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骺性骨巨细胞瘤

来源 :临床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dma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非骺性骨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能否反映肿瘤组织的病理分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非骺性骨巨细胞瘤7例,男6例,女1例.平均年龄23.3岁.结果良性非骺性骨巨细胞瘤(1~2级)X线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破坏,肿瘤不侵犯到骨壳外.侵袭性者(2级)X线表现仍为溶骨性破坏,但肿瘤可突破到骨壳外,或形成双骨壳,并可突破骺板侵入骨骺.恶性者(3级)表现为严重的溶骨性破坏,无膨胀性,无骨壳,或出现多层隐约的骨壳.其中1例有棉絮样骨化.骨巨细胞瘤边缘筛孔征具有参考性的定性价值.结论非骺性骨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对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所致智能损害程度与损伤部位、损伤性质、昏迷时间、治疗方法等因素间的关系.方法对228例颅脑损伤所致智能损害患者的司法鉴定进行分析.结果228例中,边缘智
目的制备对肿瘤细胞生长有抑制活性的细胞毒素:南瓜核糖体失活蛋白(南瓜蛋白).方法 Sp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制备,SDS-PAGE电泳分析,N端顺序测定,晶体培养和X-射
目的结合病理分析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的CT特点. 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8例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的临床和CT资料. 结果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8例CT影像均有特征性表现,为一侧或两侧顶
1多巴胺β-羟化酶(DβH)的作用及分子遗传学研究在大脑中,去甲肾上腺素(NE)是由多巴胺(DA)经由多巴胺β羟化酶(DβH)转化而来.研究表明,DβH特异性地由含NE的神经元表达,它是
目的调查躁狂症患者糖尿病的患病率,分析与糖尿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3年1月~12月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躁狂症出院病例为研究对象,以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997年),观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X线和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7例SARS病例,所有患者均摄有胸部X线片,6例行胸部CT平扫. 结果 SARS
患者男,57岁.因声嘶2年入院.专科检查:纤维喉镜示右声带、室带前中份明显肿胀,遮盖左声带前中份.黏膜表面光滑,双侧声带活动可,双侧声带及声门下未见新生物.MRI检查: 轴位示
目的探讨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HRCT表现,评价HRCT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16例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HRCT扫描图像. 结果颞骨单侧发病10例,双侧发病6例.
自1973年Hounsfield发表第一篇关于CT的文章至今,不到30年的时间里CT技术已经历了几代更新.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并投入使用的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 row helical CT,MDH
心身医学是一门研究躯体、心理、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与健康和疾病相关性的医学科学(躯体-心理-社会过程),因此心身医学是所有医学分支学科的基础方法,而其中的机能整体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