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验是对全人类的贡献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55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素描]
  闪淳昌: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曾参与处理多起火灾、空难等重大事故。《國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多项安全法规的主要起草人,参与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全过程。
  
  在汶川地震两周年之际,由四川省政府、陕西省政府、甘肃省政府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暨巨灾应对全国研讨会”在成都召开。会上,120多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围绕“救灾与重建·创新与发展”的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会后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汶川地震是对我国危机处置能力的全面检验
  《四川党的建设》:闪主任,您好!地震后您曾多次到四川灾区,这一次再来,您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闪淳昌:从汶川、北川到青川,当我再次走上这条曾经让人肝肠寸断的路线时, 一切都令人难以置信。灾区已不是灾区,完完全全换了一个人间!
  漂亮安全的民居,四通八达的交通,蓬勃发展的产业和老百姓奋发的精神面貌……汶川特大地震两年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积极、有力、有序、有效地进行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各省市的支援下,四川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尊重自然,保护特色和文化遗产,在灾区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创造出了感人的业绩。
  《四川党的建设》:从防灾减灾的专业角度出发,您怎么看震后重生的四川灾区?
  闪淳昌:在映秀、水磨、虹口,一路参观过来,我们注意到,每个集中居住点的旁边都有避难场所。在整个灾区,学校、医院、农房等无不体现了新的抗震设防技术、新的防灾减灾理念、新的建设发展模式,这里分明成了一个防灾减灾的大课堂。这里汇聚的防震减灾智慧,应该向全国推广。
  《四川党的建设》:地震灾区变化巨大,您认为这些成就最主要得益于什么?
  闪淳昌:大量事实证明,四川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战胜历史罕见的灾难,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最关键的还是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正确领导,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显著增强的综合国力,得益于人民军队的大力支援,得益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
  同时,我国的危机处置能力得到全面检验。它表明自2003年抗击非典以来,我国以“一案三制”为核心内容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四川党的建设》:近几年,应急管理越来越受到民众普遍关注,请为大家解读一下“一案三制”。
  闪淳昌:简单地说,“一案”就是指制定修订应急预案;“三制”就是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应该说,这几年我们国家的应急管理工作一直都是以“一案三制”为核心内容的应急体系建设。汶川地震发生后,各级党委和政府反应之所以那么快,就是因为中央、省、市、县等各级政府加强了应急管理工作。例如,我们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和国家破坏性地震等专项预案,其中就写明了,一旦发生破坏性大地震,要立即启动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指挥部。所以,汶川地震当天,以温总理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就启动并飞到灾区。
  
  ▍四川经验在西南抗旱和玉树地震中得到运用
  《四川党的建设》:继汶川地震以后,我国有西南旱灾、玉树地震,世界有海啸、地震、火山爆发,再加上电影《2012》的放映,大众产生了一些恐慌心理。我们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闪淳昌:《2012》我也看了,觉得这个灾难片最宝贵的东西,是教育公众增强忧患意识;再就是当灾难来临时,金钱、权势都非常非常渺小,只有人间的互助和真情是最重要的。这就是这个片子给予我们的主要启示,而并非说2012年就会发生世界性大灾难。对此必须要有科学认知。
   《四川党的建设》:这几年的情况是否也表明我国进入了灾难多发期呢?
   闪淳昌:我国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和自然地理环境,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们这个国家历史上多灾多难,灾害种类多、频度高,而且造成的伤亡和损失严重,这是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点,但我们应该看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化危为机,使中国的应急管理工作产生了和正在产生着新的重大飞跃。
  《四川党的建设》:在应对近期的其他巨灾时,从汶川地震中提炼的应急管理经验哪些值得推广和应用?
  闪淳昌:汶川地震,灾害之大、受灾之广、受灾之重、救灾之难都是历史罕见的,它积累的经验,为今后防灾减灾提供了宝贵范本。我把它概括为六个“最”:最高层的果断决策、最快速的反应、最有力的支援、最广泛的社会动员和行动、最开放透明的态度、最及时的法规。充分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从抗震救灾到恢复重建,我们党和政府的一系列重大举措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美国CNN在大量事实面前不得不讲:“没有抢劫,没有抱怨,只有在毁灭性灾难发生时人与人的互助。你还能在世界别的地方找到这样的13亿人吗?”
  《四川党的建设》:这个范本是否已经发挥出功用?
  闪淳昌:是的。恩格斯曾经讲过,“一个聪明的民族,她会从灾难中学到比平时多得多的东西。”汶川地震的宝贵经验,在今年应对西南地区特大干旱和青海省玉树特大地震中进一步得到了运用和推广,使之更加有力、有序、有效。特别是我国在应对灾难和危机中表现出的决策迅速、出手快、出拳重、措施准、工作实、应对有力的鲜明特色,反映出我们党和政府探索社会管理模式方面的发展和进步。这是对全国、全人类的贡献,也是今后应急管理工作中很宝贵的财富。
  
