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究竟怎么了?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来临时,中国人一般格外讲究讨个头彩。不过,2012年首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却反其道而行之,独自而坚定地衰败着,跌幅分别达到1.37%和2.50%。两市总成交额仅有626亿元,创下新低。
  所谓独自,是指因为元旦假期,A股市场1月3日并未开市交易,而欧美股市则在当日大幅上涨,美国道琼斯指数上涨1.47%,而香港恒生指数更是在2012年首个交易日大涨2.40%。可是,A股似乎与大家不在一个星球上,根本不为外围市场喜庆的气氛所动。
  而所谓坚定,是指不仅首日表现得一片惨绿,次日沪深股市续跌0.97%和1.10%,中小板指数更是大跌4.24%。
  面对此情此景,投资人最想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股市到底怎么了?
  表面来看,A股没有道理这般萎靡,因为沪深两市市盈率已经跌至13倍附近,而某些最棘手的问题,也已经找到解决方案或者正在趋于理出头绪。比如,最让人头疼的CPI,已经开始向下掉头,房价回落迹象亦较为明显,鉴于此,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开始下调。
  早前,许多人将2011年A股市场一蹶不振的原因,主要归结于异乎寻常的货币紧缩政策,况且,A股历来也有“资金来,行情来;资金去,行情去”的习惯。如果是这样,当货币政策有所松动时,就算市场没有什么大行情,至少也应该随着欧美市场回暖有一些类似表现,但这一次,情况显得异常严峻。
  至于2012年,政府大致会采取“调结构、稳增长”的整体政策取向,亦为众人所共知。资本市场对此的解读,一般都是偏于暖意的。因为所谓“稳增长”,总让人联想到一些和缓的手段而不是严厉的调控措施。
  显然,表面上的判断不足以解释中国股市为什么坚决地自惭形秽。如果没有耐人寻味的原因,中国股市何至于如此悲惨,何至于如此对自己下狠手?终归,这里聚集着庞大的投资群体,他们已经苦兮兮地度过了2011年。
  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中旬,两市有效股票账户已达到1.4亿个,如果简单按每个投资者均在沪深两市开设A股账户计算,投资人数量也已达到7000万人左右。另据一家大型门户网站进行的“2011年投资收益调查”显示,在参加调查投票的逾12万投资者中,亏损50%以上的投资者达到36%。
  我们以为,市场的表现,实质上是缘于信心崩溃所致,更确切地说,是对四万亿刺激经济政策的一系列恶果感到失望乃至绝望所致。时至今日,中国经济仍在为当初的冲动政策“埋单”——调控之手松一松,CPI就如脱缰野马;紧一紧,GDP又大受影响。在控制物价和保持经济增长之间的腾挪空间,已经日渐狭窄。这让人们对中国经济到底何时能够实现“软着陆”充满了忧虑。
  对有关部门关键决策极度失望而导致市场步入熊市,并非始于今日。几乎每一轮市场大跌,都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本质原因。比如,从2246点跌至998点那一轮大熊市,就是因为投资人对监管部门最初制定的国有股减持政策根本不认同,坚定地“用脚投票”,使得市场步步深陷泥淖,直到监管部门改弦更张,废止旧有的减持方案,推出让利于投资人的新政策,市场才结束熊市迎来牛市。
  这一次熊市,始作俑者正是四万亿刺激经济之举,它是一次匆促的、低效的、混乱的投入,治标不治本,犹如饮鸩止渴,由此带动的就业效应是短暂的、单一的,无法形成广泛的就业链条。更严重的是,它留下了大量的后遗症,一直在困扰中国经济走入健康之旅,人们看不到何时能够真正解决掉这些问题,由此,也看不到2012年有什么突破点能够振奋人心、带动经济复苏。
  至于那些习惯性仰仗于政策救市的投资人,也变得愈发迷茫——“如果下注四万亿都不行,那还有什么能行呢?”
