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语文对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bin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中华传统文化列为18个学习任务群之一,该任务群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心、责任感。本文着眼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合、渗透传统文化内容,研究探讨比较可行的方法,对今后的教学提供一些建议,以便更好地落实这一学习任务。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要了解背后的文化背景、内涵深意。同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也强调,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华传统文化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一、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当前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教育缺失
  当前,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只重视学生知识的提高,关注快餐式的文化教学,短期内提高做题的准确率,往往忽略掉了最宝贵的传统文化教育,忽略了教学中情感内涵对学生的正面影响。
  (二)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愿意过洋节,看外国影视剧,崇尚洋文化,觉得传统文化不能适应现代人的生活理念,这其实是在教学中忽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没有对中华文化进行很好的传承,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精神文化的渗透。葛剑雄说:“一种文化能够长期存在几千年,必然有它的合理性。只有适应社会,才能够长期存在。对于合理的部分,直到今天、未来还是有用的,自然没有必要舍近求远,舍弃自己文化中的优秀资源,非要从外面引进。”因而,我们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学和渗透。
  二、传统文化渗透的策略
  (一)高中语文课堂是传承文化的主要阵地,紧密运用教材中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
  1.利用教材中的人物传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物的精神品格,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苏武传》,苏武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和浩然正气,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的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又如《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生活艰难的关切和无力改变这种现实的痛心,抒发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再如《荆轲刺秦王》,荆轲明知道前去行刺秦王凶多吉少,但是他没有后退,临行前依然高声吟诵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表达了英勇的大无畏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我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传统。
  2.利用教材中的大量古诗词。例如教学《将进酒》时,教师让学生反复诵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指导学生分析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感受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理解作者壮志未酬的惆怅,由此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心理认知、情感认知。
  3.利用汉字文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优美的汉字”给我们讲述了汉字的起源、发展、形体演变,也给我们讲了汉字里蕴含的文化,许多汉字都与典故、逸事联系一起,不仅趣味横生,也能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例如“仁”字,《说文解字》:“仁,亲也。从人,从二。”徐铉等曰:“仁者,兼爱,故从二。”造字的本义是人人平等,上下相亲。又引申为慈善、博爱。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也。”仁,成为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也是对我们一直教化的仁德思想。樊迟问仁。孔子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从字意入手,引申儒家学说的智慧“仁义”道德,联系现在生活,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与熏陶。
  4.利用成语、对联。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学习成语,既丰富我们的知识,又提高我们的素养。例如“刎颈之交”“老莱娱亲”“莼鲈之思”等,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人文风情、智孝礼廉。对联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充盈着丰富的文化乐趣。教师可以让学生洞察其中的奥妙,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如杜甫草堂上的对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上联赞美杜甫是不可多得的济世人才,下联赞扬杜甫虽壮志未酬,却能留下一长存天地间的草堂,受后人瞻仰。成语、对联里的结构、逻辑思维等都体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拓展课外阅读能力
  1.阅读具有代表性的典籍,《论语》《诗经》《庄子》等含有丰富的文化意义,在不断研读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2.成立研究性小组,开展专题研究。可以分组组织学生选取一个角度、一个话题,对专著或有关联的几本论著进行专业讨论研究,深入地研究此方面的資料、内涵、文化、情感,学生之间合作探究,最终以论文的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三)组织语文课内外活动,渗透文化
  1.古诗文诵读比赛。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文诵读比赛。学生们首先了解诗词的内容及意义,才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文。此过程是自己深层次的理解过程,也是再加工的过程,也是文化影响的过程。如诵读《满江红》,不仅读懂了岳飞的英雄气概,也让学生感受到他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
  2.以意象为题,让学生找出相关的一系列诗句,进行摘抄。例如关于“荷”的诗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学生很容易能够感受到古代诗词的色彩美、意境美、含蓄美、情感美。
  3.课外观看优秀的文化节目。优秀的电视节目,也可以掀起学习文化的风潮,也可以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思考。“传统文化代表文化的民族性,现代文化代表文化的时代性。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统一的。任何正常发展的国家都努力去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这一矛盾解决好了,文化就能得到进一步发展。”传统文化需要通过现代载体,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被大家认可。学生观看《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不仅赏中华诗词,增长知识,而且能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三、传统文化教学的建议
  高中语文教学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渗透文化的书籍内容,灵活使用传统文化教学手段,利用好语文课堂这个教育阵地,鼓励学生阅读古典书籍、进行学习性研究,深刻感悟,流于笔下。我们要推荐学生观看有益的电视节目或影片,从视觉角度感受文化的冲击,感受家国情怀,进行正心笃志的人格修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J].中小学德育,2014(4).
  [2]吴全华.对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作价值性理解[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0(3).
  [3]董光元.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探析[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7(9).
  [4]王昌波.民族精魂 植根教育——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教育[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0).
  [5]季羡林.风物长宜放眼量——季羡林谈传统文化(精)[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15.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其中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尤其是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更是其中的难点.在核心素养语境下,如何提高学生作文的技巧和水平,就成为摆在广大小
【摘要】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现下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口头表达能力是学生以后进行人际交流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小学低段是培养与提升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时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学习有着密切的关联,因而如何通过教学提高低年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教师值得探究的问题。在绘本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师对文本解读更加重视,而忽略强化学生的主观感受与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学生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而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作为重点、难点,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思维发展和自主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本文阐述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的优势和意义,分析小学语文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
【摘要】随着人们对小学语文写作教育的不断重视,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育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地发挥出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通过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更好地激发学生语文写作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不断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实力。本文主要就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途径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摘要】一个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离不开课外阅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的阅读量必须达到145万字。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乃至学校都不得不重视阅读教学。为了使小学生有较为综合的学习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自主阅读、自主选择教材、自主理解,更大限度体验到更加真实的阅读感受,让阅读与小学生的生活融合在一起。本文就
顺应时代加速发展我省科技咨询业河南省科委政法处徐喜林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一个以科技为依托,以信息为基础,综合运用科学知识、技术、经验、
一般在人们的印象中,体育新闻报道似乎只有淋漓尽致地把赛场上的“龙争虎斗”展示出来,才能更富有感染力。于是,大多体育新闻记者眼睛便只盯在赛场内,绞尽脑汁地在赛场内挖新
【摘要】语文教师在构建高中阶段写作课堂时,通常发现学生出现无写作素材或者是文章内容比较空洞的问题,未能养成高水准的写作能力。为此,语文教师需要及时改变当前的写作教学思维,借助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开展高质量的写作指导。活动体验式就是一项创新的写作教育形式,可以引导班级学生在生活体验中获得相关的写作经验,以此累积文章写作的素材,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本文主要思考活动体验式的内涵,分析语文教师如何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为推动无线电广播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正在酝酿一项重大措施。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比尔·肯纳德说:整个世界都在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前进,我们再也不能让无线
【摘要】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说:学生在学校可以同时受到两种教育,获得两种知识;一种是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一种是无意识地学到的知识,而无意识学到的知识是他们受到人文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中看、听、与人交往时所获得的知识。而后者主要来源于班级文化建设。因此,营造一种良好的、 健康的班级文化氛围,是每一个班主任老师责无旁贷的事情。  【关键词】班级文化;小学语文;班主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