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指“山眉”补说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ffy0407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一词中,时贤对“小山”的解释颇为纷纭。本文将其主要观点概括为三类六说,并从温词本身寻求内证,为“小山”指“山眉”说做了补充。
  关键词:温庭筠 小山 山眉 补说
  关于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一词首句中“小山”作何理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综合各家之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六说。第一类指屏风,此说较早见于清人许昂霄《词综偶评》,今天影响较大的一些选本如王力《古代汉语》、朱东润《历代文学作品选》、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唐圭璋《唐宋词简释》等均沿用之。或为从屏风衍生出来的枕屏,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说:“小山,枕屏上所画之景。”①吴小如认为首句“必指枕屏风上金碧山水无疑”②。第二类为与头发相关的事物。或为山枕,浦江清在《词的讲解》一文中指出,“小山”可指“山枕”,并征引温氏另一首《菩萨蛮》之词句“山枕隐浓妆,绿檀金凤凰”为内证,“金明灭”则释为“枕上金漆”③。或为梳子,此说立意较新,代表人物为沈从文,他认为“小山”是妇女发髻间的小梳子:“当时于发髻间使用小梳有用至八件以上的……这种小小梳子是用金、银、犀、玉、牙等不同材料做成的,陕洛唐墓常有实物出土。温庭筠词‘小山重叠金明灭’所形容的,也正是当时妇女头上金银牙玉小梳背在头发间重叠闪烁情形。”④ 第三类为人体的某个部位。或为山眉,夏承焘《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是指眉毛,‘小山重叠’即指眉晕褪色。‘金’是指额花,‘金明灭’是说褪了色的额花有明有暗。”⑤或为发髻,王子今认为:“事实上,从唐画画面来看,‘重叠’之如‘小山’的,并不是发髻上所谓‘满头小梳’之‘金银牙玉小梳背’,而是引人注目的妇女的发髻本身。”⑥
  以上六说中,笔者倾向于“山眉”之说。汉代伶玄《赵飞燕外传》载:“汉赵飞燕妹合德为薄眉,号‘远山黛’。”晋葛洪辑《西京杂记》载:“(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天宝遗事》载:“明皇幸蜀,命画工作十眉图。”宋初陶 《清异录·妆饰》之“开元御爱眉”条:“五代宫中画开元御爱眉、小山眉、五岳眉、垂珠眉、月 眉、分梢眉、涵烟眉。国初小山尚行,得之宦者窦季明。”明杨慎《丹铅续录·十眉图》所录较详:“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曰鸳鸯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棱眉,又名却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逐烟眉;九曰拂云眉,又名横烟眉;十曰倒晕眉。”由此可知,“小山眉”在晚唐五代直至宋初曾一度风靡。温庭筠开“词为艳科”之先河,有“花间鼻祖”之称。因此,可以以《花间集》所录诸多作品来索解。《花间集》中,有多处涉及“小山眉”者。如韦庄《荷叶杯》:“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谒金门》其一:“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薛昭蕴《浣溪沙》其八:“不为远山凝翠黛,只应含恨向斜阳。”牛峤《遐方怨》:“嫩红双脸似花明,两条眉黛远山横。”《酒泉子》:“钿车纤手卷帘望,眉学春山样。”魏承班《菩萨蛮》其一:“罗裾薄薄秋波染,眉间画时山两点。”其二:“酒醺红玉软,眉翠秋山远。”联系温庭筠对花间词人的影响,不难理解,温词中小山可训为“山眉”。
