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在中职学校里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已经成了一种趋势,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本文首先从国家、学校和个人三方面分析了中职学校实行班级自主管理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实行班级自主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班级;自主管理;对策
一、中职班级实行自主管理的必要性
1.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21世纪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提倡的是创新教育,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需要学生在学校的时候慢慢提高这种能力。中职学校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过渡时期,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讲,不仅要掌握好理论知识,还要全方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是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2.学校管理改革的需要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行,传统学校单一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必须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创新管理模式。中职学校实行班级自主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了解同龄人的需要,就可以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来管理班级。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减少教师的压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管理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中职学校的学生刚入校时,面对生活学习相对轻松的环境,一下子就放松下来。他们觉得自己是成年人了,没有必要那么辛苦地学习了,因此在这个过渡期,他们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约束自己,缺乏健康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这个阶段,学校需要给学生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要对学生加以引导,让他们养成自主成长的好习惯。
二、实行班级自主管理的对策
1.还原主体性
中职学校实行班级自主管理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相信自己有管理的能力。学生是班级的管理者,但也是各种制度的执行者。教师要在学生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发挥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管理方式,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与鼓励,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
2.强调自主性
自主管理班级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双方都要积极主动,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放权,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要积极主动地管理班级事务,做到生活上的独立自主,学习上的井然有序,最后实现人格的独立。要力求将传统的“管理者—被管理者”型的师生关系转变为“引导—自主管理”型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管理班级的学生一定要有非常强的责任意识,班干部之间要经常沟通,协调好班级里的事务。对于学生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挫折,班主任要进行相应的指导,不能一味地依靠学生自己解决。
3.富有开放性
班级自主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班主任在一开始接班的时候,就要制订好班级的发展规划。对于班干部的选拔问题,班主任要征求大家的意见,选择合适的更换班干部的期限,这样轮流使得班里每个学生都会有管理班级的机会。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要开一次班会,让班里每个学生对班级近期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报,然后大家畅所欲言,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学生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处理得不是很完美。因此,学校要定期对班干部进行培训,发现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4.承认差异性
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必然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每个人处理和管理班级事务的方式都不一样。班主任要在宏观指导的大前提下,尊重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个性差异,鼓励他们提高管理能力。此外,中职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的时期,班主任要经常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情绪变化,要引导班干部团结互助,共同扛起管理班级的重任,有责任感,勇于承担班级的事务,不要互相推卸责任。对管理得当的学生,班主任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表扬。这样对规范班级管理制度有很大的好处。
三、总结
中职学校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学生在学校里除了学习,还要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事务,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玲,崔德才,罗启宝,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优化高校学生自主管理[M].成都:四川科學技术出版社,2002:49-102.
[2]贾宁.新课改下初中班级自主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肥城市初中学校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4.
关键词:中职;班级;自主管理;对策
一、中职班级实行自主管理的必要性
1.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21世纪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提倡的是创新教育,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需要学生在学校的时候慢慢提高这种能力。中职学校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过渡时期,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讲,不仅要掌握好理论知识,还要全方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是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2.学校管理改革的需要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行,传统学校单一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学校必须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创新管理模式。中职学校实行班级自主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了解同龄人的需要,就可以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来管理班级。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减少教师的压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管理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中职学校的学生刚入校时,面对生活学习相对轻松的环境,一下子就放松下来。他们觉得自己是成年人了,没有必要那么辛苦地学习了,因此在这个过渡期,他们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约束自己,缺乏健康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这个阶段,学校需要给学生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要对学生加以引导,让他们养成自主成长的好习惯。
二、实行班级自主管理的对策
1.还原主体性
中职学校实行班级自主管理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相信自己有管理的能力。学生是班级的管理者,但也是各种制度的执行者。教师要在学生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发挥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管理方式,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与鼓励,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
2.强调自主性
自主管理班级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双方都要积极主动,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放权,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要积极主动地管理班级事务,做到生活上的独立自主,学习上的井然有序,最后实现人格的独立。要力求将传统的“管理者—被管理者”型的师生关系转变为“引导—自主管理”型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管理班级的学生一定要有非常强的责任意识,班干部之间要经常沟通,协调好班级里的事务。对于学生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挫折,班主任要进行相应的指导,不能一味地依靠学生自己解决。
3.富有开放性
班级自主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班主任在一开始接班的时候,就要制订好班级的发展规划。对于班干部的选拔问题,班主任要征求大家的意见,选择合适的更换班干部的期限,这样轮流使得班里每个学生都会有管理班级的机会。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要开一次班会,让班里每个学生对班级近期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报,然后大家畅所欲言,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学生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处理得不是很完美。因此,学校要定期对班干部进行培训,发现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4.承认差异性
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必然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每个人处理和管理班级事务的方式都不一样。班主任要在宏观指导的大前提下,尊重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个性差异,鼓励他们提高管理能力。此外,中职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的时期,班主任要经常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情绪变化,要引导班干部团结互助,共同扛起管理班级的重任,有责任感,勇于承担班级的事务,不要互相推卸责任。对管理得当的学生,班主任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表扬。这样对规范班级管理制度有很大的好处。
三、总结
中职学校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学生在学校里除了学习,还要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事务,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玲,崔德才,罗启宝,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优化高校学生自主管理[M].成都:四川科學技术出版社,2002:49-102.
[2]贾宁.新课改下初中班级自主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肥城市初中学校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