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设计》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探索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lf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页设计》是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文章分析了对《网页设计》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网页设计》课程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力求通过模块化教学培养学生综合技能与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网页设计;模块化;探索
  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人们的工作、学习已离不开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发布和获取信息、展示部门、企业形象,开展网络营销等活动已成为一种新的流行趋势。无论是企业网络构建管理还是网站的开发运营,都需要靠实用型网络技术人才来实现,社会对合格的网站设计人才需求缺口非常大。各大高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网站设计人才,但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仍然短缺。这一现象表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脱节,就要求我们对计算机技术人才培养要从中学期间抓起。
  一、《网页设计》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网页设计》课程具有实用性、操作性强的特点
  在当前中学计算机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根据“理论加实践”的模式来开展教学,即根据教材的章节安排进行理论基础知识讲解并演示操作步骤,学生跟着模仿操作和练习。这种教学方式将课程知识点以多且零散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忽视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授课完成后学生大多只记得软件的操作和某些工具的使用,对于一个完整的网站项目从设计到制作完成的过程缺乏清晰的认识,造成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与具体工作任务需要脱轨。
  (二)上机实践内容单一,缺乏真实实践环境,学生未能通过实践有效地梳理所学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很难按要求完成教材的学习内容,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目标,学习的最终效果不能满足社会实践需要。
  二、《网页设计》课程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网页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较强的网页鉴赏能力,熟悉网页设计创意的原理和方法,熟悉HTML、CSS、JavaScript和网页制作工具,熟悉网页的制作和发布流程。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网页设计与制作以及进行网站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知识点合理地贯穿在课程的授课中,将课程内容分段模块化,以应用和职业能力为导向,打破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学科章节体系,将实践工作所需知识、技能和素质分解为多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以模块为单元开发教学资料并组织教学,将相关理论融于技能训练中。 在授课内容上打破以往教材只讲授Dreamweaver软件制作网页,或者以Dreamweaver软件为主,Flash、Firworks、Phtoshop几个软件都涉及,但是这几个软件却是孤立讲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的,思想是模糊,在制作网页时很难从全局的角度出发,规划设计制作出合格的网页。为此,我打破原有课程体系的束缚,调整原有章、节的顺序,增加以往教材中缺少的网站设计的重要知识—版面设计部分,将课程内容结构以应用为导向“模块化”,每个模块下又分为不同的子模块,根据模块的特点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具体为:
  模块一:网页设计基础了解网页设计基本概念,包括Internet、WWW、HTTP、HTML等;了解网页设计基本流程;了解网页制作相关工具掌握网络、网页、网站等基本概念,掌握网站设计基本流程 。
  模块二 :设计模块子模块一 网页版式设计掌握网页的布局理念;色彩搭配;phtoshop和Fireworks设计网页页面能利用phtoshop或Fireworks图像处理软件设计网页页面,并能将页面设计图形成网页 。
  模块三:动态设计了解数据库的链接;IIS的设置;动态页面创建的方法会用ACCESS或SQL创建数据库,链接数据库;会创建简单动态网页;会测试动态网页;能将给定的动态网页(如论坛、留言板)链接到静态网站中
  模块四:应用模块模块一 综合设计用户调查分析;材料的收集分类;网站的整体规划;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建立一个网站熟悉网站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流程,能独立规划、设计制作一个完整的网站(以集中实训的方式进行) 。
  三、《网页设计》课程模块化教学体系的实施
  (一)合理安排各教学模块的课时,突出实际应用能力模块的教学。在课时的安排上改变以往花费大量时间讲授使用Dreamweaver软件制作网页的技术知识,忽略网站设计知识,使得学生学完课程后缺乏设计能力。根据网络专业学生在先行课中学习过计算机基础、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等先行课,对于网页设计和制作基础等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较强的特点,在课时的安排上,基础模块部分只分配总课时的三分之一,设计模块约占总课时的四分之一,将剩余的将近总课时一半的时间分配在应用模块上,并以实训的方式,采用“真题真做”等形式进行教学,对学生着重进行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授课完成后对于网站的整个设计过程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提高岗位技能。
  (二)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大任务—模仿型任务和实践型任务。模仿型任务主要是根据教师操作进行模仿训练,基础模块以模仿任务为主,目的是通过模仿训练熟悉基础网页制作的技术,为后面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从设计模块部分开始,实践型任务就成为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时期的教学中,模仿型任务是模仿教师制作一个基本能够串连起教材知识点的网站。教师在上课时,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网站项目,包括静、动态页面,让学生浏览网站的同时,分析网站的结构、页面布局、色彩的搭配、导航的设计、页面主要动画的设计等,使学生对具体的学习内容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提高学习的兴趣。授课时将每个模块分成若干个子任务,让学生通过模仿子任务的操作熟悉相关知识点。实践型任务是一个由学生独立完成的网站,并将此任务作为学生的期考任务,由学生自定题材或根据教师指定的题材,在完成每堂课的模仿型子任务之后,自行搜索素材,根据所学到的新知识对实践型任务进行一定的设计与制作,为学生较好完成课程考核任务做好了铺垫。在教学任务完成后,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知识即可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学生基本能设计制作一个网站。在授课过程中,经常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给学生查漏补缺,弥补平时所学的不足。还可在学生完成的一些子任务中选出部分进行课堂演示和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记牢知识点。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教学成效还是比较显著的,相对于以前学完后对网站设计制作无从下手的现象已经很少了,大多数学生能利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网站的设计制作,页面效果符合规范。但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并不断加以充实完善,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公民的语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既能帮助学生学习语文文化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因此,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课题。提高小学语文的有效性,要从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恰当地组织教学过程,并且注重反思的效果,从而保障小学语文课堂有效的实施。  【关键词】小学
中小学教师作为传承知识文明,培养社会人才的导师,其职业道德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分析广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中为人师表维度存在的问题,洞察其深层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
社区是现代城市的基础单元。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人们的生活与社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社区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石和组成部分,其地位越来越突出。社区公共服务作为社
【摘 要】面对学生作文难写,教师作文难教的现状,笔者认为小学低段作文训练应注意增强四个意识。一、增强说话训练的意识,以说促写;二、增强连句成段的训练;三、增强由段向篇过渡的意识;四、增强积累的意识。  【关键词】意识 说话 过渡 积累  在我们乡村小学,绝大部分学生感觉“作文难写”,而我们语文教师则普遍反映“作文难教”,造成“难”的原因,笔者认为最突出的是:作文起步太晚。在低段的语文教学中,大多数
本研究采用知网、PubMed、SCI、OVID等文献资源平台,以“运动”、“癌症”、“恶病质”“肌肉萎缩”、“炎症”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对运动与癌性恶病质肌肉萎缩的相关文献进
【摘 要】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且历 史悠久,因此,古诗自然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古诗应该首先从朗读入手,整体感知,再对古诗进行分析,领悟其内涵,并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关键词】朗读 分析 归纳 理解 领悟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
桥梁是交通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施工工序较多,施工周期较长.其中深基坑围护能有效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起到支挡、加固与保护作用,其施工具备一定的复杂性,而该部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就是要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观念,让他们感受到主动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的探究者,成为一个善于学习的人。而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课堂教学推出新招,让学生发现新问题,找到新感觉,表达新思想,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笔者认为,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创新形式,创设情境
人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人才政策因此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合理有效的人才政策是各地区人才工作的根本要求。   文章以人才资源在推动地方
为了确保武汉市“十二五”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目标实现,我们要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问题,有效应对精神懈怠、执行力不足、脱离群众等问题,提高工作绩效,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