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指导低年级阅读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we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尤其是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更以读为主。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多样化的读书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为了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质量,我认为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文与图相结合
  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如在教学《大熊猫》时,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看后说说大熊猫长得什么样?大熊猫爱吃什么?由于这些插图非常生动具体,所以学生说得非常生动形象,并富有想象力。紧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的,就这样由图象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这对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这样安排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对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读与思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在教学《特别的作业》一文时,我就采用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教学中感悟的方式,首先让学生自主读书,然后引发思考:1.文中小丽带来的作业特别在哪儿?2.为什么大家认为小丽的作业最好?最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水到渠成。
  三.读与说结合
  如果说“读”是对信息的输入,那么“说”就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如学完《拔苗助长》,我就及时引导学生“说”:“你想对文中的种田人说点什么?”寓言所蕴含的道理一下子被学生说透了。不仅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读与演结合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如在教学《池塘边的叫声》一课时,我先要求学生图文对照仔细地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导、自演故事情节,看学生是否把课文内容读懂了。结果学生的表演活灵活现,将课文内容演绎得淋漓尽致,教学效果非常好。
  五.读与画结合
  这里讲的“画”有两层意思:一是边读边用笔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优美的句段;二是把理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如学习《看花灯》后,我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花灯画下来。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语文学科要整合其它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一种手段。
  六.读与写相结合
  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好基础。尽管是低年级,也要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在低年级重点让学生借助读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为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教学口语交际《夸家乡》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一起来夸夸自己的家乡:有的夸家乡的迷人风光,有的夸家乡的丰富物产,也有的说家乡的变化,还有的畅想家乡的未来。接着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看看谁写得最棒。结果学生兴致勃勃,文章中充满希望。虽然是低年级的学生,但也喜欢观察一些事物,有时观察还很细致,写出的话形象生动,充满了童稚。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要把听、说、读、写、思、画等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就会相得益彰,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相关新闻
   (作者通联:616550四川省雷波县沙沱乡中心校)
  
  
  
  
  
  
  
其他文献
法国思想家狄镇罗普说过:“想象,这是一种特质,没有了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机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成其为人。”这句话看来似乎过分,但确实是真理。新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阅读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学生的想象力差,表现在阅读中,往往对课文的情景理解不具体。表现在说话、
期刊
《课程标准》为现代义务教育明确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不断实践,用“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等理念为指导,探索常规教学新模式。    一.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     21世纪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迅猛。人的发展依靠学校所学知识已不能适应新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生存和事业成功必将终身学习。由此,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就是要培养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深入,重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成为近年来国际儿童语言教育的一个共同的趋向。如果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到幼儿语言活动中,不仅使教学过程童趣盎然,而且能充分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起参与兴趣及表达欲望,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运用多媒体为幼儿搭建通向语言的桥梁,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  二.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点和以景激情的优势,突破
期刊
【摘 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意志品质得不到体现,教学活动都由教师来组织,学生只是消极参与。而新时期数学教学方法则是:数学教学要帮助学生形成数学观念;数学教学要铺垫师生合作交流的情感基础,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情感注入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解决教学   由于我国的教学模式受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法影响较深,教学主要强调在教学
期刊
所谓课堂教学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个特定的环境中给人以某种强烈感觉的精神表现,即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所集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群体情绪、情感状态。从一定意义上讲课堂教学气氛实质上就是课堂上师生群体的心理气氛。它是指洋溢于课堂这个特定环境中的情调和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包括心理)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好的课堂气氛,令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人人轻松愉快,个个心驰神往
期刊
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在发现中认识美,成了作文教学新的课题。我尝试利用社会大课堂、校园中课堂、教室小课堂,进行“多角度”作文渗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一.中课堂——引导  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师生接触最频繁的场所。因而,学生习作起步阶段,抓住中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美的第一步。  1.引导观察寻找  儿童感悟世界,总是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和他们所感兴趣的事物,对
期刊
“没有训练就没有能力”,这是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深刻体会。我们所说的训练,是指师生在课堂上的双边活动。这种活动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到两点:一是深钻全套教材,将每一课的训练内容, 都置于知识整体结构之中;二是全面深入地了解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的进度合理地设计出训练的内容。   笔者仅就一节课来具体阐述。   应用题训练   一.教学内容:“求和、求剩余”的加减应用题
期刊
我们都知道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一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它主要包括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和阅读速度。理解短文,了解短文中所涉及的信息是阅读的目的。要想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就必须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和阅读技巧的掌握。语言能力是指拥有一定的词汇量和相关的基础知识。而阅读技巧掌握文章主旨、猜测生词词意、抓住细节进行推理的能力。语言能力的获得在于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积累。阅读技巧的获得则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训练、不断提
期刊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界重要的研究课题,语文学科的广大教师常常就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反复的探索和努力。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创造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  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教学情景,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思”和“言”的活跃,尤其是“言”的活跃。为此,备课时
期刊
现在许多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活动都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即以倾听为主,幼儿完全处于被动接收的地位。在提倡发展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今天,这样的活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欣赏活动的效果,也限制了幼儿个性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幼儿园新课程的要求下,应当尝试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多种感官参与的开放式音乐欣赏活动,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活动中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以满足幼儿的“自我认识”、“自我表现”、“自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