  ▍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四川党的建设》:近年来,除了自然灾害,还发生了一些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等,请您为我们归纳一下这些突发事件。
  闪淳昌:我国把突发事件分为四大类:第一是自然灾害;第二是事故灾难;第三是公共卫生事件,像2003年的SARS,2008年的甲流;第四就是社会安全事件,包括群体性事件,恐怖袭击等。这四大类突发事件,每年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伤亡,也给经济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
  《四川党的建设》:这对我国的应急管理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
  闪淳昌:的确。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有了比较好的经济基础,但是,我国人均GDP仍在世界百位以后。面对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的基本国情,面对公共安全的新风险、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面对城乡差别大、地域差别大,特别是高风险城市、不设防农村的复杂现状,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四川党的建设》:特大地震是否也暴露出我国应急管理上的一些不足?
  闪淳昌: 应该说,暴露出一些问题与薄弱环节:一是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安全投入不足,隐患较多,基层特别是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薄弱;二是应急救援装备设施和物资储备不足,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快速处置能力亟需加强;三是依法预防、依法处置的意识、素质和科学决策能力有待提高;四是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协调联动机制有待加强;五是全民防灾意识教育还比较薄弱,自救互救能力亟待加强;六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制还不够完善。
  《四川党的建设》:针对薄弱环节,我们在以后该如何有的放矢地进行防范和应对?
  闪淳昌:胡锦涛总书记曾提出“四个进一步”,第一个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全民的忧患意识,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第二个要做好各种应急救灾物资的准备;第三个要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第四要进一步提高危机处理的水平。总之,现在能不能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能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检验我们的政府能否取信于民的重要标志,成为检验我们的政府是否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试金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进一步”,指明了我们应急管理工作的方向。
其他文献
在第六版《辞海》中,“父母官”这个词条被正式删除,由此退出历史舞台。新版《辞海》删除“父母官”与其说是历史的进步,不如说是顺应民意,早当如此。  其实,“父母”和“官”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合二为一,称之为“父母官”,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渊源。据考证,“父母官”一词来源于《礼记·大学》:“《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孟子·梁惠王上》:“为民父母,
期刊
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援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人类进入工业化以来,发生在高山河谷及沿山地带破坏十分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这次地震,震源机制罕见,震级里氏8.0级,最大烈度11度,灾区面积44万平方公里。其中,四川灾区面积达到28万平方公里,重灾区12.5万平方公里,极重灾区达1.1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达2961万人。地震造成四川全省死亡6.88万人、失踪1.79万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四川省省级行政建制一度取消,在恢复后,四川省第一印是什么模样,沿革怎样?让档案告诉你。  1949年12月27日,四川全境解放。在之前的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任命了东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和华东、中南、西北、西南、绥远5个军政委员会的正、副主席和委员,在全国实行大区制度,即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6大行政区,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大行政
期刊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相比湿地中各种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而言,湿地的生态功能更为突出。    如何界定“湿地”    湿地是指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常年或者季节性的潮湿地域,主要包括沼泽地、湿原、泥炭地以及湖泊等生态功能明显的水域。湿地资源是指湿地及依附湿地栖息、繁衍、生存的野生生物资源。  四川湿地类型丰富
期刊
2011年1月14日晚8点,成都金沙剧场,由甘孜州色达县格萨尔藏剧团精心打造编排的大型史诗歌舞剧《格萨尔》进行了首演。这是继《天牧》之后,色达县格萨尔藏剧团向观众推出的又一宏篇巨制。    英雄的赞歌    短暂的黑暗过后,一束灯光聚在舞台旁一对藏族爷孙身上。叮叮当当,一声声清脆的敲击声中,一块石板上的彩绘人物呈现出来。“爷爷,您刻的是谁啊?”“孩子,这是咱们草原上的英雄——格萨尔。色达草原上的格
期刊
应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邀请,经中央批准,2010年5月23日至28日,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同志率四川参访团一行700余人飞赴台湾,围绕“感恩致谢、交流合作”的主题,成功举办了“天府四川宝岛行”活动。此次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特色突出、成果丰硕,在岛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取得了圆满成功。    ▍近:是远近的近。过去几十年,海峡两岸隔绝,咫尺天涯。而现在实现了“三通”,两岸加强交流,变成了天涯咫尺
期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东部地区在发展的“转弯处”怎样保持领先,西部地区怎样学习东部的经验,怎样避免东部曾经走过的“弯路”,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共同面对的时代命题。    广东:全力推进“头号工程”    2010年,广东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确定为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为新时期珠三角改革开放勾勒出新的路线图:  在行政领域推进大部制
期刊
针对老工业基地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泸州坚持优势优先和自主创新,大打攻坚战,经济结构在创新升级中“漂亮转身”,发展方式在“科学”指导下悄然转变。    继去年GDP突破500亿元大关,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后,泸州经济发展再次提速。今年一季度,完成GDP162.6亿元,增长19.5%,增幅列全省第3位,经济增长率创泸州建市以来的历史新高。    自主创新,传统四大产业在升级中“漂亮
期刊
从新版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到限制“裸官”出境新规,再到新近出台的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2010年,中国政府密集出招,多措并举划定反腐路线图。这一方面凸显出官方的肃贪决心,同时也昭示着制度反腐已成各方共识,并开始走向深水区。  同时,随着反腐倡廉建设的推进,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一方面,反腐败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取得明显成效;另一方面,腐败现象在得到有效遏制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反腐倡
期刊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省实现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双重任务的难得机遇。我们要把握发展大势,善于抓住转型调整带来的新机遇,选准突破方向,科学谋划部署,搭上国家战略的快车,干几件有条件、有前景、有得干的大事,抢占发展先机,确立发展优势。”  ——刘奇葆    一    发端于华尔街的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世界陷入新一轮经济衰退之中。  当各国正在联手抗击危机,渡过眼前困难的时候,反思危机成
期刊