表演者娴熟的技巧和丰富的情感,融合了优美的音乐和张弛有度、舒缓有致的节奏,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而这样的感染力,正是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必需具备的。
参考文献
[1]颜娟,论中国舞蹈表演的审美要求[J]
[2]董贞琼,试论舞蹈动作的艺术特性--兼及如何提高学员把握动作的能力[J]
[3]肖庆玲,情舞共融:舞蹈艺术的美[J]
[4]池福子,试论"人体美"与"舞蹈美"[J]
[5]李娜,张媛媛,舞蹈美感的审视[J]
关键词:舞蹈表演 审美 意境
一、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鋋右鋋生旋风--娴熟的表演技巧
舞蹈是动作的艺术,它通过诗歌般的肢体动作来展示舞蹈的艺术魅力。
在舞蹈作品中,表演者用一种经过了"舞蹈化"处理的动作来表现故事中的"打斗"、"邀请"、"祈求"、"拒绝"等行为,用无声的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诉说作品的情节,引人入胜,精彩绝仑。
在《诗经·大序》中,有这样一种情景描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舞蹈是一种表现性艺术,它通过凝聚着深厚情感的动作造型来表达强烈的情感。在舞蹈艺术当中,往往并不着意于再现某种具体的生活原貌,而且用意象化的动作来表达角色的心理特征以及情绪的波动。表演者用舞蹈所特有的表情、动作和姿态,表现"欣喜"、"悲伤"、"激动"、"愤怒"、"恐惧"等内心情感的波澜,表达情感直接、鲜明、富有感染力。
所以,一场精彩的舞蹈表演,首先需要的是舞者娴熟的舞蹈技巧,能够用优美生动的肢体动作构画美丽的动态画面。同时,需要丰富的神韵,配合恰当的表情动作来展露人物的感情变化,形神兼备,更好地抒发人物感情,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让观众从感情上为之感动。
二、舞势随风散复收,歌声似磬韵还幽--动作、节奏和音乐的完美结合
舞蹈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需要依赖舞蹈者娴熟优美的姿态魅力,结合作品角色情绪的波动起伏,配合音乐节奏的氛围,把这些方面的恰到好处地运用到位,才能更好地引起观众的共鸣。
节奏,是构成舞蹈动作的基本要素之一。舞蹈中的节奏,就像人们的心跳一样,根据不同的情感状态而呈现不同的速率。把生活中的行为动作经过艺术提炼与加工,使之形成一定的规律性,从而具备舞蹈的节奏感,让舞蹈动作像人们的呼吸一样有张有弛。
节奏化是人们内心情感一种"外化"。比如,在紧张激烈的情势下,动作节奏就铿锵有力,来势迅猛,如果在表现一种温馨宁谧的氛围,表现人物安宁平和的心情,那动作节奏就如潺潺流水,缓慢连绵。
所以,节奏性,是舞蹈动作美的一个部分,表演者通过节奏快慢缓急的变化来表现舞蹈的氛围和角色情绪的波动,揭示情感内涵从而感染观众。
舞蹈的动作节奏,仅仅是舞蹈表演的一个方面。作为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表演还需要配合舞蹈的音乐。
在我国古代的舞蹈表演中,诗、舞、乐是三者融为一体的。古代的舞蹈都必须我乐曲伴奏,而现在也不例外,好的舞蹈表演离不开音乐的渲染。
舞蹈的伴奏音乐也是舞蹈动作节奏的一种依存方式。舞蹈姿势的演绎,动作的快慢疾徐,都需要配合着音乐的起伏而不断变化。所以,音乐家作品的创作可能往往会先于舞蹈的编排,他们创造出表达某种特定情感的"音乐形象"和内涵,然后舞蹈编导再在已有的"音乐形象"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由此可见音乐对于舞蹈动作的重要性。
三、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优美的意境和强烈的气势
舞蹈美感的产生,不仅仅是表演者动作、节奏、音乐的配合,还需要一种意境和气势。
舞蹈来源于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劳作,是人类文化经验的积淀。它通过人类的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用舞蹈化的动作来宣泄情感。它不是简单地模仿生活,不是单纯地外化情感,而是通过表演者肌肉的伸缩与放松和身体关节的运动,从而产生一种力效,营造一种气场,通过舞蹈的动作展示生命的节奏,张扬丰富的情感。
舞蹈动作来源于自然生活,却经经过反复地提炼、加工和美化,使之包含丰富的情感。情感是艺术的生命,也是舞蹈的生命。没有情感的艺术,没有融入情感的舞蹈无法打动观众,无法长存。一场好的舞蹈表演,不是机械地反映外界的景物,也不是直白地宣泄人物内心的情感。在舞蹈的表现中,需要做到融情于景,巧妙地做到"情"与"境"的结合。这不仅需要舞台布置人员结合每个场景需要的环境氛围来感染观众,更需要表演者将情感融入每个舞蹈动作中,让情感表现得更为强烈和震撼。舞蹈通过一种形象特征和视觉效果,用富于节奏和意蕴的动作姿态反映客观事物,而不是用语言和文字来刻画。人们通过人体动态的信息来刺激感官,撞击心灵,抒发情感。"意蕴美"是"舞蹈美"的核心。
舞蹈运用人体动作的舞动来传情达意,因此,"舞"中需含"情",要做到"情"与"舞"的和谐统一:用"舞"来体现舞蹈作品的优美,用"情"来塑造舞蹈作品的灵魂!舞蹈应该以其特殊的肢体动作表现形式和不可分离的人类精神情感作为创作基础和手段,用外化的身体姿态,倾注丰富的精神情感,以形动人,以情感人。表演者只有将真挚的感情融入每一个舞蹈动作之中,以心带舞,以舞传情,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成为真正的舞蹈艺术。
此外,舞蹈还需要提炼和创造一个积极而深刻的主题,并且通过舞蹈演员来体现。用深刻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动作表现来达到"舞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四、小结
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表现艺术,它以一种模拟、夸张、写意、象征等方式对生活中的动作形态进行艺术加工和处理,使之充满诗意和审美情趣。舞蹈的表演依赖着表演者娴熟的技巧和丰富的情感,融合了优美的音乐和张弛有度、舒缓有致的节奏,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而这样的感染力,正是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必需具备的。
参考文献
[1]颜娟,论中国舞蹈表演的审美要求[J]
[2]董贞琼,试论舞蹈动作的艺术特性--兼及如何提高学员把握动作的能力[J]
[3]肖庆玲,情舞共融:舞蹈艺术的美[J]
[4]池福子,试论"人体美"与"舞蹈美"[J]
[5]李娜,张媛媛,舞蹈美感的审视[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