  周汝昌认为:“已将眉喻为山,再将鬓喻为云,再将腮喻为雪,是为文心脉络。”⑦开篇连用三喻,分别喻指眉、鬓和腮。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 笼香雪。”修辞和结构与温词有着惊人的相似。叶嘉莹不同意“山眉”说,认为首句若指“山眉”,与下文“蛾眉”重复⑧。实际上,“山眉”与“蛾眉”,形态迥然有别,一个状如远处山峦,高耸重叠,一个状如蚕蛾触角,纤细修长。则“小山”可解作隔夜的残妆,因一夜酣睡色彩脱落模糊,故云“金明灭”。下面梳妆打扮,改“山眉”而为“蛾眉”。顾 《虞美人》其一:“宿妆犹在酒初醒,翠翘慵整倚云屏,转娉婷。”此处“宿妆”即为隔夜的残妆,可见五代女性有临睡不卸妆的习俗。唐宋词中,“小山”一词在词中出现有两种情况。一为“小山妆”,如毛熙震《女冠子》其二:“修蛾慢脸,不语檀心一点。小山妆,蝉鬓低含绿,罗衣淡拂黄。”此处,“小山妆”即为“小山眉”。二为“小山屏”,如顾 《醉公子》其一:“枕倚小山屏,金铺向晚扃。”或疑“小山屏”亦可省为“小屏”,如魏承班《诉衷情》:“欹枕卧,恨何赊,山掩小屏霞。”然简作“小屏”,过于作实,不如“小山”形象,富有美感以及丰富的联想。
  關于这首词的理解,亦可从整个组词的角度来加以把握,从温词自身寻求内证。叶嘉莹先生强调,对于组词的理解,应该立足于整体,任何主观臆断和断章取义都是对于一个完整生命的阉割。温庭筠《菩萨蛮》是一组组词,共有十四首,“小山重叠金明灭”为第一首。《菩萨蛮》其三云:“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其五云:“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其七云:“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其十二云:“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其十三云:“绣帘垂簏簌,眉黛远山绿。”以上词句,似可作为第一首前四句的注解。即闺阁女子“旧眉”“宿妆”为“山眉”,而所绘“蛾眉”则为“新妆”。这些词句置之一处,明显表现出女主人公晨起梳妆的全过程。首篇相当于整个组词的序篇和总纲,它概括了整个组词的基本内容。
  综上,“小山”当指山眉。至于为何不直接用作“山眉”,则在于“小山”一词本身的多义性极易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似乎也是构成温词含蓄蕴藉、幽微密丽的重要质素。
  {1} 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
  ② 吴小如:《读书丛札》,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71页。
  ③ 浦江清:《浦江清文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47页。
  ④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283页。
  ⑤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⑥ 王子今:《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图解》,《四川文物》2005年第2期。
  ⑦ 周汝昌等编著:《唐宋词鉴赏词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40页。
  ⑧ 叶嘉莹:《唐五代名家词选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作 者:倪海权,文学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古典诗词与传统文化。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从叙事修辞角度切入《额尔古纳河右岸》,笔者发现文本聚焦模式别具一格。就此进行细致解读,零聚焦与内聚焦在即时叙述和往时叙述中的双重呈现为《额尔古纳河右岸》基本聚焦特征。  关键词:《额尔古纳河右岸》 零聚焦 内聚焦  文学文本的虚构性不容置疑,故在文本叙事修辞中将叙述主体与写作主体、叙述者与作者简化甚至等同、混淆的观点显然有失偏颇,且上述相关概念之相对性、差异性值得引起相应重视——“叙述者一
期刊
摘 要:迟子建的小说主题丰富,描绘了很多东北地区典型的民间人物,尤其对女性给予更多的关注。她在《晚安玫瑰》中着重描写了三名女性的成长历程,她们分别在不同男性的影响下,选择了不同的成长方式。在内心复杂情感的纠缠下,吉莲娜和赵小娥最终选择了弑父,而黄薇娜走向了恋父。小说通过对女性成熟历程的表述,探讨了女性如何进行自我救赎的问题。  关键词:女性 成长 救赎  纵观当代文坛,迟子建一直以独特的笔触书写着
期刊