  是的,无论是持自由市场观点的投资人,还是“唯政策马首是瞻”的投资人,他们都对有关部门的关键决策能力极度失望,并由此对中国经济的未来也缺乏信心。
  人们能看到成堆的问题,却看不到有效的解救办法和真实明朗的出路,这就是A股欲振乏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们这么说,并不是建议你对中国股市完全放弃希望。我们只是想让你更清楚地认识中国股市究竟为什么独自向隅而泣。当然,我们提出股市的真正病因所在,也是希望有关部门有勇气彻底反省自身,认清错误根源,惟其如此,才能避免重蹈覆辙,中国股市也才有希望步入复苏之路。
其他文献
本文所评述的20本学术思想类图书(原创10本,翻译10本。见左栏所列),是从大约15000本同类图书中选出的,读者投票(销售统计)权重约占55%,余者为其他因素——销售数据一样或接近者,万圣书园店的选择标准开始发挥作用。我们的标准是:1.与当下社会关切的主题关系紧密;2.主题具有开创意义;3.具有学科界标意义;4.译文质量较好,或修辞水准较高;5.版权页明确标明为当年图书,再版作品,修订幅度超过3
期刊
冬日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落在藏满无数惊喜的屋子里,横亘着年轮的老榆木桌上摆放着多年不见的北京传统风车,被唐卡、剪纸、《大过龙年》门神年画贴满墙壁的这间小屋就是《汉声》创办人之一黄永松的北京工作室。  临近春节,黄永松在即将远赴巴塞罗那参加中国年大型庙会之前接受了《投资者报》记者的采访,讲述了龙在他心目中的位置和意义。    《投资者报》:汉声出版《大过新年》系列书是怎么起的念?  黄永松:民间文化,
期刊
《投资者报》:自壬辰龙票在微博上发布设计图案后,网络持续热议,有赞有弹,褒贬不一,之前想到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吗?  陈绍华:应该说有所预料,所以我在博文中会说“有些得意,有些忐忑”。    《投资者报》:第三轮生肖票你已经做了四枚,之前有猴、猪、牛,这次的反响是否最大?  陈绍华:关于龙票的争议,其实已经不是生肖票的问题,而是涉及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如何认识民族图腾甚至是国家形象的问题。    《投资
期刊
2012年的雪季如约而至。  越来越多的中国雪迷,开始加入滑雪的队伍。在他们眼中,滑雪,便是享受那雪板上任由风驰的时光。当空气凝滞于那一刻,山光树影跃然身后,升空降落,视觉也跟着飞翔起来,自己瞬间便被包裹在这个属于冰雪的世界里。  高山君便是这滑雪队伍中的一员,也是这种“雪”生活的坚定奉行者。对拥有20余年雪龄的他来说,滑雪是运动、是娱乐、是挑战,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寻找适合自己的滑雪胜地享受假期
期刊
继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下称“广三展”)“元问题——回到美术馆自身”启动展之后,项目展的大幕即将拉开。  2012,广三展迎来了主题年,5个项目展和1个主题展成为这场大戏的框架。其项目展于2012年至2013年间逐个推出,包括王林策划的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高岭策划的“第三自然:中国再造”等5个展览。  这正应验了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说的那句话,“第四届广州三年展是由一个展览、一个论坛拉开序幕,以国内国
期刊
“一年倒有半年雪”,这是一句流传多年的日本谚语。作为岛国的日本,很多地方从11月开始就雪花飞飘了,而真正的大雪要从12月延续到第二年2月底,下雪的日子要到4月或者5月初才能结束。  日本国家旅游局驻京理事高柳允人,是个土生土长的北海道人。小时候,他随着学校里的滑雪课,逐渐认识、接触着滑雪这项运动。自从1911年滑雪运动传入日本,在60多年间,这项更为贴近于自然的运动项目已经转换成为日本民众最为喜爱
期刊
2012 新年已过,我却仍然处于回顾之中。现把2011年我在香港观赏过的最值得回忆的音乐会和影片,略作交代,愿在此与读者共享。  2011年我听的音乐会远超过其他表演艺术,除此之外,电影——特别是老电影,看得也很多。  也许这两种兴趣是不合潮流的,然而几天前的下午,在库布里克(Kubrick) 咖啡店碰到三个年轻人,萍水相逢,竟然谈了三个小时,谈的全是老电影;且又交了一群“马勒仔”,每逢有马勒的音
期刊
由联办及和讯网主办的第九届“财经中国2011年会”于2011年1月12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圆满落下帷幕。和讯网总编辑王炜于会上发布了《2011年和讯预测中国经济白皮书》的相关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等知名专家学者均发表重要演讲。  2011和讯财经年会力邀财经领域的各级主管官员、著名经济学家和行业领袖,围绕“中国经济增长新动
期刊
在年终评选这件事情上,国际足联算是一直在努力,各种资源近几年来不断被整合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创造出我们这个星球上最有价值的年度足球荣耀。每个运动项目的国际组织大多都会有如此的盛典,最时髦的叫法是“GALA”。国际足联最气派,国际田联不甘人后,因为刘翔也曾进入到国人视线之中,在那个舞台上也都是一等一的大明星。  国际击剑联合会也有尾牙年会,2011年初在莫斯科举行,每个剑种的年度第一都会登台受到
期刊
早年,三联的苗炜把央视体育频道戏称为“臭鞋”频道,因为充斥节目和赛事转播其间的广告,大部分是江浙、福建等地的各类“杂牌”运动鞋品牌。当然,在国货当自强的鞭策下,“鞋”路,很多已经走向正轨,甚至迈出了国门。可以说,借助体育赛事这一载体和平台,昔日的“臭鞋”,早已香飘四海。  作为中国最受人关注、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职业篮球和足球联赛,自然会吸引众多的投资者或赞助、广告商。有意思的是,中超联赛,地产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