摘 要:17世纪荷兰著名的光影艺术大师伦勃朗在绘画艺术中一直都追求光影的艺术效果。他独具个性的聚光法来自于内心,他运用这个内心之光去诠释人性及揭示宗教的气息。他用光影的明暗对比去揭示那些普通老百姓淳朴、善良的品质;他用不同强弱程度的光去表达不同的人性特征。他不随波逐流,他坚守自己的绘画理念。他画中的光影效果成为后人研究、学习的对象,他当之无愧地被人称之为“光和影”的艺术大师。  关键词:伦勃朗 绘
期刊
摘 要:美籍华裔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和澳大利亚作家麦卡洛的《荆棘鸟》,作为讲述移民家庭生活的小说,向我们讲述了移民家庭尤其是其子女的生活、成长历程,“我”与梅吉不同的成长经历,勇兰和菲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扮演的不同的母亲角色,对子女的成长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女勇士》 《荆棘鸟》 母亲 比较  谈及《女勇士》,关于女性意识、父权社会的对立,种族主义压迫的反抗,对中国文化的曲解等争论之
期刊
摘 要:艾丽丝·门罗作品中的女性普遍面临着在父权制社会下存在的他者困境,一部分女性心甘情愿地接受了父权制下男性对女性的规范并将其视为“真理”标准进行恪守;一部分女性处于社会为压迫女性而制造的囚室中,试图冲出囚牢以期获得新生,然而终究敌不过父权制社会这股强大的异己势力;一部分女性在困境面前,不甘臣服,积极主动地发挥自我主体意识,自我主导。本文将从存在主义女性主义角度解读门罗作品中女性群体的自为选择及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分析小说中以弗兰克和茜为代表的非裔美国人的创伤为切入口,重点分析黑人文化的救赎作用。小说中弗兰克和茜先后离开家乡洛特斯,经历了创伤之后,又重返家园,治愈创伤。他们对待黑人文化的态度经历了由厌恶到认可的转变,正是对非裔文化的正确认识,使得他们得到救赎,治愈创伤。托尼·莫里森基于小说中人物的创伤,彰显了非裔文化的救赎作用,强调了回归本族文化是治愈文化创伤、找回身份的必要条件,并借此表达了
期刊
摘 要: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现代化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在“城”与“乡”两大社会空间中同时传播开来,形成了“富、强、动、进”的工商业文明与“安、足、静、定”的农业文明的冲突,因而“城”与“乡”所属的文化观念也就处在了时间现代性的“结构——解构”的文化语义编码中,从而带来了“城与乡”的小说“叙事史”与文化“阐释史”。本文将立足文本,从叙事角度分析小说人物的变化以及叙事手法对文本感情表达的影响,据此
期刊
摘 要:《水东日记》是明人叶盛的笔记代表作,记述了明代前期的各种典章制度和逸闻趣事。在逸闻趣事的部分中有诸多记录人物事件和言行的篇目,其中不仅记录了动荡时局下帝王和权臣的众生相,还刻画了很多或品德高尚,或道貌岸然的正反面人物,描摹了一些戏谑幽默的人物,并通过这些人物形象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折射出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  关键词:《水东日记》 人物形象 意义  《水东日记》是一部明代笔记,共四十卷,
期刊
摘 要:《染血之室》是英国女性作家安吉拉·卡特最受关注的作品之一。卡特用全新的笔触对欧洲传统童话故事《蓝胡子》进行改写,表达出女性不甘于受男性操控,追求自我的强烈意识。本文以《染血之室》作为文本进行分析,对女主人公和母亲两位女性形象进行解读,分析女性在婚姻中受到的压迫和束缚,展现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走向自我解放的过程。  关键词:《染血之室》 安吉拉·卡特 女性意识 自我解放  一、引言  安吉拉·
期刊
摘 要:王龙一家三代经历了追求土地、拥有土地、离开土地、回归土地的生命体验。他们对土地的认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最初的生存依赖,到离开后的无助空虚,到最后的精神回归。大地不仅仅是他们的故园,更是心灵的港湾。王家三代人与土地的关系,在今天依然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他们的故事启迪我们:善待土地,善待环境,善待农民,善待自己的心灵,守住人类美好的家园。  关键词:土地 故园 乐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